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18-04-26 01:39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技术型院校教育

张 清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1)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明确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任务,逐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实施提供了人才保证,也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深化转型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

一、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契机

(一)高校转型发展需要

随着国家改革的全面深化,“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高校双一流建设”等战略的实施,迫切需要教育提供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而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具有应用型属性特征,突出对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其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潜在一致性,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为社会经济发展输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必将成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支撑。

(二)高等教育改革需要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再次强调,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据教育部2016年的教育公报显示:我国现有普通高等学校2596所(含独立学院266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1237所,而参加转型应用技术型院校发展的有600多所,占据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一半,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力军,能有力助推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

(三)社会产业发展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新产业的不断涌现,传统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的实际需求,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急需教育提供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支撑。加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回应经济社会发展转向创新创业的外部需求,也反映了教育培养人才的内在诉求,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能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积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性人力资本,为社会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推力。

(四)缓解就业困境需要

根据2008-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统计(见图1),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2017年达到795万,较之2008年的559万,增幅达到42.2%,人数几乎翻了一番,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90%左右波动,2017年就业率为91.6%,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仅为86%,比2016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降低了两个百分点,普通本科院校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作为普通本科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解决毕业生就业困境一直是其关注的焦点。为有效缓解这一现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力图通过高校、政府、社会三方建立有效机制,引导大学生创新,支持大学生创业实践,如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通知》明确指出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有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

图 1 2008-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情况(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及麦可思发布的《2008-2017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整理而成。)

二、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

当前,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众多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纷纷响应,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改革当中,积累了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而根据图1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虽稳定增长,但创业指数长期在低位徘徊,于1%~3%之间波动,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要求相距甚远,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不健全

创新创业教育是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策、机构、资金等多方面保障,当前大多数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尚未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未设置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机构,未培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未提供专项的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1],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标准,主要关注大学生创业园或是创业孵化基地是否建成,学生参加创业大赛是否获奖,学生企业是否成功创办或是盈利。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构建,创业型师资培养,创业基金投入与使用等问题,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和规划性,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深入落实。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指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有机融合,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2]。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建立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条件,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对大部分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来说尚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清,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较为单一,尚未构建严密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在制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时,未将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融入专业教育计划,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二是创新创业教育仅限于讲座、创业沙龙等第二课堂,未纳入必修课程,教学内容主要以浅显的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践技术的指导与训练,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度不高[3]。三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多局限于举办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参与商业模拟比赛等形式,缺乏多元化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和效果也难以保证。

(三)创新创业教育资金不宽裕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在实践性教学体系、实习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平台、创新创业师资等建设上加大资金投入,但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主要由转设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及地市级本科院校组成,其中转设高校和独立学院办学年限较短,校园基建还需大量经费支持,同时因办学体制与机制的原因,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每年需向董事会或母体高校缴纳约25%的管理费,而其主要收入来源于学生学费,自身创收能力弱,校办产业上缴利润占学校收入的比例很低,办学资金十分匮乏,在创新创业教育资金投入上力不从心。地级市本科院校虽有地方政府的资金扶持和学费收入,但学费收入较低,政府资金支持力度取决于当地财政经济效益,办学经费也常常面临困境,严重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推进和落实。

(四)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数量不充足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专职教师作为保障和依托,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对教师创业教育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能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并能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向学生渗透创业意识。另一方面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精准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科学引导学生开展创业尝试[4]。当前,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时间较短,大部分教师缺乏创业实践经验,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以学生工作和就业指导教师为主,普遍存在着创新创业师资数量不足、创新创业教学水平不高、创业实践经验较匮乏等现实问题,难以对学生形成针对性的指导,此外,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需要培养的创业人才数量与质量要求相比,专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缺口较大,师资水平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必然影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规模与质量。

三、推进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

(一)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管理体系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需要良好的运行机制与体制保障,首先应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进行宏观决策,设置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落实决策方案,组建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团提供创业指导与咨询[5],制定创新创业管理办法,从经费和制度上保障创新创业的顺利推进。其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可联合政府、企事业单位、同类院校设立“内外结合、多方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如图2所示),在学校内部从制度管理层、教学督导、师生评价标准入手,在学校外部明确上级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同行评价标准,设立多方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真正引导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入推进。

图 2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需紧紧把握转型发展的契机,凝练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内涵,融合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形成特色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一方面可将“创新创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另一方面,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鼓励有创业兴趣的学生有意识锻炼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学生创业热情。此外,加强创新创业相关政策和榜样的宣传力度,不定期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或创业校友回校分享创业经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使创新创业文化素养教育具有更明确的目的性和操作性。

(三)探索多元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应用型技术能力为主线,适合构建“显性课程体系与隐性课程体系”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如图3所示),深入挖掘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将创新创业能力主要划分为“综合素质+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创业体验”四个模块,设置“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四种教育体系,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效结合,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采用分权式扁平化管理,保证多个教育体系相对独立又分工协作地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满足学生们多样化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水平,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图 3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模式

(四)创建开放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其必须依赖于创业实践服务平台,植根于特定的区域经济环境。一是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建设创业实践基地,以学生社区为载体,成立由学生自主经营管理的微型企业,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岗位,让学生在创业实体中体验创业全过程。二是要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建创业孵化园区,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搭建学生创业孵化平台,形成有利于学生进行实训的长效机制。三是要积极整合高校、政府、社会和校友等资源,推动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和社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为高校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缓解学校建设创新实践平台进程中的资金与资源困境。

(五)搭建完善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目前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主要是建立创业孵化园、大学生创业科技园,创业实训基地等,增强了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除此之外,可继续完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一是与企业共建科技服务创新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攻关与项目开发服务,同时借助企业的人才、设备及生产管理的方法与经验等资源,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二是与区域高校联手实现资源共享,组建学生创业团队,为他们提供设备、资源、场地等支持。三是组建创业指导与科研师资团队,为学生创业提供指导与帮助,助推学生创业项目落地。

(六)打造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支撑和保障,需同时具备坚实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经验。面对高水平专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匮乏问题,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可建立“内培外引,重在内培”的举措:一是从社会上聘请一些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企业家、成功人士、政府相关专业人员等从事兼职教学和创业指导;二是紧密结合转型目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鼓励校内教师主动到企业一线参加工程实践锻炼和技术研发等操作环节,提升实践性教学能力。三是创设有效的激励机制体制,从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制度保障等方面逐步完善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自身转型提质增值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转型关键期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时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凸显特色,真正将创业创业教育落到实处,虽任重道远,但将越行越好。

:

[1]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36(6):99-103.

[2]袁贵仁:六项工作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EB/OL].(2015-06-03)[2017-10-20].http://www.gov.cn/xinwen/2015-06/03/content_2872371.htm.

[3]杜永红,王君.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设计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36):37-41.

[4]林于良,曾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分析与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5):108-110.

[5]毛杰.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6,24(9):104-108.

猜你喜欢
技术型院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打造辽西技术型标杆案例 锦州城南新区7.2.4全景声影院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大型国有企业技术型员工激励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