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云霄七星山

2018-05-07 15:54唐镇河
闽南风 2018年3期
关键词:太史公云霄

唐镇河

在每个读书人的心目中,云霄的七星山,是一处值得永远仰望朝拜的圣地。因为此地长眠着一位泰山北斗级的文化名人林偕春。

林太史公,民间又尊称为“林太师公”,名偕春,字孚元,号警庸,晚号云山居士。祖籍福建云霄佳州郭墩,后迁居前涂村。他年少有志,勤奋苦读,为明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历翰林院編修、两浙学政、南赣兵备、湖广参政等职,因以侍读学士为太子太傅;明万历元年(1573)拜太师,赐“魁星”;卒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九月二十六日,御赐葬于云霄七星山。

地形奇妙、冠绝闽南的七星山位于云霄县云陵工业开发区马山村西北侧马径山麓,距离县城7公里。七星山由高低起伏,迤逶连绵的七个小山丘组成北斗七星状排列,景象奇特、优美壮观。该景区环境幽雅,花木秀翠,百鸟争鸣、果香四溢,它以林太史墓为核心,是我们追思圣贤功绩、陶冶情操的重要景点。秋日,一个细雨迷朦的早晨,笔者陪同长泰的文友老杨来此瞻仰朝圣,肃穆虔诚地敬献一瓣朴素芬芳的心香。

林太史公墓园前面的石牌坊上悬挂着圣旨两字,表明这个墓园是明万历皇帝御赐修建的。在园区入口处,耸立一座林太史公石雕像,手捧书本的林偕春面容慈祥和蔼、一双机敏睿智的眼睛亲切地爱抚着故乡熟悉的青山绿水、稻田蔗浪……林太史公墓园旁边古树参天,绿意盎然,园内有狮子、马、羊、老虎四种石雕,马为千里马,羊谐音扬,狮子老虎代表刚强威武,寓意千里扬威,体现云霄人民对名仕乡贤的崇敬之情。高瞻远瞩的朝圣区气势恢宏,墓域面积5000平方米,墓前为石结构,华表、翁仲、石兽、牌坊、神道碑、依照明制排布。墓园左前方建造陶望龄纪念亭,陶望龄是林太史公的学生,因游学在外没赶上参加岁试,担任两浙学政的林偕春破例让他补考,陶望龄凭着真才实学受到恩师林偕春的赏识。他没有辜负林偕春的殷切期望,取得会试第一名,殿试第三名的佳绩。后官至编修、再迁谕德,又起国子监祭酒而名重一时。为了报答林太史公的知遇之恩,当年,在获悉恩师的讣闻以后,陶望龄毅然辞官告假,万里迢迢从浙江会稽赶来福建云霄,在七星山结庐守墓3年,留下千秋佳话。

伫立陶望龄纪念亭,我的思绪仿佛柔云舒卷、风筝飘扬。朦胧的雨帘中,我隐约看见一个眉清目秀的文弱书生,黑灯瞎火游移在山林野岭,孤单寂寞的身影。他每天墨守成规、雷打不动地为恩师祭扫礼拜,终日和凉风云彩为伍,与鸟虫花草对话,义无反顾地践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千钧诺言。暖暖重温师生之间高山流水遇知音、清风明月松间照一样隽永绵长的高贵情谊不禁使人动容垂泪、缅怀称颂。

有人说,七星山发生的奇特现象,征兆着林太史公的英灵默默庇护着芸芸众生,向世间丑陋邪恶的行为警告示威。“文革”期间,七星山陵园曾遭到严重破坏,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复后,墓地左侧突然长出两棵树:一棵俗称“状元树”的槐树,树下伴生着治疗顽疾的灵芝仙草;一棵宛然举刀悬戟的凤凰树,生长速度超过普通凤凰树的数倍,树冠的长势与平常的凤凰树“往下婆娑,荫覆地面”恰好相反,它是“直冲霄汉” 昂首挺拔、威风凛凛。如今大树碧翠参天,气势依然“扶摇直上九万里”,仿佛一只凤凰展翅翱翔、凌空高蹈的姿态。

在官场上,林偕春不屑于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他为官刚正不阿、清廉自守,曾得罪当朝宰相张居正和拒绝直指使(学政检察官)敲诈勒索,而屡遭报复,两度弃官归里。他在翰林院掌管诰敕的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对当朝君臣功过与言行,皆秉笔直书,毫无避讳,辞法严谨,大有汉朝司马迁风范。权相张居正想在自己父亲的封诰上补饰一些歌功颂德的语言,让张姓家族增添光彩,暗中派遣亲信向林偕春笼络示意,结果遭到林偕春的严词拒绝,恼羞成怒的张居正借故把他排挤出朝廷,外放为湖广按察副使。神态自若云淡风轻的林偕春坦然笑道:“这无非是想撵我离京,又何必安排什么按察副使呢?我在家奉养双亲,粗茶淡饭亦有天伦之乐,这红色的官服早可以脱掉了。”于是主动上疏乞休致仕归里。林偕春 “宁挫一官,不假一字”的铮铮傲骨令人钦佩叹服。明万历十四年,林偕春升任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时值荆西大旱,他全力组织抗灾赈济,百姓无不感恩戴德。不料京城又有人抓住浙江考试对他造谣中伤,他感叹说:“这么大的宇宙竟容不得一个林偕春,那我就只好逃往醉乡去了!”遂在署壁上题下“赤魃为灾气蕴隆,宵衣露祷意匆匆。谁知六事空惆怅,尽在狂夫萋菲中”等诗句,携带家眷弃官归里,从此不再出山。

林偕春赋闲家居前涂村后,筑小斋悬匾“读书谈道”,设帐讲学,云霄读书人上门求学者络绎不绝。前涂是浦、云、诏、东四县交通必经之路,往来官员慕名,经常上门拜望请教,他只谈民间利弊得失绝不涉及个人私事。他循循善诱、奖掖后进,为青年才俊黄道周等人所钦佩。若遇某些“缙绅”“豪强”, 蛮横无理欺压乡民,他则秉性依然,当面严厉呵责,扶持正义。以同乡林偕春为荣,经过百般砺炼成为漳州文坛翘楚的黄道周充满自豪的口吻向朋友夸耀:“吾乡先正有林警庸先生,伟人也。余尝过前涂,望先生之宫,未尝不飒然魂动也。”寥寥数语、生动中肯,仰慕和神往之心溢于言表。读罢真诚赞誉,一座耸立云天的巨型雕像倏然映照眼帘。

林偕春利用自身名望,关爱桑梓,多次代替百姓据理上呈各级官府,缓解社会矛盾,申减江海航运与滩涂水产税赋,惠泽乡邑,万众感念殊深。据说,明制官员致仁家居,照例每月由当地政府发给车马费,林偕春一概辞谢,并慷慨陈述:“我安步当车相当舒适,怎能增加地方的负担!”高风亮节愈加受人敬重。他毕生克己奉公,每履一事,必以国事为重,以民生为本,诚为经邦济世奇才。

林偕春请辞回到云霄度过16年的田居生活,他一生著述十分丰富,文体有表、疏、奏、议、诗、词、歌、赋,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多领域,从中把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学识才华展现无遗。林偕春除参与校勘《永乐大典》外,著作有《武宗世宗实录》《承天大志》《漳浦县志》《三国志摘》《晋书北史钞略》,《云山居士集》载入《明史?艺文志》。另有一幅行书“七绝”诗尚保存云霄民间,墨宝堪称稀世珍品。最让人推崇的是,他的人品至尚,道德文章,光芒万丈,彪炳青史。

大家知道,每个城市都有英豪俊彦、乡贤名士,让人千秋纪念、万代颂扬。笔者认为,云霄最著名的文化巨人当属明朝的林偕春了。如果没到过云霄,你就不晓得云霄人对林偕春的深厚感情和热爱程度。走进云霄人的家里看看,你会发现几乎每个人的家里都供奉一尊清俊端肃、气宇轩昂身着红色明朝官服的神像。这尊神像就是林太史公——云霄人精神家园的保护神。神像两边配有一副对联:“一片丹心保万民,七点天星照云山”,横批是“万古云霄”。联句简明扼要、形象逼真地概括林偕春担当民间道义德行、关爱天下苍生的博大胸怀。

林偕春深受闽南和海内外百姓的尊崇和信仰,被世人称为法力无边的至尊神仙和专司科举的文曲星,保佑人们金榜题名、事业发达。因此,七星山陵园常年香火旺盛,吸引四面八方的信众顶礼膜拜。每年,无论中考高考,凡是跟升学求职有关的事情,家长一定会带着孩子前来进香、祈福,寻求情感的慰藉和心灵的寄托,策马眺望未来飞黄腾达的锦绣前程。

登上七星山凉亭休闲处,环顾四周极目远望,只见龙眼荔枝滴翡翠、漫山枇杷结黄金,百鸟耳畔啁啾,微风轻吹拂面,令人倍觉心旷神怡。应该说,每一个地方都有值得炫耀和神游的胜景,而哺育乡贤的家山胜景便增添一缕舒爽朗畅的清风滋润心田。林偕春胸怀桑梓、造福百姓,千古垂范万世师表的光辉事迹,正如绵延不绝的青山春意盎然,恰似奔腾不休的碧水长流高歌。

猜你喜欢
太史公云霄
“太史公牛马走”
太史公“恤”
太史公“恤”
“太史公”考辩
《史记》的得名
研学旅行之游乐园
都乐王国之作文辅导站
跳绳
大侠,非诚勿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