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钟古城的一天

2018-05-07 15:54高永川
闽南风 2018年3期
关键词:东门古城

高永川

一天的时间,有的人懒懒散散,一晃而过,有的人勤勤恳恳,丰富多彩。在诏安悬钟古城的一天,让我难以忘怀——

前天晚上,接龙文区博物馆馆长立群兄邀约,说是否一同去诏安县看看悬钟古城,看看岩壁上是否有太阳纹岩画,我欣然接受。是夜,清风徐徐,梦境中邂逅外星人,他们在家乡的东门塔屿身轻如燕,时而在岩上种植蘑菇,镂刻流星雨;时而于悬崖峭壁载歌载舞,临海观潮。

上午七点半,我们开始出发,很快,不知不觉悬钟古城门出现在车门口,一行十人赶紧打点行装,准备拍照,记录事项。

悬钟古城位于诏安县梅岭镇,东、西、南城门贯通东门村、南门等自然村。据当地陪同的文史江老师和沈老师介绍,古城在陈元光入漳时期设置卫所,与东山铜山古城,龙海镇海卫古城及漳浦六鳌卫所一样建制。明嘉靖年间,江夏侯蔡潮巡视漳州,在古城的摩崖留下很多笔迹,他为悬钟古城八大景观所写的诗文流传至今,恩泽后人。

从东门城墙沿山道蜿蜒,在封堵的南门石墙我们看见第一幅图腾,多数人说是观音怀抱玉兔。到西门时,古榕参天,沿青石的台阶我们拾级而上,一围围花圃栽种七里香,牡丹花也列队面对游客迎来送往,我们在石刻“倚石望洋”俯瞰山屿静音,山海苍茫,左边是东山岛狮屿,右侧广东南澳竟然浮現在眼前,海水真是奇妙,可以连通五湖四海。

领路的吴兄弟真是能干,他原来是位讨海汉,因为熟悉诏安湾及悬钟古城地貌,立群兄的助手沈老师请来当向导,我们观赏城墙图腾时他一路扛着四五米长的竹梯,现在又带我们趟沙滩,沿海岸跳形状各异的石块,他冲上山腰匍匐前进在一块裂开的巨石。立群兄更是老当益壮,紧随其后,一切都是为了探索裂开后呈现在石块表层的纹理,我们看见裂开的倾斜石层有一条“蛇”,它凹陷着,竖立的石块凸着,它们无奈分开,又日夜不离不弃,大自然真是巧夺天工,神奇无比。

转眼11点了,满头大汗的我们继续冲往东门湾顶峰,映入眼帘是块尚未命名的大石头。立群兄双手触摸石壁,久久揣摩图案上石纹的蛛丝马迹,他初步推测是青铜器时代前人遗留的痕迹。有的人忙于拍摄,大家七嘴八舌,有说石壁上的太阳圆圈是哪吒三太子的风火轮,有说是豹子、一休哥等,最重要的是在右上角我们发现蛇的图腾。于是,立群兄等掏出GBS卫星定位仪,尺子,坐标图纸开始记录有关数据。

我们头顶蓝天,脚下海水碧波荡漾,对面松舟岛屿犹如一艘东海战舰,扼守在诏安湾出海口,喜欢吟诗作对及书画的同行站立在岩石下,思古幽幽,激情四射,那时,我想起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尽管大汗淋漓,我们各自却在不同领域都有深刻感受,果实累累。

中午休息片刻,我们登上竹筏船,徜徉在海中央。沿途有大片养殖网线网箱,不远处,竹筏小船上夫妻之间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我们尝不尽海洋风光,体略与家乡不同的海,看着蹦蹦跳跳的黄嘴带鱼、龙头鱼,才知讨海人每天流出几多辛勤的血汗。

第一次跟立群兄出来考古,真正体略到他的治学精神,要不是他不怕劳累坚持再爬山看岩画,我也许此生观赏不到“腊屿祥麟”旁边的求子石。

“腊屿祥麟”是石塔“祥麟”的雅称,位于梅岭镇腊州村,始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1799年落成。该塔古朴雄伟,山光水色,美如图画。求子石就坐落在塔右边六十米处,石顶部梯形状态,太阳型的圆圈石纹里镂刻女阴,旁边有比常人稍大一点的石刻脚蹄印,也称“仙脚印”,大概从青铜器时代开始,方圆村落的黎民百姓就在此祭拜天地日月,祈求赐子传宗接代。更让我们惊喜的是文化研究会的宜春兄弟有了新发现,求子石靠海的岩壁竟然布满太阳纹岩画,我们开始测量,其放射线最长180多厘米,共有21条。不虚此行啊!真所谓是天道酬勤,天若有情天亦老,立群兄随即感叹:今天的乡野调查,对于研究闽南岩石历史文化又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第一次参加考古活动乐在其中,当晚霞辉映在祥麟塔,我们与诏安的同行依依惜别。这一天,我参与公益活动,此生难忘。回东山岛的路上,传来一阵阵云水禅心的曲调,行云流水间,晚渡扬帆。

猜你喜欢
东门古城
东门行(外一首)
古城
东门
古城西南两座桥
兴城古城:明朝最后的关外孤城
万里黄沙处,一座正在消失的古城
平遥古城旅游纪念品设计
章宏伟
东门老街
平遥古城旅游纪念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