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2018-04-29 00:44王淦生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金箍白杨树倒影

王淦生

在不少人眼中,议论文的“出身”决定了它必须靠说理立足文林,这也就注定了它常常难以兼顾严谨与趣味、抽象与形象、深刻与生动。其实,优秀的议论文并不排斥形象性,古今中外众多的论述性文体不仅具有思辨性,而且富于形象性和趣味性。远的如诸子百家的散文,很多以形象的譬喻见长,文中一则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篇幅虽小,却理趣盎然,意味隽永;近的如鲁迅杂文,更是形象与思想相得益彰,成为文艺性议论文。读这样的文章,既提高了读者的思想认识,又陶冶了情操,何枯燥之有?

其实,在很多优秀作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比喻论证的方法的例子并不少见。下面谈谈如何在议论文中运用比喻,力求使议论文摆脱拘谨,使其深刻与生动兼具、思想与文采齐飞。

一、用比喻的手法拟题,让作文文题鲜活生动,夺人眼球,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常言道:题好文一半。文题如人的双眼,最能传情传神,摄人心魄。用比喻的手法拟题可以使你的文题既生动形象,又含蓄蕴藉,给人以无限的想象。

如2017年山东卷满分作文《彻夜亮一盏“文化”的灯》,考生便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拟题。考生将“文化”喻之为“灯”,既凸顯了“文化”的重要意义,又赞美了书店工作人员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一石二鸟之效。再如2017年上海卷满分作文《摸着预测的石头,涉过生活的激流》,标题将“预测”喻为“摸着石头”,将“实践”喻为“涉过激流”,两个比喻相互照应,彰显出“预测”对于实际工作的巨大意义,形象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其实,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常常非一言可以道尽,所以,用比喻的手法拟题,往往可以起到言简意深、蕴蓄无限的效果。

二、用比喻的手法开头,让你的作文开头秀美,由入情而入理,由形象而抽象

考场作文的开头,应做到两点:一是富有美感,古人认为开头应如“凤头”,必须亮丽出彩,吸引读者;二是入题要快,因为一般的阅卷老师都希望尽快知道你作文的主题,以便判定你的立意的高下优劣。

如2017年江苏卷满分作文《车头车头是关键》的开头一段是这样的:“民间有句夸奖领导的谚语: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句话也许过于夸大了车头的作用,但细加琢磨,此言还是颇有道理的。本人当然不是呼唤‘明君与‘清官,而是承认此为真理——至少是局部真理:领导与车头,同样很重要。”在这段话中,考生借一句民间谚语,形象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这样的开头,文采斐然,引人入胜,又巧妙地将文章主旨蕴含于比喻当中,先入情再入理,深入浅出。

三、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让论证更富有理趣,做到既形象生动,又深刻蕴蓄

这其中的另一些人,他们寻找的,是自己的‘根。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们的文化,便是从这样的一个‘根伸展出的繁茂壮丽的无数枝叶。而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躯体生于父母,他的思想源于自然的伟大和祖先的智慧——这些‘根,在他生命开始的地方。他们寻找记忆中的故乡,寻的是这思想的源头,寻的是自己的‘根,有些人与他的父母、长辈不生长在一个地方,他其实有两个故乡。这两个地方思想、文化的共同引导,才成就他这样一个完整的人!

这是2017年全国卷Ⅱ满分作文《所谓“故乡”》中的一段比喻论证。考生将一个人生命、文化的源头——故乡,比喻为“根”,一个人的寻根之举其实正是对他的生命、文化的源头的探究和追溯。这样的比喻论证使原本抽象乏味的论证过程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语言也更富内涵,更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用比喻的手法收尾,让文章结尾言简义丰,含蓄隽永,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人生如书,需逐级而读,终级境界仍需以心体之,以心察之。”这是2017年浙江卷满分作文《人生如书,逐级而读》的结尾。考生将“人生”喻之为“书”,以生动的比喻呼吁人们要用心体察人生这本厚厚的大书,进而参透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达到一种人生的“终极境界”。其言简意赅,收束有力。这一比喻性的结尾要比用直白的议论性语言表达给人更多的美感、更多的遐想和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精美语段赏析】

一、借生活经验喻理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鲁迅《拿来主义》

借鉴

在这两段文字中,“一所大宅子”比喻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分别喻指文化遗产中的各种精华与糟粕,“吃掉”“送到药房”“毁掉”“请她们各自走散”比喻对待传统文化中精品与糟粕应持的不同态度。运用精妙的比喻,避免枯燥的说教,将“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的议题阐述得形象透彻,饶有趣味。

二、借自然现象喻理

假想有一个湖,湖里当然有水,湖岸上有一排白杨树,这一排白杨树当然是实体的世界,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觉到它树干的凹凸的质地——这就是我们平常理性的现实的世界。但事实上还有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不称它为“实”,甚至不注意到它的存在。水边的白杨树,不可能没有倒影,只要白杨树长在水边就有倒影。而这个倒影,你摸不到它的树干,而且它那么虚幻无常:风吹起的时候,或者今天有云,下小雨,或者满月的月光浮动,或者水波如镜面,而使得白杨树的倒影永远以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深浅,不同的质感出现,它是破碎的,它是回旋的,它是若有若无的。但是你说,到底岸上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还是水里的白杨树,才是唯一的现实?然而在生活里,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里头,就是岸上的白杨树那个层面,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的层面,而往往忽略了水里头那个“空”的,那个随时千变万化的,那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倒影的层面。

——龙应台《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史哲》

借鉴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对白杨和白杨在湖中的倒影这一自然现象的描述告诉读者:除了岸上的白杨树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世界真实存在着,就是湖水里白杨的倒影;我们的生活和文学之间的关系其实就像白杨和它在湖中的倒影一样,岸上的白杨是一个实体的、理性的世界,湖中的倒影则是一个艺术的、心灵的世界。如此比喻,深入浅出,堪称绝妙!

三、借名著情节喻理

孙悟空遇到唐僧,投身西天取经的事业,这是偶然的事情吗?不完全是。小说有一个寓意性的写法——“金箍儿”。金箍儿是有形的东西,但却有无形的含义。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儿是怎么戴上的?是他自己戴上的。他看到藏着金箍儿的花帽子漂亮,就自己给自己戴上了。这说明孙悟空是心甘情愿地接受社会规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金箍儿”有一个很雅的名字,叫“定心真言”。只有把孙悟空的心“定”住,他才能真正地长大成人。

于是,西天取经,是孙悟空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过程,更是他收心敛性的过程。西天取经赋予孙悟空的任务,就是保护唐僧一步一步走到西天去,跋山涉水,不能偷懒。这是一种人生的命题,人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西天取经的八十一难,并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那些周而复始、形形色色的险阻与妖魔,都不过是孙悟空修心过程中所遇障碍的象征。

——郭英德《成人不自在》

借鉴

这两段话中,“金箍儿”比喻社会规范,“西天取经”比喻人修心敛性的过程。这两个譬喻,正是为了证明一个人要想“成人”,就必须自觉接受社会规范的制约——也就是给自己戴上“金箍儿”,还必须有一个“收心敛性”的过程。何为“社会规范”?如何“收心敛性”?用议论性文字表达会颇费口舌,而以形象的比喻阐述,却生动、浅显、易懂。

猜你喜欢
金箍白杨树倒影
听故事
倒影
白杨树染绿了夏天
倒影之美
会唱歌的树
校园里的白杨树
“金箍捧”与“中子星”
找倒影
学会紧箍咒
鬼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