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图书馆的共享阅读模式构建

2018-05-06 18:07田慧芳
文教资料 2018年2期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模式构建

田慧芳

摘 要: 伴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进步和共享经济时代的到来,共享阅读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移动图书馆在共享阅读的发展中具有便捷性、开放性、资源的流动性等独特优势。本文以移动图书馆作为阅读资源共享的新型平台,针对如何有效基于移动图书馆构建共享阅读模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移动图书馆 共享阅读 模式构建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共享经济逐渐成为国家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创新推动模式[1]。在共享时代,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共享经济催生下出现的新生事物逐渐出现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在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下,社会大众对于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提高。然而,如何构建有效的共享阅读模式对推动社会大众的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现代化移动阅读方式的飞速发展,基于移动图书馆如何构建共享阅读模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1.共享阅读的概念和特点

共享时代已经来临,人们与时俱进地提出共享阅读的要求。360百科对共享这一概念作了如下解释:“分享或共同分享,是指资源的共同分享及利用。”[2]当前,共享经济模式下,“共享”俨然成为一种时代精神。共享经济也称“分享经济”,是指通过网络化、社会化平台分享各类商品、服务、数据和智慧,进行合作生产和消费的新型社会经济生态系统[3]。以此为出发点,“共享阅读”即人们借助新媒体与互联网技术共同分享图书资源的阅读形态。除了共享图书资源这一含义之外,共享阅读还可以是读者之间的体会、理解与心得相互分享的一种阅读行为活动。结合对当前一些“共享书店”与“共享阅读品牌”的分析,共享阅读基本呈现出以下特点:

1.1阅读的智能化。

信息技术革命使得人们的阅读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电子书籍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移动互联技术的突飞猛进,促进了移动图书馆的高速发展[4]。很多共享服务不再局限于纸质书籍的共享,还包括电子信息资源的共享,读者可以通过智能移动设备和移动阅读app互传共享,这就实现了共享阅读的智能化。

1.2面向主体的多元化。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共享阅读模式能够更好地整合社会图书资源,面对的群体较为广泛和多样。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工作背景,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可以受益于共享阅读。

1.3资源的丰富化与多样化。

网络可以加快知识的传递和信息的沟通交流速度,成为衔接知识信息和社会群众的纽带。目前,共享阅读基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阅读资源更丰富多样。共享阅读是一种有目的性的阅读传播活动,使得原来相对静态的文献资料处于动态流通中,实现了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因而共享阅读带来了丰富化与多样化的阅读资源。

2.移动图书馆在共享阅读发展中的优势和作用

移动图书馆阅读是借助互联网与应用程序为读者提供更便捷的阅读服务的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从其词汇表面意义来看,移动图书馆强调“移动”,它是一种便携式移动化的图书馆。读者可以不分时间与场所,只要通过联网的移动设备客户端就可以享受移动图书馆服务。图书馆作为文化资源的聚集中心,具有保存和传递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社会教育的职能[5]。移动图书馆作为传递文化和分享资源的新的现代化平台,对于共享阅读的构建具有独特的优势及作用。

2.1便捷性。

移动图书馆具有移动性、便捷性的独特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性,使得读者们随时随地都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移动图书馆的移动性和便捷性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的需求,保证人们在工作与娱乐之余更快速地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这就符合“共享阅读”旨在为社会读者提供便捷的阅读服务的要求。

2.2开放性与共享性。

它相对于传统的图书馆更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移动图书馆面向的读者群体比较多样,更容易接近共享阅读的要求。移动智能设备基本得到普及,人们完全可以借助移动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免费接受公开课教育、阅读中外名著等。

2.3资源的丰富性。

移动图书馆是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发展起来的,能够提供更丰富多样的与时俱进的阅读资源,满足各个水平和层次读者的需求。众多的以文化分享及传承为主要目的的移动图书馆,能满足越来越多阅读爱好者的不同阅读需求[6]。例如,超星移动图书馆的资源中心包括图书、期刊、报纸、讲座、公开课和培训课等内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

2.4资源的流动性。

移动图书馆拥有的即时性的信息资源,一定程度上确保数据库更新速度跟上网络知识信息发展的速度。图书馆具有信息服务的职能,移动图书馆就通过数据库的更新和资源共享功能成功实现足不出户享受各种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梦想。移动图书馆中包括的全国文献传递服务,可以使用户共同分享全国馆藏图书资源。这样就使得移动图书馆提供的知识和信息资源不断处于流动与更新状态。

2.5弹性化和个性化。

移动图书馆作为提供网络资源重要的平台在有网络的情况下保证了24小时对外开放,读者可以随时使用移动阅读客户端在线或者是对缓存资源进行阅读。移动图书馆在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全天候开放,用户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证用户学习时间的弹性化和灵活性。移动图书馆还提供了个性化的阅读与学习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收藏不同类型的课程,也可以制订个性化的阅读计划。除此之外,超星移动图书馆还提供了小组广场作为讨论平台,用户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参与不同的讨论组,从而使读者享受“共享阅读”带来的乐趣。这样移动图书馆吸引不同的群体参与学习与阅读,使图书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3.基于“移动图书馆”的共享阅读模式构建的策略

3.1扫码看书,资源共享。

2017年,安徽省图书馆推出了一项“扫码看书,百馆共享”的活动[7]。它们借助全国的数据平台,选取当日阅读量大且畅销的图书,并为每本书制作了二维码,邀请读者扫二维码进入内容区域,读者可以处于共享的平台并进行沟通交流[8]。“扫码看书”作为共享阅读的一种可行模式,其可以借助移动图书馆服务进一步发展。参照“共享单车”的发展模式,每本图书都可以拥有独属的二维码,读者只需要通過移动阅读app客户端扫描图书的二维码就可以付少许费用或者免费进行阅读。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和地区图书馆外都设有与移送阅读App相配的电子图书设备,读者只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并登录移动阅读app扫描该电子图书的二维码就可以进行免费阅读。为了能够体现共享阅读的开放理念,共享阅读服务其实可以走进公共场所,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

3.2图书漂流,资源流动。

上海虹口区图书馆洄游书屋的图书漂流活动选择了“以书换书”的方式进行。以此作为范本,移动图书馆平台在构建共享阅读模式时也可以完全借鉴该种形式。以往,读者能够通过文献传递服务获得在书库里面找不到的电子图书资源。但是,文献传递服务存在传递速度过慢和图书资源贫乏等问题。移动图书馆可以推出“以电子书换电子书”的服务。一方面,读者可以使用已有的电子资源与移动图书馆书库里的其他图书资源进行交换。另一方面,读者可以通过在书库中上传自己所拥有的电子资源而获取下载其他用户分享的电子资源的机会。通过图书漂流活动,可以使得移动图书馆的电子书籍处于动态的流动,发挥电子书籍的最大的效益。

3.3思想碰撞,分享体验。

2017年9月份,超星移动图书馆推出了“共读,不孤读”的全国共读活动。用户只需要登录移动图书馆客户端加入共读小组,就可以跟着十位知名领读人与全国万人一起阅读。同时,用户可以在讨论小组中通过发布话题参与阅读小组的互动,并通过该平台发布阅读感想与书评。本次的共读活动提倡的是“热爱共读,热爱读书,陶冶你我情操,分享读书每一份喜悦”。因此,此类活动也可以作为共享阅读构建的一种重要的活动,有利于共享阅读中情感模式的构建。

3.4创新服务,共享服务。

基于微信平台的“新世相”公众服务平台也推出了自媒体图书馆服务,用户支付一定的订阅费用,在一个月之内可以读到由“新世相”提供的四本书,如果四本书全部读完并如期寄回去,就可获得现金奖励或者是全额退款。这是一种新型的图书分享服务,读者们可以通过该服务平台与书友沟通交流、分享阅读感受,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因为每本图书上都有读者们的留言,读者们可以通过阅读这些漂流的留言获得心灵的共鸣。移动图书馆作为实现“共享阅读”的技术支撑平台之一,也可以借鉴“新世相图书馆”推出属于自己的“图书漂流”活动。在后台技术服务的支持下,移动图书馆客户端可以根据用户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每个月推荐固定的书单,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订阅书单并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后返还图书,一切借书、还书与意见反馈的操作都可以通过移动图书馆的app完成。除此之外,移动图书馆客户端还可以推出类似于好书推荐的好书共读活动。在这里,移动图书馆在共享服务体系中扮演着服务供给者的角色,同时也是需求方的管理者与连接者[9]。通过这种服务创新模式,可以有效督促读者完成读书计划,提高这些阅读资源的利用率。

4.结语

当前,在全民阅读时代,旨在推动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阅读,使各种各样的阅读性质的活动不断得到发展。共享阅读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发展起来的,无论是鸟巢图书馆还是上海市洄游书屋阅读品牌都是以“共享”作为理念而发展起来的。随着移动阅读环境的发展,移动图书馆作为共享阅读的现代化平台,如何基于“移动图书馆”构建共享阅读模式成为当前我们需要持续关注与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芳.共享经济模式对对全民阅读推广的影响及政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7(12):55.

[2]360百科:共享[EB/OL].https://baike.so.com/doc/1500050-1586121.html.

[3][9]王兴启.共享经济背景下中学图书馆服务探析[C].2017年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研讨会论文集.

[4][6]廖玲,左小伟.新媒体与移动阅读[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16):45-46.

[5]杨柳.耗散结构与图书馆学[J].图书馆学研究,1988(04):17-19.

[7][8]蒋莉,晋文婧.“共享时代”共享閱读[N].安徽日报,2017-4-21(9).

基金项目:玉林师范学院科研课题《“双一流”建设视角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能力提升探究》(编号2018YJKY26)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移动图书馆模式构建
移动图书馆服务发展探究
百年通图 再创辉煌
高校移动图书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高职院校“2+3”企业化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