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综合财务分析与拓展会计理念的若干研究

2018-05-03 04:09李兴耘
价值工程 2018年14期
关键词:高校

李兴耘

摘要: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会计理念必须拓展创新,进一步完善会计职能,才能满足财务管理需求。对于高校财务管理而言,必须以会计信息为基础,做好综合财务分析工作,为学校财务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本文对新时期会计理念的拓展进行分析,阐述基于会计理念拓展下高校综合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并提出强化综合财务分析工作的保障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accounting environment, accounting concepts must be expanded and innovat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accounting functions and meet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needs. For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must tak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s the basis, do a good job of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analysis to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school financial decision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xpansion of accounting concepts in the new era, elaborates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analysis system under the accounting concept expansion, and proposes safeguard measures to strengthen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analysis.

关键词:高校;综合财务分析;会计理念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mprehensive financial analysis;accounting concept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4-0015-03

1 新时期会计理念的拓展

以财务管理为视角,会计理念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拓展:

1.1 会计预测理念

会计信息是对某个时期内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核算所生成的信息,所以会计工作侧重于已发生经济事项的监督管理。而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会计主体必须结合长远战略目标开展会计工作,将事后监管转变为事前预测,通过利用已掌握的信息资料,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作为风险防控、管理决策制定的有力依据,从而保证财务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会计理念必须转变传统以事后管理为主的思路,积极拓展会计预测职能,扩大会计工作的时空范围。

1.2 信息服务理念

在新环境下,会计信息不仅要如实反映经济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而且还要提供与经济决策相关的信息,对经济主体各个时间段的经济活动情况作出评价。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必须拓展服务领域,使会计信息不能局限于对已发生经济事项的核算,而是要将主要精力放在财务分析、财务报表编制上,为财务管理和经济决策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服务。

1.3 风险管理理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预见的因素也随之增多,这对经济主体的经营管理带来了风险隐患。传统会计工作普遍存在着会计数据虚报的问题,严重弱化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为了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会计工作必须引入风险管理理念,拓展会计预警职能,利用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揭示经济主体潜在的风险隐患,通过财务分析识别风险,制定出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

1.4 实时报告理念

在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下,财务报告有着明确的时间节点限制,一般为月度、季度和年度报告。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经营环境瞬息万变,使得财务报告极容易因上报时间的滞后而贬低其使用价值,难以辅助信息使用者在最佳时机作出正确决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会计管理应当树立以时点为基础的思想,采取实时报告的方式,通过完善会计信息化系统实现在线报告,满足信息使用者快速获取会计信息的需求,提高会计信息的时效性。

2 基于会计理念拓展下的高校综合财务分析策略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会计理念的拓展与创新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服务于财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对于高校财务管理而言,可借助于会计理念的拓展,对综合财务分析工作进行完善,不断提高财务工作水平。

2.1 明确财务分析原则

高校综合财务分析要从高校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将经济活动发生的事前、事中、事后均纳入到财务分析的范围内,构建起完善的指标体系,利用财务分析如实揭示高校财务状况。为此,在高校综合财务分析工作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2.1.1 科学性 高校在开展综合财务分析时,必须基于客观的角度,讲求实事求是,切忌主观判断,要确保用于财务分析的所有資料真实、完整。同时,在建立财务分析体系时,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保证所选的指标具有代表性,能够如实反映出财务分析体系的基本特点,要以政策导向为依托,紧扣分析的中心和重点,突出关键性指标,保证分析过程的科学性。

2.1.2 综合性 高校的财务分析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财务分析体系中存在着诸多的变量,同时对财务管理的评价也面临着多目标的决策。鉴于此,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尽量不要采用过于单一的目标进行分析,以免因为目标的局限性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是要建立一个指标群,其中的指标既要有所关联,又要有侧重,并且指标不宜过多,这样才能达到综合分析的目的。

2.1.3 时效性 通常情况下,高校多数都是选择期末开展财务分析工作,然而,财务分析所得的结果对于财务管理的改进和完善以及办学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必须保证财务分析的时效性。如果分析滞后于其他工作,那么将会导致分析结果失去应有的作用,当失误和浪费已经形成,财务分析将毫无意义。所以,高校必须抓住财务分析的时机,争取在失误和浪费出现前将之化解,并将出现偏差的事项进行及时纠正。

2.1.4 效益性 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效益是它的核心,所以高校在开展财务分析时,应当围绕效益进行,对财务管理进行全面强化,提升理财水平,通过开源节流,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2.1.5 可比性 在对高校的财务数据进行研究时,要确保财务分析指标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同时还要保证会计政策的前后一致性,尽可能不要对单个数据进行孤立分析,而是要充分考虑数据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对财务状况进行整体考虑。看待问题要全面,切忌片面,用发展的眼光对问题进行审视,从而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

2.2 构建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高校要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起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通过指标体系能够总结评价学校财务管理经验,剖析比较学校财务管理成果,科学预测学校财务风险,以及有效把控学校财务发展趋势,实现财务分析的最大效用。结合高校财务管理内容,可将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划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2.2.1 基本财务指标 由于高校属于非营利性组织,不用通过利润指标的核算来衡量经济效益,所以在基本财务指标中只需按照收支分类改革的要求,选取经费总收入、收入结构比率和支出结构比率三项指标。通过这三项指标的分析,掌握高校财政拨款、学杂费、科研经费的来源情况,以及各项经费的支出情况。

2.2.2 预算执行指标 高校要将部门预算管理作为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置预算执行指标了解学校预算执行情况,掌握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率,以便对经费管理措施作出调整。预算执行指标可包括收入预算完成率、支出预算完成率、预算执行差异率三项指标,在分析预算执行指标的基础上,找出产生预算执行偏差的原因。

2.2.3 财务风险指标 高校在运营管理中受经费来源多元化、经费使用自主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财务风险。所以,在财务分析体系中要纳入财务风险指标,以便于快速识别财务风险,起到风险预警的作用。财务风险指标可包括偿债能力指标、支付能力指标、年末货币资金构成指标、基建投资风险指标等,通过对上述指标进行分析,进而判断高校面临的财务风险程度,为制定风险防范策略提供依据。

2.2.4 资金运用指标 高校要重视对办学资金的有效监管,为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果,高校财务分析要将资金运用情况作为分析重点,合理设置相关指标。具体包括:事业支出增长率、科研经费增长率、经费自给率、教职工人均经费总支出增长率等指标。

2.3 合理选用指标分析方法

高校在进行综合财务分析时,确保选用的指标分析方法科学合理是关键,较为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2.3.1 因素分析法

该方法具体是指通过关联因素的组合,对高校的财务状况及成果进行分析。综合财务分析并不是对财务数据的简单加工和拼凑,而是需要对财务数据产生的业务背景进行领会,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揭示。对高校进行综合的财务分析,并不是简单地对财务数据进行拼凑,而是要了解每个财务数据的形成根据,如费用的发生、负债的偿还等等,这样才能使财务分析更加真实、完整,从而为高校领导层的决策提供依据。

2.3.2 综合与个别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就是整体性分析,通过对高校管理情况反映在财务上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提出改进措施,提高管理水平。而个别分析法是针对某个问题进行分析,在找出具体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它的分析依据是不同的目的和要求。在高校综合财务分析中,前者可用于年度或半年度的财务分析,后者可用于季度或月度的财务分析。

2.3.3 专题分析法

该方法具体是指对高校一些重大事项或关键问题进行专门的分析,如为满足教学需要购置大型设备的支出,需要进行专题分析。

上述几种分析方法各具优势,在具体选择时,应当结合分析要求加以确定,并借助财务管理手段对所选的方法进行控制,借此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高校在构建综合财务分析体系时,可对以上几种方法联合运用,这样能够避免单一方法的片面性问题,有利于相关措施的合理制定。

3 强化高校综合财务分析的保障措施

3.1 提高学校重视程度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财务分析已经成为高校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财务管理涉及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为确保财务分析工作的顺利开展,各职能部门应当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配合,给财务分析提供所需的资料。鉴于此,校领导必须对此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将权利下放给财务人员,使其能够更好地维护教职员工的利益,抵制所有违规违法的行为。同时校领导还应随时了解并掌握学校的财务情况,结合实际对理财思路进行改进和调整。财务分析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因此,要不断提升财务分析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提高财务分析质量。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要精通财会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方面除了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之外,还应建立相应的考核与奖惩制度,实行岗位轮换机制,从而为各部门的决策提供更加详实、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

3.2 完善财务报表体系

高校在開展综合财务分析工作时,相关的原始资料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各类报表则是原始资料的主要来源,如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表等等。而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仅仅凭借这些报表很难满足高校财务分析工作的需要,为此高校应在会计核算中增加固定资产折旧及教育成本方面的核算内容,编制这两个方面的报表,并对资产使用和教学效益进行财务分析。此外,为进一步完善财务报表体系,还应在综合财务分析中加入如下报表:投资收益分析表、无形资产分析表、预算及执行情况表、现金流量表、科研经费收支表等等,在此基础上,应当增加财务报表的内容,借此来使报表信息变得更加完整,为财务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以便通过综合财务分析如实反映出学校的财务状况。

3.3 强化综合财政预算

现阶段,高校的资金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其中既有财政部门下拨的款项,也有自行筹措的资金,为对各项经费开支进行有效地控制,高校应当对综合财政预算加以强化。通过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能够解决资金使用的盲目性,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可采取总额控制、分类管理的零基预算方法,打破以往收支的约束,所有预算项目的编制均以零作为起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各个项目支出的必要性进行综合分析,据此决定现金的分配,并留有一定的余地。科学合理的预算,能够为高校的资金利用奠定基础,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资金的使用效益。此外,在执行预算时,不得随意进行更改,并严格控制追加预算,确保预算的刚性和严肃性。

4 结论

总而言之,新时期下要不断拓展和创新会计理念,强化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可比性、准确性和真实性,为财务分析工作提供可靠依据。高校综合财务分析要充分利会计信息,做好各项经济活动的分析工作,为学校经济决策、风险防范以及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可靠依据,从而不断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陶元磊,韦法云.新常态下加强和改进高校财务管理的思考——以四川省高校财务管理专题调研为基础[J].会计之友,2015(10):120-122.

[2]田照俊.从新时期高校财务工作看高校财会队伍建设[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42-43.

[3]李汝,王钰,杨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J].会计之友,2017(11):131-132.

[4]刘威.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高校財务内控评价研究[J].会计之友,2016(4):65-66.

[5]秦晓红.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创新分析[J].财会学习,2016(2):26-28.

[6]田云玲.管理会计在高校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思路与对策初探[J].会计师,2016(5):45-46.

[7]王琰.高校财务管理引入现代财务管理手段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1):142-143.

[8]田照俊.从新时期高校财务工作看高校财会队伍建设[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32-33.

猜你喜欢
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