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恶梦,能否点醒造车梦?

2018-04-27 09:45许鸿德
汽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威马车厂小鹏

在2018年CES展会上,中国厂商的动向受到全球媒体瞩目,这其中包括BYTON拜腾、小鹏汽车等中国业者。

蔚来、威马、拜腾、小鹏纷放风声

将时间回拨到去年12月问,知名且目前最被看好的国内互联网造车新秀蔚来汽车在北京风风光光举办了ES8车型发布会,但这并不代表ES8已经能在市场上全面铺货交车,因为在现场,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只介绍了车价、车辆性能、科技配置、充电机制……这些方面,至于最明确的一点就是告诉大家可以开始到NIO House蔚来中心甚至APP上交钱订车,正式交车时间点在2018年的某个时间。

之后,2017年12月28日,蔚来汽车在继委托江淮汽车代工生产车辆,与长安汽车携手合作智能控制技术领域之后,又与广汽集团签订战略及新能源汽车合作项目,并且位于北、上、广、杭州、南京的NIO House蔚来中心也纷纷开幕,面向世人。

目前看起来,国内最靠谱的互联网造车,似乎就是蔚来了,对吗?

既然瞄准电动车市场,外界免不了将中国互联网造车团队与目前全球电动车市场领导者Tesla进行比较,而Tesla车厂近期遭遇到的挫折也无一例外发生在中国互联网造车团队身上!

与蔚来发布ES8时间相距不远的,是另一家互联网造车企业威马汽车也于2017年12月11日的品牌发布会上正式推出EX5,创始人沈晖现场宣告2018年北京车展会正式开始接受预定,而且它们是由自家工厂负责生产车辆。嗯!威马看起来也蛮靠谱!

這两家车企,背后金主包括了易车、京东、腾讯、小米、百度……这些钱烧不完的大咖,有他们支持,造车大业肯定不会黄,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再说到晚一个月,也就是在2018年美国CES大展上大放异彩的拜腾与小鹏汽车!

BYTON拜腾汽车是由前任BMW i部门执行长Carsten Breitfeld创立,股东包括中国和谐汽车控股有限公司(Harmony Auto)、Auto Investments、League Automotive Technologies、Legend Capital、中国江苏工业投资基金以及成都集团,其在CES展上发表的概念车宣称比Tesla Model X售价低40%,还拥有生物识别、手势交互、感应进入等科技,其电池续航力最高达520公里,在快充模式下仅需30分钟就可达到80%的蓄电量,未来并计划在南京自有工厂生产,预计于2019年底面向中国市场开卖,2020年进军美国、欧洲市场。

而获得电商集团阿里巴巴投资的小鹏汽车,是除了蔚来、威马之外国内最受关注的造车团队,由何小鹏担任董事长的小鹏汽车刚刚完成新一轮融资,并在2018年CES展上发布他们的首款上市车型——小鹏汽车2.0。与旧款的1.0版本产品相较,全新XpengG3 SUV外观上采用更为动感的鲨鱼式车头设计,发动机舱盖上有着利落折线,而前、后灯导入全LED灯组,同样内在也是满满的智能新科技,该车最快预计在2018年春季于中国市场上市。

哇!每一家互联网造车看起来都很厉害,甚至蔚来汽车已经开始接受预定,威马、拜腾、小鹏预计很快要开始接受预订。但个人认为,对于这种先面向大众开展集资预订再开始生产车辆的互联网造车车企,美其名是专属订制或零库存balabala,但采取同样模式销售的Tesla已经在Model 3上遇到了问题,这也说明,互联网造车在赚到消费者第一桶金之后,恐怕挑战才真正开始……

许鸿德不可不知的“产能恶梦”

在电动车革命的浪潮之下,诞生仅15年就已成为美国价值最高的汽车品牌Tesla可说是最受瞩目的焦点,其市值先后超越Ford、GM及BMW集团,目前仅次于Toyota、Volkswagen、Daimler集团,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品牌。虽然在成立当初备受世人质疑,但Tesla一步步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多年来努力研发更好的电动汽车,只不过Model S、Modelx普通消费者依然无力负担。是故,2017年问世的Model 3车型意味着Tesla的电动车开始面向主流市场——Model 3一次充电续航里程346公里,从静止加速到时速96.5公里只要不到6秒钟,而不包含补贴的价格35000美元更是瞄准普通消费客群,因此我们看到,Tesla早在2016年3月开启Model 3的预购,仅24小时就接到11.5万张订单(目前等待交车的订单超过13万)。

在Tesla工程团队的努力之下,Model 3于2017年7月开始正式量产,但出乎意料的是,Tesla执行长Elon Musk寄望最大的Model 3却引爆了这家年轻车厂最大的生产危机!为了满足大量等待交车的客户,该厂过去12个月烧掉了30亿美元扩充产能,但即便如此,2017年第三季Tesla仍只生产了260辆Model 3(第四季整季产量不到3000辆),远低于Elon Musk之前预计的“至2017年9月生产超过1600辆车”目标。

目前问题已经被证实出在1号超级工厂Gigafactory的电池模块装配线,在这里电池被组装为模块,每四个模块装入一个铝制箱体,从而形成Model 3使用的电池模块。但由于该模块设计的复杂性及自动生产不易,导致这条生产线的生产时间比预期大幅增加,一些电池模块甚至必须通过手工才能完成。

为了满足大量等待交车的客户,Tesla过去12个月烧掉了30亿美元扩充产能,但即便如此,2017年第三季Tesla车厂仍只生产了260辆Model 3,远低于Elon Musk的期望。

2017年中,Elon Musk还曾公开表示外界不应该担心Tesla车厂于2018年底实现每周生产1万辆Model 3车型(年产50万辆)的计划,但由于目前产量还卡在每周1000辆(年产5万辆)的水平,外界对Tesla的承诺几乎已经感到麻木,虽然该厂上季营收年增44%达到33亿美元(将部份车主的Model 3订车款计为营收)优于分析师预期,但单季亏损扩大至6.8亿美元,致使2017年全年亏损超过14亿美元。

但在外界的质疑声中,目前帐上仅有30亿美元左右的Tesla依然坚持于2017年11月17日在加州霍桑市召开新品发表会,Elon Musk亲自介绍了TeslaSemi自动驾驶电动重型卡车以及小型载货卡车,并且最后出现的全新版本Roadster超跑更是燃爆全场!但这三款新车究竟何时才能量产?目前恐怕没人敢打包票……

截至2017年底,Tesla的最高年产能仍未突破15万辆,这充分显示电动车领头羊相比于传统车厂面临着产能及大量造车劣势。回看国内互联网造车,其实蔚来汽车目前也面临投产需要100亿元人民币的现实问题,并且也风传他们打算在上海建设自家工厂,“蔚来与江淮怎么了”的问题更加引人关注,甚至李斌都坦言:“造车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没有200亿元的资金准备最好别进来。”

消费者体验与售后体系,考虑了吗?

有人粗略计算说,一辆车的制造成本往往只占售价的40-60%,其它部份跑那去了?别忘了车厂要花大钱请设计师开发产品,要请明星宣传,更大的一笔支出是要建立为消费者提供售后服务的网络。

而截至目前为止,Tesla在中国提供的维修保养服务还有不少范围采用委外模式经营,至于蔚来、威马、拜腾、小鹏在这方面更是尚未明确,让人担心这些互联網造车企业就算交得了车,日后是否有能力为大量消费者提供满意的售后服务。

希望Tesla遇到的问题,能够成为国内互联网造车企业的预防针,因为造车真的没那么简单!

截至2017年底、Tesla的最高年产能仍未突破15万辆,显示其相比于传统汽车厂商(如VolvoPolestar等厂商)竞争时,面临着产能及大量造车劣势。

猜你喜欢
威马车厂小鹏
威马冲刺
2022 小鹏汽车危机四伏
小鹏P5
威马M7
小鹏P7
威马汽车:将推出520公里续航版本威马EX5
国六,众生相
别忘了这位身陷囹圄的大佬 传奇经理人卡洛斯戈恩被捕背后的法日政治角力战
小鹏汽车与蔚来NIO Power达成充电合作
心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