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区域优势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广东新农村建设发展步伐

2018-05-04 09:55陈小梅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6期
关键词:广东农民农业

陈小梅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制定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涵盖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科技、环境和农村社会保障等各方面,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国家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大,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得到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力量参与”的新农村建设管理机制。为进一步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围绕加快广东新农村建设发展步伐这个主题,对如何发挥当地区域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富裕奔小康,促进广东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作以下探讨:

广东毗邻港澳,有富饶而广阔的山地资源,水资源条件优越,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方面均跑在全国前列。省委、省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广东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坚持把生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围绕“农村改变,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帮农民大众解决好他们最关心、最迫切的居住环境、供水供电、卫生安全、污水垃圾的处理等现实利益问题,让农民得到实惠。近年来,广东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大胆探索,思想解放,在摸索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不足。珠三角地区农村经济外部优势和政策优势日益淡化,内部机制不完善,缺乏总体规划和科学指导,部分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广东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广东粤东、粤西地区尽管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与珠三角地区相比,仍有许多地区在村集体经济、生产组织化程度、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有相当大的差距,村民人均年收入虽然达到3000元以上,但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却是靠出外打工、做一些小本生意取得;粤北山区是广东经济最为落后的地区,农业人口所占比重大,农村的基础设施差,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使得生产效率较低,经济增长缓慢,这些地区有许多村民人均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 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是东西两翼的5倍和山区的7倍,廣东省的县域面积及人口虽然占全省的近8成和6成,但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只占全省的3成和0.7成,另外,广东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变动较大,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动较缓慢,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在农村,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状态的地区“三农”问题更为凸显,容易给广东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全国最富裕和最穷的地方都在广东,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在人文、地理、经济等方面千差万别,必须根据各地实际寻找不同的治理措施。要改变不合理的区域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提高农科创新及转化能力,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地方优势产业,要做强做大农村第二、第三产业,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广东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加快广东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实现广东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就是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是实现广东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广东地处我国的南部,“七山一水二分田”,具有独特的南亚热带农业资源,要充分利用农业上的优势,发展南亚热带、中亚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畜牧业结构的调整以发展牛羊、减猪稳鸡为方向,同时大力扶持茶叶、特色水果、蔬菜、菌类、南药和畜禽肉类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智慧农业、装备设施,抓绿色发展、创新驱动、产业融合和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循环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要求, 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从广东农村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大力提高农科创新及转化能力,加快和加强创新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升级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使入市的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等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合作以及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着力提升种植业信息化水平,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种植业产业链的升级。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二者的关系,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结合在一起。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它们积极创办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组织,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规模经营模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推进产业化来增强村的经济实力,以企业带动村镇建设。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减免农业税费,加大国家惠农贴补力度,通过设立政策性贷款担保基金等各类农保基金,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从农村最薄弱、最突出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切实解决好农村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多办农民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实事,让农民群众亲身体会到新农村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在切身受益中自觉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

为早日实现繁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富裕,早日实现小康,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明确目标,积极探索,狠抓落实,不断壮大广东新农村建设成果,加快广东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

猜你喜欢
广东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广东舆情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