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风

2018-05-03 03:22刘一达
中外文摘 2018年10期
关键词:老规矩朱家诗书

□ 刘一达

门风,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家风,即一个家庭的风气。

老北京人是非常重视门风的。从前,自己的孩子跟什么人一起玩儿,首先看他的家风怎么样。这个孩子的家风好,父母知书达理,懂老规矩,当长辈的才能放心大胆地让自己的子女跟这种家风的孩子交往。否则,断然不敢。谁都怕不好的家风,浸淫孩子的心灵。

过去,老北京四合院的大门上,都要撰写并且雕刻楹联。这类楹联有些就是治家格言。常见的有:“诗书寄素业,水石澹幽居。”“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积善人家,必有馀庆。”“琴言清若水,诗梦暖于春。”“五云蟠吉地,三瑞映华门。”“总集福荫,备致嘉祥。”“门庭清且吉,家道泰而昌。”“福海朗照千秋月,寿域光涵万里天。”等等。

家门,如同一个家庭的窗口。你从这些楹联,就能咂摸出一个家庭的门风如何。

北京的老根儿人家,有一种现象:一个家庭五个孩子,或七个孩子,只要有一个是大学生,毫无疑问,其他孩子几乎都是,而且一个赛着一个有出息。这个家庭,爷爷有学问,爸爸肯定也不会是白丁,到孙子辈儿照样有出息。相反,也如是。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跟老话儿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以及现在人所说的“富二代”和“红二代”并不是一回事儿,而完全取决于门风,得益于家中的老规矩。笔者采访过京城的朱家(朱家溍家)、吴家(吴祖光家)、黄家(黄宗江家)、王家(王世襄家)、钱家(钱学森家)等等,无一不是这种情况。

家业有兴衰,门风无曲直。一个家族的门风是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树立起来的。好的门风,往往也会影响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

老北京人对门风的重视,远远胜过金钱。金钱,有花完的时候,而门风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猜你喜欢
老规矩朱家诗书
Anisotropic plasmon dispersion and damping in multilayer 8-Pmmn borophene structures
欲访江南媚,醉梦朱家
有的“老规矩”,还真不能丢
陈冲 腹有诗书气自华
寿县朱家集楚铜器“前”字补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
老规矩不老
2014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北京卷
十二生肖诗书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