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冲突视角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路径分析

2018-05-01 20:48杜涛常芳陈永红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

杜涛 常芳 陈永红

【摘 要】 本文以多元文化冲突为理论切入点,通过分析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碎片化信息传播、物质主义及自由主义等因素,进而探索从国家层面、网络环境层面及高校教育三维视角的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多元文化冲突;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路径

价值观是人们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事物的价值的根本看法,是关于如何区分好与坏、善与恶、符合意愿与违背意愿的总体观念,是关于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基本原则。[1]大学生是社会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一类群体,这类群体将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整个社会的发展稳定。在当今文化多元与思想交汇融合的社会里,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冲击,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潮流的影响。因此,从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危机和多元文化冲突的视角切入,结合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和教育环境,建构大学生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网络环境层面和高校层面的培育路径,以期加强价值观培育的实践性教育,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

一、多元文化冲突与价值观影响因素

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实践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2]文化冲突是指在文化传播与文化传递过程中,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规范文化的接触、碰撞而产生的文化对抗现象。[3]进而在信息发达、个人沟通无限可能的现实中,文化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4]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大学生接触社会主要是借助网络和自媒体,很多出于利益的炒作很容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片面、消极的影响。因此,在多元文化冲突的影响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碎片化的信息传播

在过去仅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手段有限的时候,以传统主流媒体传播为主要方式的主流文化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人们的思想受传统主流文化的影响较大;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已经进入了电子时代,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新媒体的便利性为受众获取信息提供了便捷,电子传播媒介分割了传统的文化市场,并占据了大量份额,因此,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媒介的载体不同、传播者的立场和出发点不尽相同,导致信息的传播多元化、碎片化,更有甚者,为了抢占市场占有率,不惜挖掘各种新闻、各种信息,导致信息传播的扭曲化、非主流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也日趋多元,尤其是当下的互联网信息时代,大学生人人都可通过自己的智能手机、互联网来获取信息;然而大学生正处于成长中思想发展成熟最重要的时期,价值观不够成熟,因此在接收多元文化的时候只注重表层化,却不注重挖掘其实质,不能全方位地看待问題。就像当下许多大学生都向往外国的直接民主制度,而忽视我国的民主制度,他们往往只能通过互联网、媒体等方式看到别国美好的一面却无法发现其消极的一面。

2、物质主义的增强

在历史巨轮前进的过程中,大学生逐渐担负起社会价值体系塑造与变革的重要角色。改革开放之前,大学生的思想相对而言比较单一,注重集体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价值评价客体上,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度注重英模人物,实用价值观念明显增强;在价值追求上,物质观念、享受心理较从前明显突出,在就业时,他们大部分往往愿意选择大都市、环境好、待遇高的工作,不愿到基层和条件相对艰苦的地方工作。总之,都以拥有物质财富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将金钱与地位作为奋斗目标。这一系列思维观念的转变,说到底都是价值观的转变。如物质主义、实用主义、个人主义等等,给他们的思想、心理带来矛盾、冲突和困惑,使他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复杂、多元的趋势,如金钱至上、物质享受和利己主义等。[5]

2、自由主义思潮

卢梭强调“人生而平等自由”,人人都渴望自由,更何况在当今这样一个生产资料高度发达的一个社会,人人都渴望享有自己的权利去获取更多的利益。利益是一种最基本的价值,是人类生活中的第一种价值形式,自由主义思潮与其它价值观的影响不同,自由主义思潮很容易对青少年群体产生影响,而青少年自身又是社会中思想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一旦接受并认同这种思想,将传播地非常快,而且青少年将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他们一旦形成这种价值观,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将是致命性的。经济和物质上的要求,可以很容易得到满足,但是思想意识方面一旦出现很大的问题,就将会带来一系列的危机。以前苏联为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苏联的核心价值观逐渐呈现“空心化”,西方自由价值观的侵入瓦解了苏联的核心价值观,这是苏联解体的很重要的一个外因。当时美苏冷战期间,西方价值观入侵苏联,许多青年大学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导致苏联国内文化多元冲突,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使苏联失去了执政的思想基础,最终解体。这从侧面反映了社会价值观对国家政权的强大反作用。[6]而我国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与世界的接触逐渐加深,尤其在文化上的交流,影视、服装、饮食等,这些都对我国社会文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再加上当下互联网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信息和文化获取的渠道更加便捷,因此各种文化相互碰撞,我国逐渐出现多元文化并存的现象。

二、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路径分析

综上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出现了许多问题,且有很多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价值观的危机一旦形成,将对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乃至使民族的命运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需要探索出一条新的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路径,从国家、社会、高校、个人,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新的价值观培养体系和教育模式,塑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主流价值观培育路径。

1、国家层面的重视——根本要求

任何国家、民族和社会都应该注重自己的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观的重要性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国家层面需要重视价值观教育,尤其是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具有核心价值观,文化才会呈现出繁荣,精神文明也会高度发展。我国现在也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倡导,这固然是好的。但是,国家层面进行重视时还要注意其它的问题,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要注重协调性。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协调,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协调,都很重要。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大学生思想活跃,极具创造力,要尊重他们合理的价值取向,为他们个人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提供合理的空间。例如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工作岗位的日趋饱和,政府就提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从而促进大学生毕业后的发展,这也是尊重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为他们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处理好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同样也很重要。当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一样,国家每年会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举行“学雷锋”活动月等,树立榜样模范,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国家还积极倡导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鼓励人们培育好的家风,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等。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层面应当着重建设既依托传统又富现代气息,同时展现中华民族独特风貌的核心价值观。做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步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2、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主要阵地

“网络文化”在当下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尤其是在大学里,大学生受教育程度高,信息及知识敏锐度强,更易受网络文化的影响。“网络文化”的发展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如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大学生就业等,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利的方面,主要表现为四个层面:首先是意识形态观念的西化,其次是便捷的网络交流导致人情关系的冷漠,第三是网络游戏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最后是网络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化”的发展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旧体制下的文化事业产业不适应现状的弊端也日益明显;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给网络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有很多。引导树立正确的主流价值观,既要有正面的宣传、教育等软性手段,同时也离不开法律、法规等硬性手段。信息化时代网络媒体不断兴起并蓬勃发展,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应当提高网络管理的法制化水平。同时,还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民主法治教育,引导他们在通过网络参与公共事务时,更加辩证科学、合理合法化地看待问题。

3、高校教育的模式创新——重要途径

高校是培育青年大学生的重要场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而高校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是塑造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第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有针对性地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制定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坚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第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7]因此,在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的时候,应该始终坚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从而培养出积极健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新人,为社会的发展培养新生力量,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三,用爱国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大学生。当下许多大学生价值观的转变是由于受到西方价值的影响,由于对西方先进文化的接触,许多人对西方文化充满热情却对本民族的文化没有兴趣。因此,高校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善于运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第四,注重实践,不尚空谈。任何理论的发展都离不开实践,尤其是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单纯的理论容易枯燥化,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所以,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培育的时候,应当多注重实践教学,增强与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将理论结合实践,如通过一些集体活动增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感、通过参观一些历史文化遗迹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这样才能使理论深入人心,對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切实达到价值观教育的实效。第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身作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应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尤其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是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责任重大。因此,高校教育必须要坚持学生主体思想、坚持教师以身作则、与时俱进的根本原则,才能做好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工作。

三、结语

新时代的背景下,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在自媒体、网络高度发展的今天,碎片化的信息传播、物质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产生了一定的片面和消极影响。因此,本研究以现今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难点和复杂性为出发点,初步建构出从国家层面、网络环境层面及高校教育三维视角的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路径。值得说明的是,本研究属于探索性研究,初步进行了理论性建构,在后续的研究中引入实证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多元文化冲突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影响程度。

【参考文献】

[1] 杨耕. 价值、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16-22.

[2][3] 靳书刚.论多元文化冲突下理想信念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J]. 改革与开放, 2011(20)160+162.

[4]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5] 刘富恩,薛建明. 试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价值观树立[J]. 安徽文学, 2009(06)294.

[6] 黄凯锋.价值观研究:国际视野与地方探索[M].学林出版社, 2013.

[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 2012.

【作者简介】

杜 涛(1988.11-)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
校本文化资源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律素养及培育路径调查研究
医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有效培养路径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素质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创业项目商业化运营的培育路径
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文化的作用及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