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创新观点和精神要义

2018-05-05 07:35柳昌林
中国记者 2018年4期
关键词:舆论工作者总书记

□ 文/柳昌林

柳昌林新华社海南分社副社长

在全国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之际,新华社课题组编写的《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出版适逢其时,这本国内首次系统全面梳理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体系的专著,内容翔实,逻辑清晰,对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

一、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早在任职福建之时,他就写过多篇评论,出版过《摆脱贫困》一书。书中包括了不少关于新闻方面的文章,其中有的发表在《中国记者》杂志。任职浙江期间,他撰写了232篇评论,收录于《之江新语》。这足以看出他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多个会议和座谈中,发表了一系列与党的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工作相关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理论宝库,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体现了我党新闻思想的与时俱进。

关于对新闻舆论规律的新认识。过去谈到新闻传媒领域,一直使用“新闻宣传工作”这个提法,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用了一个新提法,即“新闻舆论工作”。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提法变化,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的新理念和新认识。新闻传播的条件和背景在今天发生了很大变化,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不能像过去那样只是从上而下的灌输式宣传,而应更加注意信息传播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流动,注意信息传播的平等性和互动性,注意信息传播的公共性和服务性,注意信息传播的卖点和爆点,注意信息传播的快发散和小圈子,也要注意信息传播的危害性和不可控性等等,驱使我们的工作理念不断发生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而更加重视“新闻舆论工作”的传媒理念,正是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的体现。

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坐标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将新闻舆论工作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坐标定位从“耳目”“喉舌”进一步提升到“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新高度,视野宏阔,高屋建瓴,为新形势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这一要求明晰了新闻舆论工作必须为中心工作服务,必须找准位置,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履行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责和使命。

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关键保障。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事关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和话语权,是掌握舆论领导权、占领传播制高点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在信息时代,网络舆论新形态使新闻工作的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不断发生变化,要求我们既要重视新闻宣传,更要关注新闻舆论。新兴媒体、网络空间运行都有一定规律,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培养和提高认识规律、遵循规律的能力,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要提升我国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宣传,增强国际话语权。要优化战略布局,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消除国际传播领域的“逆差”“反差”和“落差”。

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个字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新闻传播的政治社会功能进行了六个方面的阐述,是一种科学的概括提炼。其中,除了过去一直以来都很重视的舆论引导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成风化人、凝心聚力,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等职责使命,这些都是极富创新性的论述。

二、正确把握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科学逻辑和精神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性文献,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是深化对新闻媒体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的认识和把握。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主流新闻观总是和这个国家、社会的政治学说相匹配,新闻与政治从来就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丝毫含糊。对于新闻舆论工作者来讲,树立什么样的新闻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新闻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新闻实践。我们要牢记党的新闻媒体根之所在、魂之所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觉抵制西方新闻观等错误观点的侵蚀,始终坚守党媒的职责定位,筑牢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思想防线。

二是深化对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闻理论体系的认识和把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科学阐述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问题、职责使命问题、党性原则问题、正面宣传为主和舆论监督的辩证关系问题、新闻工作的舆论导向问题、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问题、新闻工作者专业素质问题、国际话语权建设问题、各级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问题等,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体现了我党新闻思想的与时俱进。

三是深化对新闻舆论工作正确方向的认识和把握。方向决定道路,方向关乎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承担起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任何新闻报道都有导向,报什么、不报什么、怎么报都包含着立场、观点、态度。因此,绝对的新闻真实不过是一种新闻愿望,而非新闻事实本身。在对新闻真实的科学理解上,习近平给我们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论述。他一方面从价值论层面强调,“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虚假是新闻的天敌。新闻的真实性容不得一丁点马虎,否则最真实的部分也会让人觉得不真实。”同时又从认识论层面指出,“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不能根据愿望来描述事实,同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搞清楚是个别真实还是总体真实,不仅要准确报道个别事实,而且要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

四是深化对新闻舆论工作者作风建设的认识和把握。作风体现采编人员的思想认识,决定新闻报道的品质内涵。习近平指出,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实践,同人民群众在一起,才能汲取用之不竭的精神养分,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五是深化对新闻舆论传播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新闻舆论工作是一门科学,有其内在的工作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深刻阐述。比如,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不管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还是突发事件报道、热点引导、舆论监督,都要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不能根据愿望来描述事实,等等。

六是深化对新闻舆论事业发展创新的认识和把握。新闻舆论工作立于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得主动权、占领制高点,就必须坚持创新为要,努力成为数字时代的主流舆论引导者、优质内容提供者、媒体变革领军者。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这九个方面囊括了今天新闻创新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三、践行“四向四做”,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四向四做”的新概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四向四做”的新概括,为新闻工作者树立了崭新的职业标杆。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是新闻工作者的灵魂。做好党的新闻工作,关键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只有真正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真正认清政治方向,才谈得上正确坚持。只有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新闻之路才不会走错,人生之路才不会走歪,才会有新闻生涯的灿烂。现实是纷纭的,世界是复杂的,我们只有不懈地学习,不断地实践,才能不被乱花迷人眼,才能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坚守党和人民立场,推出一篇又一篇旗帜鲜明的好新闻,真正地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者的方针。舆论导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制度博弈和价值观冲突愈发激烈,各种思潮的交锋更加活跃,争夺人心的较量更加深入,抢占阵地的斗争更加胶着,特别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舆论热点在不同场合叠加发酵,现实问题在网上集聚放大,网上舆论又反过来诱导激化现实问题,任何一个小话题都有可能演变成巨大的舆论漩涡,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空前复杂的环境。在这种形势下,新闻工作者更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新闻,切实增强政治定力、站稳政治立场,在众说纷纭的舆论喧嚣中发出权威声音,通过新闻报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坚持正确新闻志向是新闻工作者的目标。要把新闻舆论工作当作崇高的事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提高业务水平,勇于改进创新,练成过硬的“笔杆子”。一个记者要想推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只有真正地静下心来,不为名所动,不为利所动,深入地走基层,彻底地转作风,坚决地改文风,才可能写好作品。信息过剩条件下,要想写出真实、独家、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唯有到基层去,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走进基层才能发现真相,走进实践才能获得真知,走近群众才能收获感动,除此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坚持正确工作取向是新闻工作者的根基。人民立场是新闻报道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只有把坚持党的立场和坚持人民的立场统一起来,“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才能把握住时代的主旋律。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电脑屏幕,触摸不到基层的火热实践,感受不到群众的真情实感,也必然写不出鲜活生动的优秀作品。新闻工作者应该牢记宗旨,不忘初心,坚守百姓情怀,彰显人民本色。必须不断加强改进正面宣传,用心采访、用情写作。“用心”就是不忘初心,始终不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牢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用情”就是坚守百姓情怀,保持人民本色。只有通过持续践行“走转改”,不断提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深度、有品质的精品佳作。

猜你喜欢
舆论工作者总书记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