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2018-04-30 05:05李永丰广东省地质局第十地质大队广东中山528427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水道中山市

李永丰广东省地质局第十地质大队 广东 中山 528427

正文:

前言:中山市肩负着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大使命,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等因素,环境地质问题将更加突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成为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环境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人们安居乐业的突出问题。而为了贯彻“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则急需开展对于中山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的研究,下文中对此方面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说明。

1.中山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研究意义分析

中山市属地质灾害多发区,根据《中山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截止2017年底,全市在册地质灾害点共77处,全市发生的地质灾害共造成700余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77处地质灾害点共威胁820人和近8617万元财产安全。地质灾害点主要分布于山坡坡脚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段,多为削坡建房与修路形成的边坡。根据多年统计分析,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强降雨密切相关,在时间上,约85%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在4~9月份。另外,中山市在“十三五”期间,提出了2017年中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入珠三角发展第二梯队,迈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目标。与此同时,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则对中山城市发展提出了“四个定位”,即建设“世界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珠江西岸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科技创新研发中心、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城镇建设、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坡地开发利用、旧城改造及大规模的工业建设等工程活动不断向山坡地带转移,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加剧,人为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大;低等级公路沿线,特别是通村公路遗留边坡地质灾害隐患较多;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推进,三角洲平原和滩涂地带的开发利用力度不断加大,建设规模不断发展,软土地基引发的地面沉降的范围和程度亦不断增大。所以开展中山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研究对于全面提升中山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幸福中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总而言之,中山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的研究对于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管理,合理利用地质资源,地质灾害防治,包括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工程和应急体系建设,重大工程选址政府决策,或者建设用地适宜性审批,为建设单位提出防灾建议和合理的治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地质环境条件分析

2.1 地形地貌基本情况分析

中山市地壳活动频繁,大地构造体系属于华南褶皱系的粤中坳陷西南缘。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地貌层状结构明显,地貌由低山、丘陵、台地和珠江口的海冲积平原、海滩组成,类型丰富多样,其中低山、丘陵、台地占全境面积的24%,平原和滩涂占全境面积的68%,河涌水道占8%。海域面积176km2,海岸线长26km。根据地貌的平面分布及形成特点,全市地貌大致可以分成中部五桂山—白水林低山丘陵台地区和北部平原区、南西部平原区、南部平原区、东部滩涂区五个区。中山地形是在华南褶皱系的基础上,经过漫长的气候变化和风雨侵蚀,形成了现在以海冲积平原为主,低山丘陵台地错落其间的水乡地形地貌。以上即为对中山市地貌类型的基本分析,接下来在对其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进行说明。其基本特征包括三点,第一,其丘陵台地地貌形态明显呈北东、北西走向,受地质构造控制,由于受北东、北西向地质构造影响,山体和山脊呈北东—南西走向,“∨”形谷则多沿北西-南东方向发育。同时,中山境内的入海水道,也多沿北西—南东方向展布,如洪奇沥水道、鸡鸦水道和小榄水道等。第二,其层状结构明显。从垂直方向上看,中山市地貌单元从高到低大致可分为5个层次,分别为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和滩涂等,中部为低山、丘陵、台地,地势高亢,四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第三,其地面坡度和缓,除中部低山、丘陵、台地外,四周的平原和滩涂地势较平坦,地形起伏坡度小(见图1)。

2.2 气象水文情况分析

首先,就其气象情况进行分析,中山市地处低纬度区,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太阳辐射能量丰富。根据1996~2016年降水量统计资料,年总辐射量以7月最多,达51141.3J/cm2;2月最少,仅23285.7J/cm2。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72.4h,日照最少年份是1997年的1461h,日照最多年份是2011年的2034.2h;日照月平均最大的月份是7月221.5h,占全年的12.5%;日照月平均最小的月份是3月份79.9h,占全年的4.5%;1996~2016年日平均日照4.86h,日照最长的一天出现在2007年7月23日为12.7h。1996~2016年年平均气温23.0℃,月平均气温最高月份为7月份29.1℃,最低月份为1月份14.5℃。单日最高气温出现在2005年7月18、19日,为38.7℃;单日最低气温出现在2016年1月24日,为1.9℃。中山市濒临南海,夏季风带来大量水汽,成为降水的主要来源,影响全市的灾害性天气有热带气旋(台风)、暴雨、低温、霜冻、低温阴雨、干旱和雷暴等。其次,就其水文情况进行分析,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网河区下游,磨刀门、横门、洪奇沥三大口门经中山市境内出海。北东部是北江水系的洪奇沥水道,流经中山市境长度28km,北部是东海水道,流经长度7km,下分支鸡鸦水道(全长33km)和小榄水道(全长31km),后又汇合成横门水道(全长12km),西部为西江干流,流经中山市长59km,在磨刀门出海,还有桂洲水道、黄圃水道、黄沙沥等互相横贯沟通,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河网地带,围内共有主干河道、河涌支流及排水(洪)渠道等298条,以冲口门为顶点呈放射状的扇形分布,互相连通,总长超过1000km。并且每年汛期(4~10月),西、北江洪水有66.84%经中山市渲泄,威胁该市北部堤围的安全。历史最高洪水位5.34m(莺哥咀水位站),出现于1994年6月20日,相当于200年一遇水位。中山市的出海河流主要是渲泄上、中游洪水。每逢台风袭击又遇上大潮时,形成台风暴潮,对中山市东部和南部堤围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3.中山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分析

3.1 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及其特征分析

中山市地处珠江下游,地形以平原为主,五桂山、竹嵩岭等山脉突屹于市中南部,地势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地形地貌和地质环境条件决定了中山市的地质灾害类型以崩塌、滑坡和地面沉降,除以上三种地质灾害以外,还有部分地质灾害隐患-不稳定斜坡,不稳定斜坡主要由工民建活动开挖形成的人工边坡,其数量较多,是指目前正处于或将来可能处于变形阶段,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崩塌或滑坡的斜坡,是一种潜在地质灾害。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平原地区,淤泥类软土发育,厚度一般较大,欠固结,因此地面沉降属区域性地面沉降。并且中山市既有突发性地质灾害,也有蠕变型地质灾害。其中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和滑坡,蠕变型地质灾害为地面沉降。还有部分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不稳定斜坡。根据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结果,遥感解译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80处,其中遥感解译崩塌48处,遥感解译滑坡30处,遥感解译不稳定斜坡2处;野外调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共324处,其中崩塌118处,滑坡33处,地面沉降62处,不稳定斜坡111处。因此,中山市的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中山市中部山区的山体坡脚地带,平原地区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地面沉降(见图2)。

图2 中山市地质灾害分布及易发程度分区图

3.2 地质灾害空间及时间分布特征

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研究区中部山区的山体坡脚地带,平原地区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地面沉降。通过遥感解译及本次调查,研究区现有地质灾害点404处,其中崩塌166处,滑坡63处,地面沉降62处,不稳定斜坡113处。

中山市内地质灾害的分布受时空影响明显,年内、年际分布明显不均,在行政区域上也具有一定差异性。对其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时,首先,按镇区统计可以发现全市24个镇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发育,这说明中山市地质灾害具有群发性。其中,火炬开发区、五桂山办事处、神湾镇、三乡镇、坦洲镇、南朗镇及板芙镇地质灾害较为发育,受地质灾害威胁较严重,地质灾害点个数较多,最多的为火炬开发区240处,说明区内地质灾害具有集中性和不均匀性。其次,按自然地理统计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中山市水平向的地质灾害主要沿着山体坡脚走向一带分布,且呈线性密集状分布;在竖向上地质灾害一般在山体坡麓至山脚地带比较发育,而山体坡麓至山顶区域基本上不发育;平原区发育地面沉降。

接下来再对其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根据本次对中山市1∶5万一般调查区调查的60处崩塌和28处滑坡发生的时间进行统计(见图3),调查表明,共有72处地质灾害发生在4~9月,说明中山市地质灾害具有群发性和同期性,一般集中在4~9月,可见中山市地质灾害在年内明显分布不均,且多分布于雨季。另外,中山市内地质灾害在年际分布也具有不均性,近几年地质灾害的发生总体上有较大差异。

图3 各月份地质灾害统计图

4.结语:

希望可以通过查明中山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分布现状,分析研究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协助国土局完善中山市气象地质灾害预警模型,为中山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建设、城市地质灾害风险区划提供地质技术支撑,为政府制定城乡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规划、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损失提供地质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水道中山市
新西兰Taranaki盆地第四系深水水道迁移规律与沉积模式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山市鹰飞电器有限公司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奇怪的封闭水道
凿通运河,江南水道相钩连
贵州省典型喀斯特地区地表水系结构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