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教学语言 提高教学质量

2018-04-28 01:41刘文娟
新课程·小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抒情普通话语言表达

刘文娟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基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对小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关乎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更关乎小学生自我“语文”语言的形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当使用教学语言,让学生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充分地理解作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明确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

要改进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必须首先明确其特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规范性和科学性。所谓规范性就是教师在语音、词汇、句子等方面的正确表述,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及规定。比如要讲普通话,语文教师普通话要过二甲,在课堂上尽量不要使用方言,要做到吐字清晰、流畅、洪亮,倡导孩子文明用语等等,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语言环境。所谓的科学性就是要符合语法、符合语言的习惯、符合汉字的书写习惯和章法。

(二)可接受性。可接受性就是老師的语言表达要符合孩子的学习、年龄和知识结构特点,避免用孩子听不懂的语言和词汇,要用现代的标准白话文,尽量少用艰涩的文言文。对于一些难懂的句子和词汇,老师要尽量用一些比喻性的解释,这样孩子就更容易了解。为了更好地让孩子接受,老师有必要研究学生语言,与学生打成一片。

(三)趣味性。有趣味性才有吸引力,有吸引力才能提高学习力。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幽默、提高课堂的乐趣,使学生喜欢上课。如果语言平平,像念经一样的授课,哪怕讲得再丰富,学生也听不进去。现在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课堂失去趣味性。

(四)艺术性和情感性。语文课文都是集中了作者情感的文章,因此教师在讲授课程的时候,也要有感情,要声情并茂地把文章的感情讲出来,并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切实体会文章的意蕴。艺术性就是文章的美。特别是诗歌和散文,文章中含有情景交融、移情于景的情况特别多。

二、找准语文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语言语调平淡,缺乏节奏感。部分老师在讲课文的时候,从开始上课到下课,就是一个声调、一个语气,这样的授课只会让学生呼呼睡大觉。教师要把每一堂语文课都当作艺术和表演,上课就是演员登上舞台,要演得精彩纷呈,这样学生才喜欢,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语言口语重复严重。在教学中不是不能使用口语,而是不能普遍地使用口语,能用书面语的尽量用书面语。有的教师在地方上教学,反正用口语地方上也能听得懂,所以讲课不注重自己的语言表达,基本上都是用口语、用方言,这样长期下去造成孩子书面语匮乏,不能讲普通话。

(三)导入语言随意性较大。课程的导入是在充分研究课文基础上的导入,不能随便导入,或者为了导入而导入。尽管语文的授课随意性较大,但是也并不是无章可循。因此,教师在导入的时候,一定要切题,一定要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凝聚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有的老师整堂课都在导入,甚至忘了主要讲什么了,最后就下课了。

(四)抒情语言缺少情感。抒情语言就是要求老师要讲得有情感,该抒情的时候要抒情,该评述的时候要评述,做到语言适中。特别是在抒情散文的教学课程中,老师一定要体会作者的原意,使自己融入文章中,这样才能把握住整个文章的意思。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没有感情就没有吸引力,就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

三、改进语文教学语言的方法

要改进小学语文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小学语文教师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表达训练。一是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自觉学习汉字的语音、普通话、句子及相关的语法,主动克服发音不准、不讲普通话的现象。加强相关知识理论的学习,提高理论知识水平。二是要积极参加各种语言类活动,比如演讲比赛、绕口令比赛、辩论会等,充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加语言表达的自信心和逻辑能力。三是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中要刻意锻炼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高标准要求自己。多看看新闻联播等语言节目,学习他们的标准发音。

(二)课堂教学语言在表达上要准确和生动。准确是课堂教学语言的最基本要求,它首先要求教师在表达上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要准确,再者要求语言的表达要规范,不能使用不恰当词语和带有语病的句子。教师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明确的意识,规范自己的语言,减少语言错误的产生。一是关注课堂,关注需要,善于思考。比如将知识改成故事或者绕口令。运用联想和有趣的故事讲一些易错的字甚至字的含义表达,加深学生的理解。二是善于积累。课堂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离不开教师丰富的语言积累,积累的词语和句子多了,语言表达自然就会准确生动不少。

(三)导入语言要做到具有趣味性。课程的导入,并不是随便的导入,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有共鸣。与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充分理解原文,以自己的语言方式联系实际、联系生活,最后导入课程,顺理成章,没有突兀感。二是要准确无误。尽量避免出现错误,如果老师出现了错误,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大,就会使老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大打折扣。最后讲课要有趣味性,这也是对讲课的最高要求,没有趣味就是死水一潭。

(四)教师的抒情语言要完成师生的情感互动。抒情语言,并不是简单阅读文章,这里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互动,带动学生学习,关爱学生学习。只有从内心里关心学生,教师的言语里才有关爱。个别教师语言冷漠,除了讲课,什么也不与学生互动,对学生存在的困难视而不见。这样的教学就缺乏感情,教学就没有抒情语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冷暖,关心学生的成长,用一种关爱的口气来对待学生,别动不动就讽刺、挖苦等,这样只会让师生关系越来越差,越来越冷漠,不利于老师抒情语言的应用。

誗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抒情普通话语言表达
春 日
会抒情的灰绿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简论抒情体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17
『双阳』抒情十八大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