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4-27 03:48周慧杰刘丽董志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阿替普酶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周慧杰 刘丽 董志军

【摘要】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4.8±4.8)分、治疗后6 h NIHSS评分为(13.2±4.5)分、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为(11.4±2.9)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为(15.1±4.3)分、治疗后6 h NIHSS评分为(10.2±3.9)分、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为(7.6±2.4)分;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6、24 h, 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安全性高, 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1.052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诊科疾病, 是由局部脑组织缺血引发的脑组织软化、坏死, 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致残率、致死率高等特点,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首要任务是尽早进行溶栓, 尽早恢复缺血区域的血液循环, 以防出现神经功能障碍[1-3]。目前, 静脉溶栓治疗已广泛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院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现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35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 发病时间≤6 h,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经检查有颅内出血患者, 1个月内有皮肤黏膜或胃肠道或泌尿系统出血的患者, 使用过抗凝药物的患者, 合并有严重心、肺、肾等器官性疾病的患者。观察组中男18例, 女17例;年龄35~75岁, 平均年龄(59.3±8.1)岁。对照组中男19例, 女16例;年龄34~74岁, 平均年龄(59.1±8.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 给予患者脑保护、血小板抑制剂、自由基清除剂等常规治疗, 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 首次服用300 mg, 之后100 mg/d, 对于脑水肿患者给予静脉滴注20%甘露醇。观察组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剂量为0.9 mg/kg, 最大剂量≤90 mg。取每支注射用阿替普酶的10%溶入l0 ml生理盐水中, 在1 min内进行静脉注射, 将剩余90%溶入l00 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 于60 min内滴注完。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金额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评定标准[4]:痊愈:临床症状完全缓解, 语言能力恢复正常, 生活能够自理;显效:临床症状基本缓解, 语言能力大部分恢复, 生活部分自理;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语言能力部分恢复, 但生活无法自理;无效:临床症状没有缓解, 语言能力没有恢复, 甚至加重, 生活无法自理。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采用NIHSS评定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患者的不良反应包括牙龈出血、皮下及消化道出血、症状性脑出血。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对照组患者, 治疗前NIHSS评分为(14.8±4.8)分、治疗后6 h NIHSS评分为(13.2±4.5)分、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为(11.4±2.9)分;观察组患者, 治疗前NIHSS評分为(15.1±4.3)分、治疗后6 h NIHSS评分为(10.2±3.9)分、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为(7.6±2.4)分;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6、24 h, 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治疗, 观察组35例患者中, 治愈18例, 显效11例, 有效4例, 无效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35例患者中, 治愈15例, 显效10例, 有效2例, 无效8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7.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牙龈出血2例, 占5.7%;皮下及消化道出血2例, 占5.7%;症状性脑出血1例, 占2.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对照组患者中牙龈出血1例, 占2.9%;症状性脑出血2例, 占5.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发生后, 在组织的周边会产生缺血半暗带, 缺血时间若是过长则容易引起自由基的连锁反应, 损伤脂质膜, 加重细胞毒性脑水肿及血管源性脑水肿。但是缺血半暗带的损伤是可逆的, 对于治疗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重中之重在于尽早恢复半暗带的血流, 预防血管的再堵塞。阿替普酶作为一种选择性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与纤维蛋白的亲和力较好, 可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成纤维蛋白溶酶, 将纤维蛋白降解, 加速血栓溶解, 迅速改善缺血区脑组织的血液循环, 降低了缺血半暗带脑组织坏死及脑梗死的面积, 具有较好的预后效果[5-7]。

在本研究中, 治疗后6、24 h, 观察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缓解神经功能的损伤。虽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但都是较为轻微的牙龈出血或是皮下及消化道出血, 对患者的影响较小, 并且观察组症状性脑出血率低于对照组, 说明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性较高。

总之,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可以有效缓解神经功能的损伤, 安全性高, 临床效果较好, 可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曲颖. 阿替普酶用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效果评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12):50-51.

[2] 刘晓梅.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13):148-149.

[3] 谢江文, 吕国菊, 俞丽, 等.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量效时效及安全性评估的临床研究.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5, 38(8):572-575.

[4] 李云. 阿替普酶急诊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19):214-215.

[5] 石智珍, 白宇, 赵延欣, 等.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腦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 20(18):4-7.

[6] 熊波, 高建军, 周建飞.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6, 16(65):97-98.

[7] 李安民, 关文标, 郭颖莹, 等.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24):86-87.

[收稿日期:2017-12-27]

猜你喜欢
阿替普酶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rt—PA与尿激酶在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超早期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