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接种不良反应与对策

2018-05-04 01:15刘志红
饲料博览 2018年1期
关键词:肥大细胞过敏原过敏

刘志红

(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江南镇动物防疫站,湖南 安化 413514)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为了预防传染病扩散,需对动物进行疫苗的接种。但是,因为疫苗本身的问题、操作问题或者动物机体等问题,会导致一些动物在接种疫苗之后出现不良反应,如果不及时处理,有可能会导致动物死亡。因此,本文对动物免疫接种不良反应与对策作以分析。

1 动物免疫接种不良反应发生原因

在对动物进行免疫接种过程中,导致动物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有疫苗的种类、疫苗的质量、疫苗的毒性以及动物之间的个体差异。与此同时,导致动物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还有接种过程中的操作手法、动物健康情况和气候变化情况等。例如,注射者随意增加了疫苗的用量;操作不够规范;疫苗的质量不高,制作疫苗的胚胎存在一定疾病,或者没有使用SPF动物或者SPF鸡胚,对动物进行接种过程中,对部位的选择不恰当,接种的途径不对;一些疫苗是口服疫苗,但是被随意改成注射疫苗,或者擦肛疫苗改为注射疫苗等;对疫苗进行运输过程中,贮藏工作遇到困难,接种动物不健康,对病畜进行接种等。接种对象不正确,导致畜体差位现象;对疫苗进行注射过程中,没能清楚的了解母源抗体的干扰与母源抗体的消退规律,导致对疫苗进行过早注射;防疫人员对动物自身个体品种差异了解不够透彻;天气变化或者长途运输等干扰,导致动物出现应激因素;注射疫苗的操作器械不卫生;疫苗中的病毒株或者菌株具有太强的毒力,导致动物处于亚健康状态下[1]。

2 动物不良反应机理

动物防疫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也叫作过敏反应,这是一种速发型变态反应,同时也是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急性炎性和组织损伤的反应。这一反应和机体维持正常功能免疫反应没有实质上的区别[2]。导致动物出现过敏的抗原被称为过敏原,过敏反应出现的有过敏原、IgE抗体、肥大细胞以及IgE、FC片段的受体,当过敏原进入到机体内的时候,会导致动物出现免疫应答,这时因为受到抗原递呈细胞和TH细胞的作用,此时的静止B细胞被活化,此后增殖分化分泌IgE的浆细胞。所分泌的IgE借助FC端和肥大细胞之间相互结合,同时和IgE相互结合的肥大细胞就是致细胞。其中没有被结合的IgE将进入动物体内的免疫系统当中去,和其他组织器官中的肥大细胞或者嗜碱性粒细胞之间相互结合。这种情况下,动物机体则十分敏感,如果过敏原再次进入到机体里,动物体内肥大细胞以及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出现表面特异性IgE抗体与之结合现象,也就是出现过敏反应。

动物过敏保护,相邻的2个IgE分子或者表面IgE受体分子相互交联,此时细胞向外释放药理作用的活性介质,例如组胺、缓慢反应物质A、5-羧色胺、过敏毒素、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等。这些介质的出现,会在不同组织上发挥作用,导致毛细血管不断扩张,进一步增强其通透性,动物可能会出现皮肤黏膜水肿现象、血压下降、呼吸道和消化道平滑肌出现痉挛症状。临床上动物表现为呼吸困难、休克或者腹痛等症状。

3 动物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类型

3.1 正常反应

正常反应主要是因为疫苗自身存在一定特性,在为动物进行接种之后,动物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动物注射之后,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部分动物在接受接种之后可能会出现过敏性神经抗郁,也有动物食欲下降,注射位置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炎性或者水肿现象,有些动物局部或者全身性异常[3]。

3.2 严重反应

严重反应和正常反应在性质上存在相似性,但是在反应程度上比较严重。导致严重反应的主要因素是疫苗质量差、毒株力过强等因素。

3.3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主要指的是疫苗自身或者疫苗培养液当中存在一些过敏原,促使动物在注射之后,迅速出现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出现之后,动物临床表现为缺氧、黏膜发绀、严重的呼吸困难、呕吐、腹泻、虚脱或惊厥等全身反应过敏性休克[3]。结合动物反应程度以及具体临床表现,可以划分为急性过敏或者慢性过敏[4]。

4 动物免疫接种不良反应解决对策

在对疫苗进行接种之前,防疫人员一定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抗过敏药物,同时也要准备好对症治疗的药物,以防止动物出现急性过敏[5]。

4.1 最急性过敏反应

最急性过敏反应大多表现在即将休克或者休克状态,应结合动物体重大小,为动物迅速注射以下抗过敏药物,见表1。

表1 不同体重动物注射抗过敏药物量

与此同时,还需对动物进行针刺耳根、尾尖、蹄头、大脉穴,为其放少量血,并且对动物迅速开通动脉通道[6]。

针对瘫痪的动物而言,还可以在以上用药的基础上,为其使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其中牛的用量为500~750 mL,也可为动物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为动物使用维D胶性钙,每天注射1次[7]。同时结合动物实际情况实施对症治疗,如果动物体温过高,则为其使用安乃近或者复方退烧药物,也可以使用适量的抗生素[8]。动物出现心力衰竭,则为其使用安钠咖等强心药物,采用肌肉注射方式进行治疗[9]。后续用药量见表2。

表2 最急性过敏后续用药量

4.2 急性过敏反应

针对急性过敏反应动物用药种类和用量见表3。

与此同时,应用抗生素类药物能够帮助动物缓解荨麻疹眼睑水肿、腹泻和支气管痉挛等过敏现象,也可以使用苯海拉明注射液,根据动物体重,基本上用量为4~6支。

表3 急性过敏动物药物用量表

4.3 慢性过敏反应

针对慢性过敏性反应的动物,主要使用抗菌消炎药物,有些动物出现食欲不振现象,则可以使用助消化药物[10]。动物出现高热现象,则为其使用退烧药物,如安乃近等。同时也可以为其使用益生菌或者益生素等微生态制剂,通常情况下,基本上3~5 d便可痊愈[11]。

5 小 结

免疫接种的主要目是为控制动物的传染病,通过免疫接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对某种疫病的易感性,促使机体特异性和抗病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动物注射疫苗后,有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因此,防疫人员要提高重视力度,按照规定标准进行疫苗接种,为及时应对不良反应,需在注射之前,做好充分应急准备。

[参考文献]

[1]刘晟.浅析动物疫苗免疫接种过敏反应的防治[J].甘肃畜牧兽医,2017,47(8):107-108.

[2]任丽杰.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的处置[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6):105.

[3] 曹阳.动物免疫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养殖技术顾问,2014(2):212.

[4] 徐勒.浅谈动物免疫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J].广西畜牧兽医,2017,33(5):271-272.

[5] 罗生云,王瑞江.动物免疫接种应注意事项[J].今日畜牧兽医,2017(5):28.

[6]闫晓红.村级动物防疫员免疫接种工作探讨[J/OL].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6(4):31.

[7]靳芹.疫苗的免疫接种过程及其对动物机体的作用机理[J].中国动物保健,2016,18(2):27-29.

[8] 雷程红,刘朝辉,祖阿丽亚.动物免疫接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35(5):125-127.

[9] 刘晓飞.动物免疫接种技术探讨[J].农业灾害研究,2013,3(6):42-43,57.

[10] 徐金枝.动物免疫接种注意事项及免疫失败原因[J].现代农村科技,2012(10):42-43.

[11]古丽先木·艾克木.基层动物免疫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3):74-75.

猜你喜欢
肥大细胞过敏原过敏
过敏8问
过敏原检测真的准确吗
肥大细胞活化综合征
远离季节性过敏
人为什么会过敏?
花粉过敏
面点制品中食源性过敏原调查
关于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检测探析
大连地区儿童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肥大细胞在抗感染免疫作用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