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渐进多焦点验光中双眼视觉平衡问题的探讨

2018-05-05 02:16陆莉
青年时代 2018年9期
关键词:老视

陆莉

摘要: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老视现象,在生活中需要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来满足其视远视中视近的视觉要求,而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对验光中的双眼平衡要求更为精确,因此本文根据中老年人眼睛的生理特征,结合渐进片的结构特点,结合实际案例,对渐进多焦点眼镜验光中的双眼平衡问题进行解析,明确相关注意事项,提高渐进多焦点眼镜验配的成功率。

关键词:老视;渐进多焦点;验光;双眼平衡

一、老视的机理

老视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是人们步入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硬化,眼调节能力逐渐下降从而引起患者视近困难以致在近距离工作中,必须在其静态屈光矫正之外另加凸透镜才能有清晰的近视力,这种现象称为老视。而传统的配镜方式只能满足近用、远用两个视距的视力要求,却无法满足中距离的视力要求,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出现,以其特有的结构与特征克服了上述缺陷,能满足任一距离的视力要求,为中老年人带来了方便。

二、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基本结构与特征

(一)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基本结构

在镜片上方固定的(稳定的)视远区和镜片下方固定的(稳定的)视近区之间有段屈光连续变化的过渡区域,其中远光区在上部,渐变区在中部,近光区在下部,呈现渐变顶焦度及多个焦点(普通镜片只是单焦点,只满足某一视距)。中间区域称为过渡区,在该区域通过镜片曲率半径的逐渐变小而达到镜片屈光力(顶焦度)的逐渐增加,(正透镜屈光力)在过渡区域呈多焦点,故也称其为渐进多焦点镜片。

(二)渐进多焦点镜片的特征

(1)连续清晰的视觉

在镜片上方固定的视远区和镜片下方固定的视近区之间有一段屈光力连续变化的过渡区域,该镜片区域称为渐变区。在该区域,通过镜片曲率半径的逐渐变小而达到镜片屈光力(度数)的逐渐增加,从而为配戴者提供自远至近全程连续的清晰视觉,该镜片上方的视远区和下方的视近区屈光力固定,基本无明显像差存在,渐变区域连接上下两部区,为视觉可用部区,它们之间从外观和结构上均无明显分界限,因此也就不存在双光镜片所具有的视觉上的“跳跃”现象,具有连续清晰的视觉。

(2)美观

渐进多焦点镜片外观相同于单光镜片,看不到度数变化的分界线。镜片的美观保护了配戴者希望保守年龄隐私的需求,免除了配戴者过去因戴双光镜而暴露年龄秘密的顾虑。

三、中老年人在渐进多焦点眼镜验光中双眼视觉平衡问题的探讨

所谓双眼平衡是指在双眼同时视状态下使调节刺激等同起来,在分视状态借助双眼视力平衡或双眼红绿平衡作为评价标准来修正屈光矫正误差,达到双眼屈光平衡,保证双眼调节平衡,避免出现如视疲劳等双眼视觉问题的主观屈光检查方法。

(一)视力平衡

双眼视力平衡是指在单眼分别得到屈光矫正后,通过屈光度的调整,使双眼在放松调节的情况下,得到理想的视觉矫正效果,从而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舒适、清晰。换句话说,两只眼睛的矫正分辨力应该一致,两眼要同时获得相等的矫正视力,如要么都是1.0或者都是0.8,在两眼矫正视力达到一致的时候,中老年人戴渐进镜才容易适应。

案例:男,60岁主诉:现看书看报需摘下眼镜阅读,较为麻烦,要求配一副既能看近又能看远的眼镜。验光师在向其推荐渐进多焦点镜片后,顾客表示非常愿意接受,故进行验光检查。

验光处方:R:-4.50DS/-0.75DCx180 VA 1.0;L:-5.00DS/-1.00DCx180 VA 0.8;(左眼眼外伤后视力无法提高)PD:65mm;ADD:+3.00。

顾客配镜半个月后表示无法适应此副渐进多焦点眼镜,右眼视力较好,左眼视物较模糊,双眼同时看时头晕不适。验光师复查视力,针对双眼视力平衡对处方做出调整。

调整处方为:R:-4.00DS/-0.75DCx180 VA 0.8;L-5.00DS/-1.00DCx180 VA 0.8;

(左眼眼外伤后视力无法提高)P D:6 5 mm;ADD:+3.00。

顾客按此处方配镜后适应良好。

上述案例表明,中老年人适应能力较差,当左右眼的矫正视力不一致,没有达到两眼视力的平衡时,对于渐进多焦点适应较为困难,应尽量调整处方,使双眼视力平衡,提高渐进多焦点眼镜验配的成功率。

(二).视网膜成像大小的平衡

视网膜成像大小的平衡,即我们验光中探讨的不等像的处理。视网膜成像大小是指人的两眼视网膜在同一时空条件下所形成的像的大小要相等。如果不处理好视像大小,在验配多焦点镜片中易给配戴者带来阅读上的困难。

案例:女,48岁主诉:现戴近视镜看书吃力,摘掉眼镜后阅读较清楚,听说渐进多焦点眼镜可以同时满足看远看近的需求,要求配渐进多焦点眼镜。故验光师对其进行验光检查。

原镜光度:R:-1.50DS;L:-4.00DS;PD:65mm。

验光处方:R:-1.50DS VA 1.0;L:-4.OODS VA 1.0;PD:65mm;ADD:+1.50。

在了解验光处方后,配镜顾问不建议其配渐进多焦点眼镜,并向顾客解释,由于其两眼度数相差在2.50D,屈光参差较大,配镜后很容易出现配戴不适,但顾客执意要求配镜,故满足其需求。但是一个月后顾客反映无法适应此副眼镜。验光师复查视力后,处方无误,主要问题在于屈光参差,故建议其配两副眼镜解决视近问题:

远用处方:R:-1.50DS VA 1.0;L:-4.00DS VA 1.0;PD:65mm。

近用处方:R:-0.00DS VA 0.8;L:-2.50DS VA 0.8;PD:63mm。

上述案例表明,该顾客存在较大双眼屈光参差,两眼在其视网膜上的成像大小不一致,双眼无法平衡,故配戴不适,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顾客舒适度为主,配出合适的眼镜。

因此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中老年人在适应能力上比较差,因此在渐进多焦点的验配中需要注意:1、保持双眼单视是渐进镜片验光中应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2、屈光参差最好掌握在2.00D以内,最高不要超过2.50D。因此在验配多焦点镜片时必须考虑视网膜成像大小平衡的问题。

(三)雙眼散光屈光力的均衡

在双眼平衡中,我们经常忽略的是散光者的双眼平衡。双眼散光屈光力的均衡的问题,尤其对于中老年散光者来说,验光师在渐进多焦点眼镜验配中更值得注意这个问题。在双眼散光轴位最佳配适轴位±5以上时,应考虑双眼的散光差的影响。当两眼轴对称时,其屈光差为两侧散光柱镜度的算术差。

案例:R-2.00DCx95、L-3.00DCx5,从表面看,其屈光差仅为1.00DC。实际情况是:①右眼:-2.00DC的屈折力表现在5,在95方向上则没有镜度;②左眼:-3.00DC的屈折力表现在95上,在5方向上则没有镜度。从形式上看,双眼在5方向上的屈光差为2.00DC;双眼在95方向上屈光差为3.00DC。所以要去比较双眼的屈光差,一定要将某一只眼的屈光矫正转换成同轴方向。加入将-2.00DCx95转换成正散光形式,则为-2.00DS/+2.00DCx5,这样的屈光处方与-3.00DCx5进行比较,才是双眼真正的屈光差。

显然,这样的屈光之差是不适宜渐进多焦点眼镜验配的,此例中的右眼的矫正像水平方向变窄,而左眼在垂直方向变矮,这样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中的初戴者,很容易出现晃动、变形等不适。所以针对渐进多焦点的验光一定要注意进行个体的具体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做好渐进的验配工作。

总之,在渐进验配中等效球镜不要超过2 00D,同时垂直方向屈光参差不要超过2.00D。

四、结论

在对中老年人进行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验配过程中,双眼平衡的准确性尤为重要,必须对双眼平衡给予更大的关注,高标准的处理双眼视觉平衡问题,遵循相关注意事项,考虑其原有屈光状态,关注渐进下加光与其实际调节变化的情况,精确验光,提高渐进多焦点眼镜验配的成功率,也使中老年人在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后更容易适应,获得良好视觉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猜你喜欢
老视
老花眼能否来得迟一些
角膜基质透镜再利用于临床的研究进展
走出老视的[认识误区]
新的用眼环境下老视验配方法的研究分析
老视伴集合不足的诊断与处理
老视验配的临床经验
老视
浅论老视的验配与矫正
科学的老视验光
四种试验性老视近附加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