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电网”的高职电力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2018-05-01 20:48刘鑫尚徐浩铭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电力智能电网人才培养

刘鑫尚 徐浩铭

【摘 要】 由于国家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高职电力专业的现行培养方案不能再满足电力行业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智能电网”发展现状和行业前景,对“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面对电力产业的变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注重加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了解和技能应用,建立良好的工作素养,技能素质、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等全面发展;针对智能电网下的电力专业的特点,其课程设置应该积极优化整合传统相关课程。

【关键词】 智能电网;电力;人才培养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电网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要求。为了能够使得电网不再制约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新时代下的电网电能必须要具备高可靠性、高效率等基本要素。因此欧美国家提出了智能电网的概念。智能电网通过自身所具备的较强自愈功能、很好的抗干扰性能、强大的兼容性能等特性,[1]逐渐受到国内外电力行业的青昧。

随着国家电网智能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高职院校,要紧随时代的发展,及时改革电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能保证输出的人才与电力企业的实时对接。

一、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

自2006年美国IBM公司提出了智能电网的概念之后,智能电网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08年美国的波尔得建成了世界上首个智能电网城市。为实现智能电网的整体革命,2009年2月,马耳他宣布,将花费近5亿元建立一个“智能公用系统”。日本计划在2030年全部普及智能电网,同时官民一体全力推动在海外建设智能电网。中国的智能电网的起步相对较晚,2009年国家电网才开始公布“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智能电网的建设作为一项国家基本发展战略。截止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华东、华中、华北为受端,以东北、西北电网为送端的三大同步电网,初步实现了具有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特征的智能电网。

二、智能电网的发展前景

随着世界工业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人类对环境的不断重视以及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融合,电网智能化已成为全球电力工业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各国面对未来各种挑战的共同选择。对中国来说,智能电网对未来可持续发展更为关键和必要。智能电网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今后十年,仍是我国电网发展建设的快速阶段,到2020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到或超过16亿千瓦,相应的智能电网投资规模也将超过4万亿元。由于电力市场的巨大容量,使得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为电气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的制造商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三、“智能电网”下的人才培养目标

由于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面向发电和供电方向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同时对该专业人才的技能和业务提出了新的需求,如智能数据管理和新能源发电技术等。这给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确立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高效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人才培养来说,势在必行。由于智能电网和传统电网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此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技能培训和业务范围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传统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着重于传统电网运行与维护,主要注重電机原理与维修、PLC原理及应用、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继电保护与二次回路、电气运行技术与管理等相关知识,通过强电与弱电、软件与硬件,使用与维护相结合,使得人才能够在电力系统设计、建设、施工、运行及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全面掌握电力相关的技术与技能,成为电力行业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3][4]培养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发电厂、变电站、电力系统、电力设备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

但是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涉及到的智能化程度更高、信息量更大、业务范围更广,更注重新能源的利用与控制、智能装置的使用与维护,因此在计量、测量和通信等方面都使用了新技术和新方法。

因此面对电力产业的变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注重加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了解和技能应用,建立良好的工作素养,技能素质、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等全面发展。[5]扎实的理论技能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是面对新变化时必不可少的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面对智能电网的能力,就必须加强人才对智能电网的系统运行和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使用、检修;新能源发电与智能接入的掌握和相应设备的安装检修;培养学生成为能够从事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设备的安装、检修、维护能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智能电网”下的电力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基于高职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智能电网下人才特点,电力专业需要根据智能电网的需求和涉及到的领域,在传统的电力专业课程体系下进行相应地改进,主要是增添新能源发电与电网的对接技术、智能仪表和计量装置的使用和安装、智能管理平台的使用和维护等相关知识和技能,以此来加强学生的相关技术技能。

针对智能电网下的电力专业的特点,其课程设置应该积极优化整合传统相关课程,重点加强新能源发电技术,比如风力发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等,增加传感器的安装和使用,从而增强学生对智能发电技术的应用技能;加开智能电网技术、智能电网安全信息、智能电网综合监控技术等课程,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对智能电网的认识;同时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更加适应微电网的使用和维护,应该增加微电网技术及工程应用、运行和控制保护等课程。为了加强学生在智能电网下的应用能力,还应该加强智能电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等课程。

五、结语

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必将带动电路芯片产业、电力装备产业、通信信息产业、软件产业等一系列产业的联合研发、产品的创新发展,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促进电力及相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这也就需要培养智能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复合型电力人才。对于高职电力专业来说,积极修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提高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使得人才适应智能电网下的人才需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经.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能源互联网[J].上海节能,2016.12.

[2] 石金平等.电网特高压项目智慧财务信息化管理[J].电网特高压项目智慧财务信息化管理,2017.14.

[3] 郭英芳.《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作者简介】

刘鑫尚(1981-)男,河北滦县人,讲师,主要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电力智能电网人才培养
电力变压器高压试验探讨
智能电网中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智能电网现状与发展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