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敷联合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2018-04-24 07:26郝亚兴王宝玉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气滞腰痛艾灸

郝亚兴 王宝玉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是指因椎间盘变性后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的综合征[1],可分为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型和风寒湿型,其中气滞血瘀型最常见[2]。该病是骨科常见病,不同地区的发病率为15.2%~30.0%[3-4],是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其疼痛剧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5]。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研究[6]显示,保守治疗能使腰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甚至90%以上的患者能够痊愈。本文通过中药热敷联合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突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6年11月—2017年4月在杭州市中医院推拿科接受治疗的气滞血瘀型腰突症患者76例,根据电脑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男21例,女 17例,年龄32~68岁,平均(49.5±9.6)岁;病程 2~5 年,平均(3.8±1.3)年。对照组 38例,男 22例,女 16例,年龄 34~71岁,平均(47.9±8.0)岁;病程 2~5 年,平均(4.3±1.3)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足基线可比。

1.2纳入标准 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7]中关于气滞血瘀型腰突症的诊断标准: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年龄≥18周岁者。

1.3排除标准 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妇女;合并有心、脑、肾等重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腰部皮肤有溃疡、破损者;腰部肿瘤、结核、滑脱以及髓核突出压迫脊髓及马尾神经,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具备手术指征者。

2 方法

2.1治疗方法 对照组:(1)推拿:应用推拿按、揉、滚、点等手法对肾俞、膀胱俞、关元俞、腰眼、环跳、承山、阿是穴等穴位进行推拿,以局部皮肤微热,定位处有酸胀感为宜,每穴推拿1min以上,1天1次,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2)牵引疗法(被牵引区骨折、心脏病、高血压、腰椎严重畸形、腰椎邻近的血管损伤性者禁忌):嘱患者平卧,用牵引带固定胸部,使用牵引仪器对患者进行腰椎牵引,初始牵引力量为患者体质量的30%,以后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20~30min/次,1天 2次,5天为 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3)腰背肌功能锻炼:采用五点法支撑进行腰背肌锻炼,患者取卧位,以双手叉腰作支撑点,两腿半屈膝90°,脚掌置于床上,以头后部及双肘支撑上半身,双脚支撑下半身,成半拱桥形,当挺起躯干架桥时,膝部稍向两旁分开,速度由慢到快,每天3~5组,每组10~20次,适应后增加至每天10~20组,每组30~50次,以锻炼腰、背、腹部肌肉力量。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药热敷联合艾灸进行治疗。(1)艾灸:将点燃的艾条放于双孔艾灸盒中,艾条距离隔灰网2~3cm,协助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腰背部皮肤,将艾灸盒放于肾俞、腰阳关、承山、阿是穴处。施灸过程中加强巡视,询问患者感觉,根据患者感觉调整艾条距离皮肤的距离及出风口的大小。(2)中药热敷:将川芎 90g,艾叶 40g,伸筋草 30g,路路通10g,红花40g等中药加水1000mL和毛巾于沸水中共煮30min后取出,将3块热毛巾敷于肾盂、腰阳关、腰椎夹脊穴、上髎、阿是穴等处,用塑料布覆盖毛巾以延长毛巾热力维持时间,热敷时间20min,热敷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主诉。两种方法均为每天1次,5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2.2观察指标及方法 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JOA)[8]对两组患者腰痛程度进行评价,该评分标准包括自觉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活动以及膀胱功能4个维度,13个条目。评分标准为0~29分,评分越低表明患者腰痛程度越严重。由于研究对象均为膀胱功能正常的患者,所以膀胱功能得分不会对总分产生影响。

2.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 描述,满足正态性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比)表示,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好转。

3.2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JOA评分比较(分,x±s)

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气滞血瘀型腰突症属于中医“腰痛病”、“痹症”范畴,该病的记载始于《黄帝内经》:“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9]《诸病源候论》中也有对该病的描述:“劳损于肾,动伤筋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击搏,故腰痛也。”[10]腰突症为本虚标实症,瘀阻是导致腰突症患者腰痛的关键环节,肾虚乃其病理基础[11]。艾灸是以艾绒为施灸材料,通过艾火的温和热力以及经络的传导渗透,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的功效,从而有效缓解腰突症患者下腰痛疼痛症状。热敷方中透骨草、伸筋草、路路通祛风除湿通络,艾叶止痛散寒,桂枝温通经络,川芎、乳香、赤芍、没药、红花活血化瘀止痛,诸药相伍共奏祛风散寒、益气活血、温经通络之功效。中药热敷将热力和中草药相结合,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使药力迅速达到病所,加快中药的吸收,还可以改善局部神经末梢的压力,缓解腰背肌肉痉挛,改善临床症状[12]。本研究显示,中药热敷联合艾灸能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腰突症患者的下腰痛症状。

[1]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9-102.

[2]张菁蔷,汪小冬,孟晓耘,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期“强筋固肾功”康复锻炼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0):736-737.

[3]Haidar R,Ghanem I,Saad S,et al.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 young children[J].Acta Paediatr,2010,99(1):19-23.

[4]Greene DL,Appel AJ,Reinert SE,et al.Lumbar disc herniation:Evaluation of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J].Spine(Phila Pa 1976),2005,30(7):826-829.

[5]尹心红,王慧荣,王志敏,等.阶段转变模型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自我管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6):658-660.

[6]梁带香,张冬莲,廖漫,等.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9):138-140.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1-202.

[8]井上骏一.腰痛治疗成绩判定标准[J].日本整形骨科学会杂志,1983,60:391-394.

[9]高熙静,姚贵轩.《黄帝内经》针灸治疗腰痛探析[J].光明中医,2014,29(10):2045-2047.

[10]任建坤,鲍晓雷,付小兵,等.《诸病源候论》腰痛病候导引法探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4):22-23.

[11]Tumialan LM,Ponton RP,Riccio AL,et al.Rate of return to military active duty aftersingle leve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 5-year retrospective review[J].Neurosurgery,2012,71(2):317-324.

[12]蔡桂香.中药离子导入结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2):146-147.

猜你喜欢
气滞腰痛艾灸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加味乌药汤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观察
艾灸保健知多少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婆婆迷上了艾灸
夏天怎么做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