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进驻企业社区

2018-05-04 08:29徐洁
中国医院院长 2018年7期
关键词:门诊部全科门诊

文/本刊记者 徐洁

门诊部开进华为社区,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又一次开启“患者、医院、政府”三方互惠式新探索。

仅凭外观,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华为荔枝苑门诊部已然是普通社区门诊中的“金凤凰”。

2018年1月24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以下简称“港大深圳医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办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华为荔枝苑门诊部(以下简称“华为门诊部”)正式开业。

公立三甲医院门诊部开进企业社区——消息一出,各方关注。虽然此前如广东省人民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等都有广开门诊部之先例,但将医院门诊开入企业社区,并引入国际化社区医疗服务,实属少见。

虽然此举不失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一条新思路,但却引发若干争议,尤其是在2017年12月31日,继2016年广东省人民医院主动关停一家以接诊常见病为主的分院门诊后,又把该院南海平洲分院一年20多万人的社区患者门诊全部关掉的反差背景下。

因此,这次港大深圳医院门诊部开进企业社区思路为何,《中国医院院长》进行了深入了解和报道。

关注企业诉求

占地6800平方米、聘请香港设计师完全参照国际医疗建筑标准设计、耗时一年零七个月、全然贯穿医院本部“港式”医疗理念——仅凭外观,华为门诊部便已然是普通社区门诊中的“金凤凰”。

但在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看来,二者最大差异在于其由医院携手企业合作打造,同时门诊部还一并继承了港大深圳医院的国际化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

华为门诊部负责人、港大深圳医院健康管理部主管陈浩伟顾问医生向记者介绍了华为门诊部诞生的“前世今生”。

缘于对香港大学医学院的信任及对员工的关爱,2016年华为公司健康指导中心向港大深圳医院提出合作计划,希望将港大深圳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引入华为社区。

“最初仅是社康中心的打造计划,但交流后,作为国际化创新企业的华为与创新改革公立医院领跑者的港大深圳医院,双方对国际化水平的优质健康管理理念一拍即合,都想做得更好”,于是就有了最终的门诊定位。

据悉,当时距离华为荔枝苑社区最近的三甲医院为6.7公里;社区周边2公里范围内仅有3家二级以下医院,便利性问题突出。而且华为作为国际化高新企业,对员工健康有较高的需求,非一般社康服务可满足。

同时,在华为荔枝苑社区所在的龙岗区坂田街道,除了4万余名华为员工及家属,还有社区外周边十多万区域人口的辐射,“有利于优质医疗资源辐射社区。”

于是,2016年6月,港大深圳医院向深圳市卫生计生委递交医疗机构设置申请,在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后,华为门诊部正式开工建设。

实行全科下沉

然而一方面,有医院为顺应分级诊疗自主关停社区普通门诊,另一方面,港大深圳医院却又入驻企业社区提供门诊服务,即便企业诉求不可忽视,但该举措是否在国家倡导三级诊疗的政策趋势下略显相悖?

对此,卢宠茂向记者介绍,华为门诊部更多注重全科下沉。

依托香港大学家庭医学的优势,以及港大深圳医院全科门诊的推行经验,华为门诊部重在借此开展社区综合健康管理服务——从体检开始,为就诊者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体检后咨询,衔接专科转诊,普及健康知识,跟踪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状况。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条件允许,卢宠茂还希望将医院本部的全科门诊全部放还社区——港大深圳医院自2013年成立之初便设置了全科医学门诊,是国内第一家进行先全科后专科分级诊疗实践探索的医院。

“最初碍于没有社区平台,只能将全科门诊放到医院本部,但实际上,这个门诊应该在社区。”卢宠茂告诉记者。院内多交叉感染,患者为感冒全城奔波,这些都可通过将全科门诊下沉社区的方式避免。

因此,港大深圳医院华为门诊部本质是家庭医生职责的扮演者,也是响应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积极之策。

未来,卢宠茂表示,港大深圳医院还将在深圳开设更多综合社区门诊,将港式优质医疗服务延伸至更多社区,以便更好服务深圳市民。

初期运营经验

被问及华为门诊部的管理运营,卢宠茂告诉记者,为保证两处医疗服务质量一致和全科医疗的连续性,目前,华为门诊部出诊全科医生均为港大深圳医院本部资深全科医生。

“一般以三个月为期,本部资深医生会轮流由医院本部来到华为门诊部坐诊。”随着未来门诊部就诊人次的增加,全科医生无论是人数还是轮班周期都会视具体情况再作调整。

同时,由于在招聘期院方已就该岗位日后流转工作常态及薪酬进行事前沟通和调整,陈浩伟表示,因此该举措在医生层面推进顺利,“大家都愿意到社区去。”

此外,深圳市卫生计生系统的开放态度也是华为门诊部能迅速落地的重要原因。

深圳的社康中心网络其实并不弱,卢宠茂表示,当港大深圳医院提出延伸社区医疗服务时,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并未以重复之名限制,“一定程度上,这代表了深圳市政府对有差别基层医疗服务提供的鼓励态度。”同时,也代表着深圳政府部门对高新科技企业和社区健康服务的重视。

但卢宠茂认为,最核心的门诊部运营思路其实应在患者本身。

对于三甲医院究竟应不应该开设基层社区门诊,卢宠茂指出,这取决于医疗资源的分布及社区患者的需求,真正决定权应交还患者手中。

“如果患者认可,那它便有存在前景;反之,医院关停这一项目自然也是必然。”

所以,三甲医院门诊部进社区,效果值得期待。

而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取消普通社区门诊后,实际做法是对其进行优化,提高住院患者的住院标准,收治重病、大病患者。

“2016年分院门诊部改造成肺癌、乳腺癌的专科病区,就诊人群‘旺’得不得了,病源结构调整了,收入也上去了。”门诊量也由每年20多万社区患者变成了5万专科患者的门诊量。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日前公开表示,接诊专科患者比接诊社区患者要好得多,医生还轻松了很多。

华为门诊部未来同样计划将提供中医科、口腔科、妇科、儿科等专科服务。2018年,华为门诊部还将迎来为华为员工定制开设的颈椎病、腰椎病等专病门诊。

但卢宠茂表示,华为门诊部未来将不会过多开设更多“重型”医疗服务专科,在他看来,社区门诊更多是居民健康守护的第一关。

猜你喜欢
门诊部全科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欢迎订阅《全科护理》杂志
门店收钱服务 美容贷本息由其担
北京欢乐口腔门诊部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