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8-04-26 13:07李小红
神州·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儿歌习惯课文

李小红

阅读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对于学生世界观形成,道德品质、意志品格的培养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具体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做法。

一、激发阅读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引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新教材《影子》一课,它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揭示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我在教学中结合了生活实际让学生读读有趣的语句,体验语言文字的幽默与俏皮,说一说影子的特点,在灯光和阳光下,看看自己的影子,使学生感同身受,产生对儿歌的兴趣,主动去阅读儿歌,体验儿歌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的角色之中。

二、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凡是好态度和好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一辈子受用不尽。”

小学生应当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有1、每天阅读;2、读书动笔;3、带工具书阅读,4、勤问。培养好习惯,光提要求和讲解无济于事,还要多督促,勤检查。养成了这些好习惯,什么都“好像出于本能”,语文就不需要教了。可以说,培养语文习惯的过程,就是培养自觉能力的过程;各种语文学习习惯一经养成,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实现了。

三、运用不同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1、训練学生掌握各种基本的阅读方法。

阅读有范读、领读、讲读、朗读、默读、背诵等。范读是给学生阅读做示范,激发学生的摹仿兴趣。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老舍的《草原》,在大家朗读课文的句子时,不同的学生朗读的语气也是不一样的,于是采用范读,我读好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喜欢读了,就会读了。另外,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背诵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写能力和发展记忆力。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文章的长短可以采用整体背诵(如诗歌、短文)和分步背诵(长的课文),调动学生背书的积极性。

课后,教师还可以开展背诵、诗歌朗诵会、读报等比赛,看哪个学生的课外知识最丰富、了解得最多,并对了解最多的学生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通过教给阅读方法,运用阅读比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强化了学生良好的范文背诵习惯,锻炼了他们的记忆力,并逐步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2、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

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变换方法阅读,并从阅读中不仅养成眼到、口到、心到的基本方法,还要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点、画、记的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形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做到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求解,逐渐养成初读—细读—深读—熟读的好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作者的思路、写作方法和课文中心,借鉴写作技巧,还可以指导学生速读—回读—精读—背诵。如文章较长,可采用先“速读”,大概了解主要人物和事件,再根据课后的作业或老师的提问进行“回读”,反复阅读疑难部分,从中找出答案。文章中写得精彩的段落,让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地“精读”,并从中读出味道,读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背诵”。

四、培养学生合理的文学想象力

选入教材的文章作品,由于作者构思立意、运笔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内容,形成语言文字的空白。教学时,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瞻前顾后,补充情节或空项,则能促进阅读,增强语言训练的力度。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以学生阅读为前提,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这句话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课文的内容、层次、感情、语言特点、重点词句、精彩片段,进行符号批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让学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使思想得到启迪,灵魂得到净化,个性得到张扬。

猜你喜欢
儿歌习惯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