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化模式下辅导员思政课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2018-05-01 20:48李艳梅李冬梅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提升路径教学能力不足

李艳梅 李冬梅

【摘 要】 课程化模式下高校辅导员担任思政课教学既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主要是:辅导员应加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交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加强辅导员队伍教学技能的培训。

【关键词】 课程化模式;辅导员;教学能力;优势;不足;提升路径

201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教育部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强调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很多辅导员都需要承担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辅导员处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着专业教师所不具有的特殊优势,但也有一些不足,如何更好地发挥辅导员的优势,弥補其不足,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之间建立桥梁,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能力,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优势

高校辅导员中绝大多数为青年教师,有过学生干部经历,他们与大学生年龄相近,志趣相投,思想活跃, 富有激情,而且在选聘辅导员的时候一般都要求辅导员是中共党员,所以辅导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着不同于专业教师的优势。

1、政治素质高、理想信念坚定,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活动方向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规定:辅导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力。辅导员每天工作在学生第一线,能够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身上发生的问题,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还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成长成才。辅导员们有着较高的政治素质,在把握政治方向性原则,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等方面,警惕性更高,方法更灵活。这些为辅导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提供了保证。

2、学生活动经验丰富,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有效地将理论与学生实际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

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辅导员可以将学生活动中开展的比较有特色的党团日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等,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结合,以课堂教学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理论教学中来,又能够有效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生实际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帮助同学们在内心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

3、了解学生身心特点,因材施教,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群体,也是第一时间掌握学生思想变化的教师群体,辅导员最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偏好等差异化的、发展性的看待学生的思想状况,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结合课程的相关理论要求,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二、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不足

高校辅导员具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专业背景驳杂,理论水平有待提高

高校在聘用辅导员时非常注重考虑党员,学生干部经历等条件,专业背景其次,本校优秀学生干部留用的比例很大,导致辅导员专业背景驳杂。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工程类专业的辅导员占36%,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辅导员占26%,管理类专业的辅导员占22%,计算机类专业的辅导员占16%。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这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这就需要辅导员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大多辅导员入职后忙于事务性工作,积累的是实际操作性的学生事务处理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知识的学习重视不够,各高校也缺乏针对辅导员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培训,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难以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

2、事务性工作繁多,难以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

辅导员群体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职责。但就目前而言,他们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上,“白加黑”、“5+2”、电话24小时开机、有事随叫随到……这是高校辅导员平常的工作写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要求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还要求能够结合大学生面临的思想问题提供相应的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和提升思想道德素养。辅导员过多的事务性工作导致他们很难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理论教学的学习和研究上来,

3、教学方法单一,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采取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课堂教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传授给学生。但是众所周知,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具有的理论性再加上传统的课堂教学,导致一些学生本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怀着逆反心理。而大多数辅导员由于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够系统和全面,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工作在学生第一线的优势,没能结合在校大学生的具体特点对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也反映出了这一问题。在“对辅导员讲授思政课的感觉”的调查中,只有10%的学生认为“十分有趣”,其余的都选择了一般、较为枯燥、十分枯操。

三、课程化模式下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所谓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就是按课程的方式来规划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辅导员用教学的方式来开展工作。在这种模式下,辅导员应该着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最好的提升途径之一。

1、辅导员应加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交流

(1)辅导员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要经常进行交流,相互通报当前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遇到的主要问题,可以就这些问题充分展开探讨,交流解决方法,由此调整各自工作重点,在以后工作过程中可以加强配合,达到习总书记提出的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目标。

(2)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可以组成科研团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申报,以科研促进辅导员理论水平的提升。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都会组建辅导员核心团队,其中就包括由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成的科研团队,辅导员可以将积累的实际操作性的学生事务处理经验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这种科研团队的形成,可以在相互交流中实现彼此的专业发展和理论知识提升,从而提高辅导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辅导员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发展,使其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家。

2、加强辅导员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

(1)高校要定期召开针对辅导员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邀请权威专家进行授课,为辅导员提供良好的培训平台,重视培训内容的更新,能够补充最新的研究成果,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更新培训内容,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的变化和当代社会的发展,将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第一时间让辅导员获得,做到与时俱進。

(2)辅导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要进行层次划分,根据具有不同水平的辅导员开展与其水平相对应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取自学、讲授、研讨、案例分析、社会实践等多种方法,增强培训吸引力,提高培训效果。

(3)作为辅导员也应该有终身学习的认识,提高学习主动性,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有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能够更好的承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3、加强辅导员队伍教学技能的培训

教学技能主要是指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根据教学理论考量学科知识,结合教学经验并运用教学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素质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的总和。教学技能是教师最重要的专业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教学的氛围、效果。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应该对辅导员进行所有教师应该具备的导入、提问、讲授、讨论、演示、诊断、补救、结束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总之,课程化模式下辅导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并处理好日常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多思考和提炼,希望更多的高校辅导员同行们能够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当中来,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Z].2014.

[2] 叶玉清,肖文学.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4.

[3] 邢宝君.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价值创新与实施路径[J].高校辅导员,2017(2).

[4] 徐志勇,刘金阳. 高校辅导员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的优势探讨——以天津师范大学“实践教学”为例[J].德育在线,2011.10.

[5] 客洪刚.高校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队伍交流机制研究[J].教育科学,2011.12.

[6] 教育部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

【作者简介】

李艳梅(1973-)女,辽宁阜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辅导员队伍建设.

李冬梅(1971-)女,辽宁阜新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猜你喜欢
提升路径教学能力不足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关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