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杀菌剂对红枣黑斑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

2018-04-24 08:17訾莉莉熊仁次董红强朱天生
新疆农垦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阿拉尔黑斑病杀菌剂

訾莉莉,张 萍,熊仁次,董红强,王 伟,朱天生*

(1.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新疆 阿拉尔843300;2.兵团第一师十一团)

枣为鼠李科枣属植物,在我国有着4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1]。阿拉尔垦区地处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属于暖温带极端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无霜期长、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十分符合红枣生长所需的特殊气候和环境要求[2]。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红枣种植的经济、生态价值的逐步体现,阿拉尔垦区红枣产业迅速发展。截至目前,环塔里木盆地红枣栽培规模已发展到43.33万hm2,红枣总产达300万t以上,红枣产业成为职工增收、团场增效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阿拉尔垦区主要栽培品种以骏枣和灰枣为主,灰枣为优势品种。

阿拉尔垦区红枣种植面积大,种植单一,生态脆弱,抗逆能力较差,春、夏季多风,利于病虫害的传播,一旦环境适宜,病虫害极易爆发成灾[3]。由于种植面积大和种植年限的延长,红枣黑斑病的发生日益严重。在生产实践中,病虫害预测预报力量薄弱,有效防治手段不足,化学防治依然是目前压制病虫害种群密度的主要手段[4]。因此,本试验通过对杀菌剂的室内筛选和田间药效试验,旨在为阿拉尔垦区红枣生产安全用药提供适用于田间红枣黑斑病防控的药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菌株:于阿拉尔垦区十一团2连枣园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果,按照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经致病性测定后转移至试管PDA斜面中,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供试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按方中达[5]所述方式配制。

供试药剂:(1)430 g/L戊唑醇SC(成都科利隆生化有限公司);(2)40%唑醚·咪鲜胺EW(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3)250 g/L嘧菌酯SC(河北威远生化农药有限公司);(4)40%吡醚·戊唑醇SC(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25%多菌灵WP(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上述药剂为市场购买,每种药剂的使用参考说明书上的浓度进行试验,在配制药剂过程中均使用灭菌蒸馏水。

1.2 方法

1.2.1 不同杀菌剂对红枣黑斑病菌菌丝的室内毒力测定

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6-7]。将供试药剂在紫外灯下连续照射2~3 h除菌后,然后配制成一定质量浓度的母液,将配制好的母液按照设定的比例分别加入到溶化后已冷却至50℃的PDA培养基中,将430 g/L戊唑醇配制成143.33、122.85和107.50 mg/L的3个浓度梯度的含药平板,40%唑醚·咪鲜胺配制成200.00、160.00和133.33 mg/L的3个浓度梯度的含药平板,40%吡醚·戊唑醇配制成400.00、266.67和200.00 mg/L的3个浓度梯度的含药平板,250 g/L嘧菌酯配制成166.67、138.89和125.00 mg/L的3个浓度梯度的含药平板,25%多菌灵配制成500.00、312.50和250.00mg/L的3个浓度梯度的含药平板。以不加药剂的PDA培养基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4次。

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用直径为5 mm的打孔器在预培养5 d的黑斑病病菌菌落边缘打取菌龄一致的菌饼,将菌饼放在含药平板的中央,每皿1块,重复4次,置于28℃培养箱中培养7 d,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计算各药剂处理对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利用DPS7.05软件计算出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E50[8]。

1.2.2 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在十一团一连7年生枣园进行,枣树品种为灰枣,株行距为1 m×3 m,枣树长势旺盛,土壤质地和耕作方式一致。对实验室筛选出来的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设430 g/L戊唑醇143.33 mg/L、40%唑醚·咪鲜200 mg/L、40%吡醚·戊唑醇400 mg/L和对照4个处理。分别于7月25日、8月18日和9月14日喷施,共施用3次,每个处理0.133 3 hm2,对照区使用清水全株喷雾。在每次喷药后1 d、3 d、7 d调查叶片、果柄、果实等有无药害产生。

试验前在每个处理区各标记5株,每株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同时兼顾上、中、下3层果实,每个方位调查10个果实。于10月中下旬分别记录各处理的病果数量,计算病果率和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的抑制作用

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各个质量浓度对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见表1。

表15 种杀菌剂对黑斑病菌菌丝抑制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红枣黑斑病病菌菌丝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430 g/L戊唑醇悬浮剂的E50值最小,为32.831 7 mg/L,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40%吡醚·戊唑醇悬浮剂的E50值为38.329 5 mg/L,抑制效果次之;其余药剂的抑制效果依次为40%唑醚·咪鲜胺水乳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和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E50值分别为58.954 2 mg/L、60.046 0 mg/L和78.387 8 mg/L。

2.25 种杀菌剂对红枣黑斑病田间防治效果

10月14日调查,各处理红枣黑斑病发病率依次为4.4%、8.4%和5.2%。试验结果表明,田间试验中对红枣黑斑病控制好的是430 g/L戊唑醇143.33 mg/L和40%吡醚·戊唑醇400 mg/L,防效分别为80.36%和76.79%(见表2)。

表2 红枣黑斑病田间防治效果

3 讨论与结论

红枣黑斑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枣果的品质和商品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疆红枣产业的发展。目前枣树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生物、物理、耕作及机械等方法。近年来,各红枣种植区利用化学药剂防治红枣黑斑病的研究报道较多。马荣等[9]通过菌落生长法和孢子萌发率法测定和比较12种杀菌剂对新疆红枣黑斑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氟硅唑和喹啉铜等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好。刘京涛[10]等在室内药剂筛选的基础上对冬枣黑斑病进行田间试验,筛选出10%世高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对冬枣黑斑病防效较好。

本试验通过菌丝生长抑制法进行了5种市场常见药剂对阿拉尔垦区红枣黑斑病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40%吡醚·戊唑醇悬浮剂抑制效果次之,其余药剂的抑制效果依次为40%唑醚·咪鲜胺水乳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和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在室内药剂筛选的基础上选择抑制作用较强的戊唑醇、吡醚·戊唑醇和唑醚·咪鲜胺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30 g/L戊唑醇143.33 mg/L、40%吡醚·戊唑醇400 mg/L防效较好,分别为80.36%和76.79%,40%唑醚·咪鲜胺200 mg/L次之,防效为62.50%。供试药剂为市场常见药剂,且价格适中,为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建议在田间防治红枣黑斑病时,选用430 g/L戊唑醇悬浮剂与40%吡醚·戊唑醇悬浮剂交替使用。

[1]曲泽洲,王永蕙.中国果树志.枣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2]刘春国,洪亮,雷祖禄,等.红河地区枣树主要病害种类调查[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7):32-33.

[3]漆联全,新疆红枣的虫害防治(第五讲)[J].新疆农垦科技,2003(6):38-39.

[4]李瑞强.枣树病虫害的主要种类和防治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7):21-22.

[5]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46-49.

[6]蔺经,杨青松,李晓刚,等.嘧霉胺对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的毒力及其药效评价[J].植物保护,2009,35(4):162-163.

[7]朱茂山,关天舒,吕振环.13种杀菌剂对百合枯萎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农药,2010,49(10):760-764.

[8]王志霞,王斌,赵思峰,等.新疆红枣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室内药剂筛选[J].北方园艺,2013(8):132-135.

[9]马荣,张传燕,刘玉,等.新疆红枣黑斑病病菌的室内杀菌剂筛选[J].农药,2012,51(10):767-770.

[10]刘京涛,常慧红,王小梦,等.枣黑斑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中国果树,2006(2):31-32.

猜你喜欢
阿拉尔黑斑病杀菌剂
不死的慈善家
不死的慈善家
阿拉尔的梧桐树
农药与五味子提取物的复配对梨黑斑病的研究
QoI类杀菌剂环境风险浅析
新颖杀菌剂Picarbutrazox合成方法概述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柑桔黑斑病病原菌的研究进展
杀菌剂灌根注意事项
新疆阿拉尔垦区棉花播种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