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实力培养探析

2018-05-01 20:48张宇鹏孙雅静季云彤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培养路径影响因素

张宇鹏 孙雅静 季云彤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了大学生创业实力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大学生创业实力的培养路径。认为,高校培养学生创业实力最大的入手点是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更多的资助以及更有价值的资讯。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创业实力;影响因素;培养路径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日趋大众化,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面临着找工作的难题,现在的现实情况是岗位需求少,而需要岗位的人多。显然,继续保持着一贯的传统就业观念已经无法适应当代的社会需求了。时代的变革要求我们在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时采用创新的方法,而这里的“创新”包含了两层含义。其一是拓宽就业思路,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其二是在培养学生创业实力的过程中采用新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即利用网络平台培养大学生创业实力。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市场上的岗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种“狼多肉少”的现象使得部分人们产生“毕业等于失业”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学生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选择了继续攻读硕士;另有一部分学生则开始了各种投简历、笔试、面试等找工作的漫漫长征路,尽管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能找到满意工作的学生仍然很少。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创新创业意识。想要改变这种就业现状,就一定要先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思路。

李克强曾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希望全国人民都能走上创新创业的道路。[1]其实在此之前,政府部门已经为提高大学生创业率采取了诸多措施。上至国家和各级政府,下至学校和部分企业,都相继给予大学生提供资金、资讯、平台以及创业指导。国家不仅对大学生创业降低了起步门槛,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帮助大学生进行创业。如,教育部在2010年5月发布的《关于大力推進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强调为了加强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便是鼓励学生自主创业。[2]由此可见,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进行自主创业既是个体适应时代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个体的创业实力在创业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想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率,加大对大学生创业实力的培养力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

二、大学生创业实力的影响因素

关于影响创业实力的因素一直是创业领域中的焦点问题,由于众多的研究者们对于创业实力的概念界定并不完全一致,不同的理解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素。故此,在研究该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其概念进行界定,为了方便读者对本文的理解,并基于本文所研究的主要群体——本科大学生,对创业实力做出如下界定:创业实力是指学生未来想要创业的欲望和实现创业欲望所必备的能力,即创业意向和创新能力。一个学生创业实力越强,其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创业实力强的学生越多,对提高我国就业形势就越有帮助。

钱永红将影响创业意向的因素分为个体特质水平和个体资源水平两个层次,以及成就动机、风险承担、自主性、创业回馈、资源获得和未来就业六个维度。[3]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再结合钱永红的结论,基于本文的研究主题,提出了大学生创业实力影响因素模型。(见图1)

该模型的理论假设为:第一,大学生的自身因素(内因)、社会因素(外因)以及创业认知可以直接影响创业实力。第二,大学生的自身因素(内因)和社会因素(外因)可以通过直接影响创业认知而间接影响创业实力。第三,影响大学生创业实力的自身因素(内因)包括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和学生个人的潜能。第四,影响大学生创业实力的社会因素(外因)包括社会(学校)可提供的资金、资讯、机会、平台等资源,个体的社会基础、社会地位以及社会的创业环境、创业趋势。

随着传统就业观念的改变,对大学生创业实力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培养学生创业实力属于创业教育中的一部分,在当前创新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创业教育已经逐渐融入到各大高校中,并成为各大高校极力紧抓的工作重点之一。通过上文对创业实力影响因素的探讨,不难发现,学校培养学生创业实力最大的入手点是为学生提供更广的平台、更多的资助以及更有价值的资讯。我们认为,传统的创业意向、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中存在方法陈旧、枯燥乏味、缺少吸引力、效果微弱等缺点,这就需要我们去旧革新,与时俱进,采用新的技术手段。

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创业实力的培养,要求该网络平台至少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资源共享。学生需要能够在网站中快速准确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就要求该网络平台具有文件和视频的上传下载功能,不仅要保证平台中资源类别广泛、资源内容丰富、资源更新及时,还要将网站中的各类资讯按模块进行分类归整,方便学生寻找。

二是模拟情景。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一味的讲述知识,传授经验,未必能有明显的作用和效果。“模拟情景”功能在这里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它可以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环境之中,切身体验事件真实的流程、操作。此外,网络平台一定要提供允许第三方软件接入的端口,这样可以扩大该功能的使用范围。

三是分组交互。网络平台需要具有分组建群的功能,类似于微信群和QQ群,在网站中或是手机APP端开设一个沟通的平台,让创业能力相似的学生们之间能随时随地交流,拓宽思路,分享创意,还可以不定期的安排专家在群中与各位学生进行互动。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EB/OL]http://www.gov.cn/guowuyuan/2016-03/05/content_5049372.htm.

[2] 教育部. 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2010-05-04].[2011-05-11].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672/201105/xxgk_120174.html.

[3] 叶映华.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 教育研究,2009(04)73-77.

[4] 钱永红. 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作者简介】

张宇鹏(1983.11-)男,汉族,河北高碑店人,硕士研究生,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学生创新创业、思想政治教育.

孙雅静(1993.9-)女,汉族,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季云彤(1995.2-)女,汉族,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生创业培养路径影响因素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互联网+”促进大学生创业途径的思考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