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出课堂教学目标?

2018-04-25 13:06龚浩田仁军
物理教学探讨 2018年3期
关键词:动量教学目标能量

龚浩 田仁军

摘 要:通过课前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预调查,笔者找准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从而使教学目标更加突出。

关键词:教学目标;动量;能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3-0079-2

高中物理课程中周课时数的调整,对高一、高二年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三年级部分教师试图采用三轮复习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熟悉解题方法,但在教学实践中不乏教师抱怨“才讲完又错”的声音。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也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上课的内容没有真正触及到学生内心,造成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达成课前预设的目标?下面就以高三年级的一堂复习课“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为例,谈几点个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感悟和思考。

1 教学目标的设置

首先,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简单提出来的,而是要根据学生本身的学习情况而提出。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积累了各类学生在同一个教学内容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而新教师很难做到这一点。在“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一课中,根据个人经验,处理这类题目会经历受力分析、过程分析、研究方法的选择等步骤,于是笔者把目标设置为养成处理力学大综合问题的思维习惯。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总结出面对这类问题时的思维步骤。而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目标设置看起来理所当然,但是对学生而言,就显得目标设置过高、过多,学生不清楚教师呈现一系列情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教学显得拖沓、生硬。

通过课后反思,笔者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个人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的情况下,主观、机械地设置教学目标,导致课堂教学中针对性不强。为了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切实有效的教学目标,首先应找准学生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模型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为此,笔者课前准备了预学案。

例1 光滑水平面上,轻质弹簧连接着质量为mB的小球B和质量为mC的小球C处于静止状态,质量为mA的小球A以速度v0向右运动与小球B发生碰撞,已知小球A与小球B碰后粘在一起,在此后的过程中:

求:

(1)三个小球共速时的速度?

(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小球C的速度?

究其原因是缺少对整个过程进行划分,研究过程不明确。

在回答第3问时,书写出方程组:

基于上述发现,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学习对动量、能量综合问题过程的划分;(2)知道对过程选择时要尽量与已学模型建立联系。

2 根据目标进行针对性教学

找准了学生的问题所在,课堂上就可以把有限的教学时间集中在对问题的认识、分析、讨论和总结上。本课的教学也并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坚持以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针对预学案中出现的问题来进行展开。

把学生出现的错误的解法和正确的解法放在课堂上进行对比,请做错的学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两种做法的区别?

(2)出错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通过上面三个问题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出错的原因是没有弄清不同物体在不同时刻所处的运动状态,没有理解第2问所指向的研究过程,要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需要做好过程的分析,从而实现本节课的第一个目標。

在第3问中,请写出正确结果的学生叙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启发之前遇到计算困难的学生要尽可能与自己熟悉的物理模型建立联系,这样有助于快速、准确地解答。

3 课堂的反馈和延伸

通过上述几个环节的讨论、总结,学生对本节内容已经有所感触。是不是问题就得以解决了呢?为了进行检验,笔者课堂上设置了类似的问题请学生解答。

例2 如图2所示,质量为m3的斜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2的光滑小球静止在斜槽底端,一个质量为m1的子弹以速度v0打入小球后未穿出(在此后的运动中,小球没有冲出斜槽)。

求:

(1)三者共速时的速度?

(2)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

(3)小球再次回到水平位置时,斜槽的速度?

接下来的时间,笔者请学生讲解解题过程,并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预判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最后,笔者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这节课的主题是“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我们处理此类问题要做好划分与选择的“过程”,也是书写要注意的“过程”,还是学习物理的“过程”。对力学综合问题的过程进行正确划分与选择,这是解题的关键;书写中,相应的文字说明不仅使改卷老师清楚,更重要的是提醒自己是否对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思考;而学习物理的过程,是经历错到对,是进行对比,是思考如何改进一系列环节的组合,以实现情感价值观的升华。

猜你喜欢
动量教学目标能量
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之秘诀
原子物理与动量、能量的结合
动量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能量之源
诗无邪传递正能量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开年就要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