“蛮子林” 揭开川军悲壮的一页

2018-04-23 09:28郑学富
走向世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川军沛县城墙

文/郑学富

最近一段时间,江苏省沛县杨屯中学因搬迁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原因是传校园内有埋着几十位在滕县保卫战中牺牲的川军官兵遗骸。一时坊间议论纷纷,扑朔迷离。近日,笔者考察了面临拆迁的杨屯中学,走访了一些见证老人,考证了有关川军参加滕县保卫战的历史资料,基本认定“蛮子林”就是川军抗战英烈的墓地。

世代相传的“蛮子林”

沿着当年川军从滕县突围撤退的路线,从山东薛城(即当时的临城)穿过微山湖二级坝,来到了位于微山湖西岸的杨屯中学。放眼望去,满目荆榛,已是人去楼空,鞠为茂草。杨屯中学已搬进更为宽敞明亮的新校舍,原址将用于房地产开发,可是因为“蛮子林”的传说,村里的百姓和川军后代奔走呼吁,开发项目被暂时搁置下来。

因北方人听不懂南方口音,对南方人戏称为“蛮子”。“蛮子林”,就是蛮子的坟地。

刚从田地里干活回来,83岁的董明奎老人放下肩上的铁锨,带我们来到学校最后一排楼和第二排楼中间的一片长满树木的地方。他说:“‘蛮子林’就在这个地方,那时候我有五六岁了,记得坟头是东西排列,南北两趟(排),都在一米多高,大约有四、五十座,还没有长草,白茬的木牌上写着黑字。1958年这里发大水,将民国时期的学校冲垮了,又建新校。我当时在生产队当队长,用地还是我经手办理的,在建校时,还挖出人头和人骨头,后来又就地掩埋了。”

我在村子里访问了几位老年人,他们都能说上几件“蛮子林”的故事。有的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校里经常有鬼火出现,吓得女学生都不敢在这里住校了。还有一个村里的妇女被鬼魂附身了,人在学校的院墙上行走如飞,嘴里不停地说着四川的“蛮话”。由于各种故事的流传,“蛮子林”充满了神秘色彩。

我在村子里找到了65岁的李东虎,他是一名煤矿退休工人,有些文化,喜欢看一些历史书。他说,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讲“蛮子林”的故事,据上了年龄的人说,“蛮子林”里树木茂盛,栽满了桃树,每到春天,桃花盛开,成为一个景点。上世纪40年代前后,国民政府在杨屯建一座小学,当时建校舍时,没有动坟头,就在林地的南北两侧盖房子,把坟头围在了里边,可能是保护这些坟子的。江苏省徐州市沛县解放以后,学校改建为杨屯中学。

○蒋介石为王铭章将军题词。Chiang Kai-shek wrote an inscription for General Wang Mingzhang

川军光荣悲壮的一页

1938年2月初,由于韩复榘不战而退,致使日本侵略军矶谷廉介第十师团沿津浦铁路长驱直入,占领济南、泰安、兖州、邹县等地,直逼滕县,与进攻临沂的板垣征四郎第五师团分进合击台儿庄,占领战略重镇徐州,打通津浦、陇海铁路,觊觎武汉。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急调第22集团军驰赴滕县,阻击南下的日军。守卫滕县城的是王铭章的122师。

1938年3月15日,日军多次进攻界河正面阵地,均被我守军击退。于是日军以少量兵力粘住我军,其主力突然向滕县右翼迂回,撇开我军正面阵地,直取滕县城。当时滕县城内兵力非常空虚,只有3个师部和1个旅部,均为后勤、警卫人员。而各师主力战斗部队均部署于城外,大都被日军钳制,无法抽调。王铭章急调防守北沙河的727团张宣武团长和一个营的战斗部队回城防守,并任命张宣武为城防司令,负责守城。又电令在平邑前线的第266旅火速回滕,同时向驻扎临城的司令部求援。孙震总司令身边只有一个特务营,他除留下一个手枪连作警卫外,其他3个步兵连由刘止戎营长带领,乘火车驰援滕县城。此时,滕县城内守军仅3000余人,其中能参战的不到2000人。王铭章按照上级要求,决心死守待援,立即昭告城内全体官兵:“我和大家一道,城存与存,城亡与亡。”

1938年3月16日晨8点,日军已抵达城下。10余门大炮集中向东关和城内猛轰,十几架飞机也对城内疯狂轰炸和扫射。经两个小时轰炸,城内外共落炮弹三千多发。东关城墙的东南角被炸开一二米宽的缺口。接着,日军又用数十挺轻、重机枪猛烈扫射缺口,掩护步兵冲击。我守军奋力反击,接连打退日军的多次进攻,一直到晚上8时许战斗停止。

3月17日早6时,日军用五六十门大炮、二十余架飞机轰炸,全城一片火海,遍地焦土。日军十余辆坦克从东城墙的缺口冲过,后边紧跟着一排排的日军。我守军用集束手榴弹击毁日军两辆坦克,挥舞大刀,跃入敌群猛砍,将爬上城墙的日兵全部消灭,我军一个连仅存14人。下午2时,日军以12门重型榴弹炮猛轰南城墙,二三十架敌机狂炸南关守军。南城墙被敌重炮轰开一个缺口,五六百个日兵在十余辆坦克的掩护下猛扑南城。我军第124师370旅旅长吕康、副旅长汪朝廉亲临城墙指挥,均受重伤,守兵死伤殆尽。下午3时半,日军占领了南城墙。不久,在炮火、坦克的掩护下突入东关,我守备东关的第124师740团团长王麟阵亡。当日军冲进东关时,王铭章师长不顾个人安危,亲临城中心的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不幸被西城门楼上的日兵发现,一阵密集的扫射,王铭章和参谋长赵渭滨、副官长罗甲辛、少校参谋谢大墉、第124师参谋长邹慕陶以及随从十余人,壮烈殉国。

此时,第364旅旅长王志远和城防司令张宣武中弹负伤,城内守军无人指挥,陷入各自为战的状态。夜晚9时,我守北城墙的二三百名官兵,在第727团3营副营长侯子平的指挥下,扒开了封死的北门,有组织地突围而去。在城内失掉联系的小股部队,未能突围,就各自为战,同日军展开巷战,一直到18日午前全部壮烈牺牲才停止了枪声。

滕县之战,川军浴血奋战,名垂青史。它迟滞了日军南下,为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布防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中共领导人题写挽联哀悼王铭章:“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李宗仁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若无滕县之固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并高度称赞:“滕县一战,川军以寡敌众,不惜重大牺牲,阻敌南下,完成了战斗任务,写出了川军抗战史上最光荣的一页。”

川军伤病员转移到了哪里

日军包围滕县后,只有一条道路可与徐州、临城等后方相通。突围出来的官兵沿这条路一直向西南行,天黑之前,出城的伤员和突围的部队,在撤退途中又遭到敌人炮火的拦击,被打死、打伤很多人。有一支突围的部队和伤员共200多人,在17日的下半夜,来到夏镇附近微山湖东岸的渡口等候船只时,因疲劳过度,一坐下竟然都睡着了。18日天亮后,突然遭到日军骑兵和战车的追袭,大部分阵亡或被逼到湖里淹死。张宣武在《台儿庄会战的前奏》一文中回忆说:“在滕县战役中,许许多多的重伤官兵,他们是万分艰苦地爬出了战场或者是由战友们背扶下了火线。沿途各村镇的老乡们热情地把他们收容、隐蔽起来,给他们洗衣裹伤,烧茶做饭。等到入夜之后敌人停止活动的时候,有车的就套起车来,没车的就用门板或小床捆成临时的担架,老乡们争先恐后地把那些伤员们运到临城或者沛县。我自己就是其中深受其惠的一个。”

杨屯镇84岁的吕复刚老人对笔者说:“当时伤兵都藏在地窖里,一个地窖里藏三四个人。我当时刚记事,跟着奶奶给这些伤兵送饭,我就趴在地窖口边向里面喊‘送饭来了’。这些伤兵在这里养了一年多才走。”

据“徐州抗战网”记载,沛县境内确有一股川军打游击,1938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川军薛家斌部得知有日军3辆汽车将从丰县路经沛县返回徐州,薛部以三个连的兵力打了一个伏击战,当场毙敌8人,其余日军仓皇逃窜,被正在打场的民众拦截消灭。根据沛县有关文史资料记载,1938年8月中旬,冯子固收编了在滕县保卫战中逃出来的第22集团军薛家斌的旧部。

90多岁的周鸿儒老人,新中国成立初期曾在杨屯完小工作过。他回忆说:“当时我任完小教导主任,办公室后面有片树林,树林里有好多坟头,当地人俗称‘蛮子林’。所埋人员都是川军,是从滕县撤下来的,留在杨屯附近。”

通过访问当事人和考证有关史料,笔者认为,从滕县撤下来的川军官兵,在途中又遭遇日军的袭击,伤亡较多,他们不忍心丢下战友,搀扶着伤员,抬着战友的遗体,渡过微山湖,来到沛县杨屯,或者由民众抬着送到杨屯,在这里休整。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一些阵亡的川军官兵就地掩埋在这里,当地老百姓于是称这里为“蛮子林”。

编辑/栾小惠

Along the route of the Sichuan Army breaking through and withdrawing from Teng County in those years, I came to the Yangtun Middle School located on the west bank of Weishan Lake. When looking around,I found it empty as the Yangtun Middle School has already moved to the new school building which is larger and brighter than before. The original location will be used for real estate development,but the development project is put on hold, possibly because of the legend of“Manzi Forest”.

In those years, during the withdrawal from Teng County, the Sichuan Army were attacked by the Japanese Army. Many soldiers died or were injured, but the others didn't want to leave their comrades behind, so they or civilians carried their comrades' bodies and supported the wounded to get across the Weishan Lake and come to Yangtun in Pei County. With the help of local government, some dead soldiers were buried in Yangtun, so the local people call Yangtun the “Manzi Forest”.

猜你喜欢
川军沛县城墙
江苏沛县召开食品安全规范管理暨先进表彰会议
城墙边做游戏
江苏沛县召开食品安全规范管理暨先进表彰会议
城墙外边
从川军看黔军的发展
寻找徐州民间文化
残破的城墙
在城墙上画画
川军将士抗日出征歌
为何是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