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在老年住院病人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2018-04-25 07:00
实用老年医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成像仪住院病人投影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住院病人平均年龄不断提高。对于长期营养不良、卧床、血管弹性差的老年病人,静脉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皮肤组织松弛,为护理人员进行静脉穿刺造成了不少的困难,同时反复的穿刺也增加了病人痛苦。快速、有效、及时的静脉穿刺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痛苦,同时可以缩短给药时间,在抢救时更为重要。我科近年来引进了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进行辅助静脉穿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于我院综合科2016年6~12月住院的老年病人124例,年龄75~95岁,平均(82.77±4.37)岁,其中男81例、女43例,均为外周血管条件差的病人(判定标准为无法用肉眼及手感判断血管走向[1])。

1.2 分组情况 将病人以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59例,行常规静脉穿刺法;试验组65例,采用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辅助下静脉穿刺,根据2016年输液治疗实践(infusion therapy standards of practice,INS)标准,穿刺部位首选前臂部位,采用B-D24G安全型留置针。对照组59例中男40例,女19例,平均(82.63±4.53)岁;试验组65例中男41例,女24例,平均(82.91±4.25)岁,2组病人的年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护理人员均经过《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培训及考核合格,且工作年限不小于2年,在使用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均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

1.3 试验仪器 采用深圳市中科微光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VIVO500型号的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

1.4 观察指标 观察2组静脉穿刺的穿刺时间,一次成功率及两次成功率。

2 结果

试验组穿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穿刺时间及成功率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静脉穿刺是临床各种治疗的基础,快速、有效的静脉穿刺可以为临床治疗,特别是抢救赢得时间,并有效减少病人痛苦。对于老年住院病人,常同时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营养不良,血管弹性差等静脉穿刺不利因素,同时在抢救和治疗老年病人过程中,需要经常反复使用抗感染、补液、静脉营养、化疗药物等刺激性药物,更易损伤血管,故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尤为重要。

常规静脉穿刺寻找血管的方法主要有:目视法[2]、触摸法[3]、解剖位置定位法[4]。由于个体血管分布差异较大,可能造成穿刺失败,出现反复多次穿刺的情况[5]。此外,老年病人常伴有营养状态差、血管弹性差、脱水等,因此更加剧穿刺的困难,同时增加病人的痛苦。可视化穿刺技术是公认的最为可靠的方法[6],可以缩短静脉穿刺的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和输液效率。2016年INS指南明确写出:对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可以使用血管可视化技术来提高成功率。

传统盲穿法穿刺时,护理人员根据临床经验估计进针深度,易因进针深度估计错误而出现回针后复穿等现象,延长操作时间,且复穿次数增加可造成血管不同程度损坏,增加渗出液[7-9]。

随着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的应用,血管成像引导下外周静脉穿刺已成为临床中一种新的选择,其利用血管中血红蛋白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率与其他组织不同的原理,将皮下血管原位成像显示在皮肤表面。

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可精确显示血管,并可直接观察血管具体走向,了解血管有无走行变异、偏离正常解剖位置等情况。穿刺时,护理人员还可通过观察血管成像实时观察穿刺针进入静脉情况,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10]。此外,可视仪有助于护理人员选择较粗、较直和静脉瓣少的静脉进行穿刺,避免传统盲法穿刺时易损伤血管内膜,进而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等现象,有效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11]。

此外,红外血管成像仪采用较为安全的医用冷光源,可有效防止仪器使用对护理人员、病人皮肤和眼睛的伤害,且携带方便,对使用环境无条件限制,可满足不同医用环境使用,对各类病人及其他原因导致外周静脉较差的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9]。

需注意的是,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只能检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静脉血管,同时仅能粗略的显示静脉深度,因此需要操作者熟悉静脉走行深度及其正常变异[12]。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引导下进行静脉穿刺,可以清楚的显示静脉血管的位置、走形,提高了老年住院病人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穿刺时间,节约医疗耗材,有效地提高病人满意度,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代金兰.运用投影式红外线血管成像仪行静脉穿刺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2016,7(3):141.

[2] 谭红莲.提高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的研究进展[J]. 微创医学,2012,7(3):288-290.

[3] 赵厚玲. 触摸定位法在静脉穿刺难患者中的应用[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4):561-562.

[4] 邓兆宏,王流琴,王金勇,等.上肢浅静脉穿刺的应用解剖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3):381-385.

[5] 蔡玉兰,赖昌生,张华,等. 血管成像仪在手足口病患儿外周静脉穿刺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0):952-953.

[6] 姚尚龙,王洁.可视化技术——临床麻醉革命性变化[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2):121-122.

[7] 申屠英琴,金静芬,赵锐祎.22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应激反应临床分析与处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2):213-214.

[8] 李惠玉,郝瑾神.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穿刺点非炎性渗液护理[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7):781-782.

[9] 王晓琴,刘宴伟,刘剑英,等.小儿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7):1199-1200.

[10] 何英,肖丽萍,黎如金. 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在小儿外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1):192-194.

[11] Johnson JB,Cogswell PM,McKusick MA,et al. Pretreatment imaging of peripheral vascular malformations [J]. J Vasc Diagn,2014,2014(2):121-126.

[12] 吴娟,吴静,蔡爱敏. 红外静脉可视仪在危重病人静脉穿刺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5,13(34):3492.

猜你喜欢
成像仪住院病人投影
磁共振成像设备常见问题及维修措施
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解变分不等式的一种二次投影算法
基于恒星的电离层成像仪在轨几何定标
基于最大相关熵的簇稀疏仿射投影算法
找投影
找投影
福尔摩斯·住院病人(上)
住院病人
基于住院病人的医院康复性景观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