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地质灾害防治根基
——2017年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记略

2018-04-23 02:52张永强
资源导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国土资源部防灾减灾

文|本刊记者 张永强

2017年,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积极防灾减灾,加快消除隐患为根本,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防治四大体系建设,地质灾害防范能力持续提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3起,避免经济损失133万元,避免人员伤亡95人,没有人员伤亡事件发生。

做细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有的放矢防治。2017年年初,全省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3376处,潜在威胁人口33.19万人,威胁财产75.52亿元。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河南省201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明确了全省重点预防区域、重点防治隐患点和主要任务及措施,并根据近年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新理念和工作实践,对《河南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县对乡、乡对村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强化监测预警预报,实现易发区全覆盖。汛期,河南省发布省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77次,市、县发布预警预报450余次。为发挥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重点推进了市、县(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体系建设,全省13个省辖市、70个县(市、区)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实现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全覆盖。2017年8月24日,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与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联合组织召开了部门合作座谈会,双方就会商联动机制、信息发布能力、基层防灾减灾、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形成了一致意见,并联合印发了深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合作要点,进一步推进了国土资源部门和气象部门的合作。

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河南省财政投入4000万元对卢氏县、淇县实施了以县为单元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居民整体搬迁工程,并对罗山县、宜阳县、泌阳县和辉县市等地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综合治理。一年来,全省各级共投入地质灾害治理资金5230万元,搬迁避让受威胁居民3635人,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181处。同时,省财政对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创建成功的宜阳、新安等16个县(市、区)继续给予每县30万元资金补助,以调动创建工作积极性。

健全完善应急体系,应急处置及时有效。河南省修订了《河南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重点加强了预防和预警机制、应急响应等内容的完善,特别是增加应急专业队伍建设,建立以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灾害应急中心技术人员为骨干的省级专业应急队伍,应急预案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重新调整明确了54名省级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其中33名为驻片区专家,13个省辖市和56个县(市、区)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建立了本级应急技术支撑队伍。2017年10月19日,驻马店市国土资源局接到确山县曹庄发生地面塌陷报告后,及时通知驻地技术支撑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局地勘五院专家赶赴现场,为应急处置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突显出应急技术支撑的必要性。2017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河南省出现近年来最严重的秋季持续降雨天气,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南阳市的淅川县、桐柏县,洛阳市的栾川县、嵩县、伊川县发生多起灾情险情,由于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巡查排查到位,及时采取了果断措施,疏散撤离95人,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

开展宣传培训和演练,提高防灾避灾意识。2017年,我省以提升群众识灾、防灾、避灾能力为着力点,加强科普宣传,突出临灾避险演练,强化日常防范和应急处置。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以世界地球日、防灾减灾日、全国土地日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在汛期来临前,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将宣传画张贴到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村庄、矿山、学校等公共场所,同时,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警示宣传牌,划定危险区。一年来,根据统一要求,全省共组织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105场,参演人数达1.58万余人,举办各类地质灾害业务培训94场,培训人员6500余人,通过培训使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群众熟悉掌握了预警信号、撤离路线和避险场地。

猜你喜欢
国土资源部防灾减灾
山东玉米主要逆境及抗逆减灾技术
中日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对比研究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