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核心素养 忆乙醇教学

2018-05-07 07:52郑昆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1期
关键词:教育理念创新意识价值观

郑昆明

【摘要】课堂教学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学科育人为导向。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结构化的教学单元,是课堂转型的核心,学习情景创设、学习活动开展是有效地实施单元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保证。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创新意识;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206-01

一、以生活案例为教学背景

用生活常识为背景,让教学片段置于真实的、应用的情境中,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讨论问题的解决中,学习并应用化学知识。立足于用化学的视角看待所处的物质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价值观和化学观念。

二、以解决问题为教学策略

在分析乙醇的结构时,结合乙烷的球棍模型,在保证碳四价、氧二价、氢一价的前提下,让学生用球、棍(或马铃薯、牙签)尽可能多地摆出符合C2H6O的各种结构猜想。以乙烷结构为基础搭建了乙醇的结构的“脚手架”,搭建了两种直观的假设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做到了用脑、用眼、动手,是一种感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它能让学生发挥空间想象力和模型的建立能力的提升。对煤油、水的结构分析,以及对金属钠知识的学习,懂得它的保存方法、与水反应的现象等,为本次实验方案的设计进行了很好的铺垫,有助于学生理解钠与乙醇反应的机理,唤起学生创新的欲望和激情。

结合学生按预想的实验方案完成探究后,进一步追问预想的推测是否有不严密的地方,让学生自由思考、自己得出结论。从分子结构中知道,煤油主要成分是C11-C17的烷烃,只有C-C和C—H键,由此可知金属钠不能置换C-H键中的氢,而能置换O-H键中的氢。学生经对比可知A结构中有C-O和C-H键,而煤油中C-O键是否也会影响C-H键,使得A结构中的C—H键与Na发生反应,因而会导致之前方案的不严谨之处,自然过渡到到下一个定量探究的教学环节。

三、以探究实验为教学主线

1.培养学生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素养

化学是一个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过程,物质的结构是微观的,决定了它所具有的性质明确了物质的性质,才能为我所用。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点。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备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通过对酒的浓度的定义,对怎么样才能提高酒精的浓度,用什么方法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等系列问题的探究,既能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操作,又能让学生在问题讨论中巩固乙醇的相应性质;再通过燃烧法获得其分子式,利用质量守恒定律、价键理论分析,符合分子式C2H6O的有机物的可能结构。在宏观物质的性质与其微观结构之间建立联系,结合水的分子结构,即有了O—H才是与钠反应的本质,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和分析生活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如二元醇、多元醇与钠反应的量比关系,从宏观物质到微观结构结合为一整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大为提高。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素养

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乙醇分子结构的过程中:怎样取用金属钠?应取多大的钠块?推测生成的是什么气体,怎样证明呢?与水反应的对比等贯穿着一系列问题,既有利于训练学生基础实验技能的,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验探究能力等化学核心素养。使学生懂得必须应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进行定性、定量实验来确定其分子结构式。

在探究实验中,教会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观察现象,总结探究实验的结论,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引导并启发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层层递进弄清乙醇化学性质表现的本质原因,自始至终贯穿科学伦理教育。课堂上多種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素养的教学目标。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的一个重要学科特征就是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教学过程的环节设计让学生觉得:知识的获取要通过慎密的科学探究,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如为什么喝酒脸会红,为什么乙醇可以用为燃料,警察查酒驾利用了什么化学原理),如此的学习也就不会是被动的“填鸭式”学习了;最后在课堂上指出:使用一种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对微观结构探讨的方法。树立一种观点:树立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的观点。

牢记两种意识:牢记环境保护意识和珍爱生命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真正体现化学理论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化学教学回归生活,使化学教学返朴归真;同时教会学生观察生活、再现生活、体验生活,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中,感受到生命的崇高,学会生存,促进个性发展,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四、以知识应用为教学提升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发展,为了巩固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课堂教学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预设的基础上,依循学生的认知曲线、情感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策略,让预设转化为生成,这样一来,课堂教学也因此充盈着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如1.在做乙醇催化氧化实验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铜丝分别在酒精灯外焰和内焰上灼烧的不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把铜丝弯成螺旋状和条状进行加热后,与乙醇反应所产生的不同实验想象,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写出醇类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同时与乙醇燃烧方程式进行比较;乙醇与钠反应为何不如水和钠反应剧烈的本质原因探析?2.以乙醇汽油为情境,有助于学生认识到乙醇燃烧反应对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有用性,体现了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功能。但是由于乙醇汽油并不全是乙醇,而是90%的汽油和10%的乙醇调和而成。建议讲明组成,避免产生错误认识。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是认真的,每一位学生都在进行思考,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相补充,互相启迪。课外活动对学生中出现新的创意,可提供实验室和必要的实验试剂,指导其完成小论文,在化学第二课堂活动中宣读或在化学板报中张贴。教学实践证明,这样做,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素养提高和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教育理念创新意识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