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的夸张及其审美

2018-04-26 10:27王静
青年文学家 2018年9期
关键词:夸张审美探讨

项目基金:2017年陕西省教育厅课题《儒学礼乐文化视野下的文化自信研究》,编号:17JK0167。

摘 要:唐代诗歌的夸张及其审美,在杜甫与李白的诗中都有着显著体现,李白的诗歌充分体现了盛唐的奢华之美,杜甫的诗歌则体现了唐代的景致之美。以唐代诗歌的夸张及其审美来说,在李白诗歌中的夸张比比皆是,具有气势磅礴、想象非凡的表达特性,使整首诗歌呈现出一种天才美。而杜甫诗歌中存在着沉郁顿挫之势,诗句之间对仗又极为工整,整体风格有一种规范美。本文以李白、杜甫诗歌为例,着重探讨唐代诗歌的夸张及其审美。

关键词:唐代诗歌;夸张;审美;探讨

作者简介:王静(1974.2-),女,汉族,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普通话沟通与技巧等课程。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9-0-01

前言:

唐代诗歌是古代文学的瑰宝,而李白与杜甫则是唐代最为卓著的诗歌代表,能够直接反映出唐代诗人的审美方向。所以,在对唐代诗歌进行探析时,应借助杜甫、李白这两位唐代诗人的诗歌,来对唐代诗歌的夸张及其审美实施深入剖析,最终实现对唐代诗歌整体精神面貌的彰显。

1、李白诗歌中的夸张及其审美

李白作为唐时期代表性诗人,誉有“诗仙”之称,被后人称赞为浪漫主义诗人。在李白诗歌中,存在于许多夸张成分,甚至是随处可见的,让人在眼花缭乱之时,也深感李白诗歌的与众不同之处,以及李白诗中所体现的奇思妙想。

“白发三千尺”这句诗,是李白诗歌中夸张的典型诗句,向来很受到关注。细致来说,“白发三千尺”所运用的是浪漫夸张方式,诗人想抒发的是一种怀才不遇之感及诗人内心的苦闷之情。这句诗歌的翻译为:某个人虽只有七尺身长,但却有着三千尺的长发,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而诗人正是运用这种夸张的表达,来彰显自身对怀才不遇的惆怅感与苦闷感,就好似被三千白发无形困住。林庚对这首诗的评价为:艺术所具备的魔力需战胜日常尺度方可实现,这难道不是令人惊叹的吗!这一评价中,充分对李白诗歌中所体现的夸张予以肯定,也直接阐明了李白诗歌因夸张而凸显出的魅力。

《蜀道难》这首诗也是极具夸张成分的,李白是在西域出生,他在五岁时便跟随父亲来到蜀地,并在这里长大。所以,对于这首诗歌来说,李白对蜀道难的描述,是有自身经历作为基础的,诗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夸张诗句,直至今日,仍旧被人所运用,由此可见,李白的诗歌不仅具备夸张特性,还具有某种程度的时代传唱性,不得不感叹李白运用夸张之精当性。

在“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这一夸张诗句中,诗人采用的是缩小夸张手段,之所以采用这一方法,主要是为凸显侠客的侠义气节,五岳都为轻,这种夸张表达方式,对烘托诗歌表达主题极为有利。

李白在《侠客行》一诗中写到:“谁道此水广,狭如一匹练”的夸张诗句,这句诗明显借鉴了《诗经》内容,其翻译为:谁说长江水面宽广,在我看来,它小到一匹白练。通过诗歌内容来分析,其中夸张表述可谓是淋漓尽致,长江水面又怎能狭于一匹练,作者以自身的奇思妙想,来成全诗中的夸张成分,使整首诗歌不但具有十足的美感,也不禁引人遐想,让人想对诗歌发出连连赞叹。

在“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句诗中,李白是想借助夸张方式,来表明自身抱负,众所周知,大鹏是《庄子-逍遥游》当中的形象,诗人将这一形象与自身进行比较,真是十分贴切了。在早年时,李白创作过一篇《大鹏赋》,也在不同时期以大鹏来比喻自身,由此可见,李白对这一形象的执着与喜爱,也使整首诗富有一种生动灵性之美。

2、杜甫诗歌中的夸张及其审美

杜甫同样是唐时期代表性诗人,有“诗圣”之称,杜甫的诗歌也被人称作“诗史”,是伟大的现代主义诗人。杜甫诗中的夸张成分也较为常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味。

《望岳》是杜甫早年诗歌,诗中“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以及“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等诗句,都存有很大夸张成分,并十分传神的展现出了诗人豁达的胸襟。许多研究者认为杜甫早年诗歌具有浓郁浪漫主义色彩,而《望岳》正可以作为其典型体现,通过诗人的描述,仿若所有景致尽收眼底,使整首诗歌惟妙惟肖的展现在世人面前,以给予他人良好的阅读体验。

《古柏行》是杜甫诗中争议较大的一首,但这样则更加凸显出了杜甫诗歌中的与众不同之处,诗中有这样的诗句“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两千尺”,其中夸张成分是很大的,但通過唯有通过这种夸张形式,才能使诗人心中情感,透彻地描述出来,并能够使他人在欣赏阅读过程中,增强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使整体诗歌的美感性跃然而生,让人在品读过后,仍旧不肯撒手,想再一次细细品读其曼妙之处。

在《登岳阳楼》一诗中的夸张名句,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诗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的夸张性更是有目共睹,杜甫很巧妙地运用了“坼”与“浮”这两个字眼,使夸张程度获得进一步加深,也更加彰显出了整首诗的美妙意境。

总结:

总而言之,在唐代诗歌夸张及其审美的赏析之中,通过对唐代时期代表诗人李白、杜甫诗歌内容夸张诗句的分析,有效彰显出了夸张手法为诗歌本身所带来的美感,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仿若身临其境,迫切想要赞叹夸张为诗歌所赋予的魅力。并且,若想实现对唐代诗歌夸张及其审美的切实赏析,则应善于剖析夸张诗句的句意,使诗句夸张成分可畅快彰显出来,最终让人们在赏析唐诗过程中,产生流连忘返之感。

参考文献:

[1]杨国荣. 唐代组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2]魏娜. 中唐诗歌新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

[3]刘斌. 唐代西部诗歌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夸张审美探讨
中国手风琴作品创作探源与审美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百万英镑》的创作艺术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