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自动采集的大型医用设备单机成本效益分析的实践

2018-05-08 12:45许迎新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4期
关键词:回收期单机医用

许迎新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临床医学工程处,江苏 南京 210029

引言

大型医用设备是指列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品目的医用设备。此类设备的成本效益在医院成本管理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医院管理者和各级主管部门对此不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开展大型医用设备单机成本效益分析,对大型医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个性化的量化评价,从中发现问题,对医院今后大型医用设备新增与更新的决策、合理高效的使用,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1 医用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的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成本效益分析是医疗机构开展医疗器械卫生技术评估最常使用的经济学评价方法之一,占总数的75.27%[1]。但对大多数医院而言,大型医用设备的成本效益分析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数据获取、手工分析的方式,存在成本数据收集和汇总周期长,数据采集不全面、不精确的缺点。当同一科室有多台同类型设备时,进行单机成本效益分析比较困难。

上海[2-3]、重庆[4]、湖北[5]和江苏[6]等省市多家医院设备管理同道在成本效益分析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进行着不断的尝试与探索,寻求一种方便、有效和精准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大型医用设备绝大部分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设备,同时大型医用设备投资金额大,在医院里占固定资产比重高,数量又相对较少,因此对大型医用设备开展单机成本效益分析,更易操作且更具有实际意义。

2 大型医用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系统模型设计

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价设备的绩效相对容易实现,经济效益由收费体现,成本由设备的运行支出体现。成本和效益的数据大都可以通过医院现有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 固 定 资产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和医院分诊叫号系统等信息平台直接获取,建立计算模型和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对各系统的数据进行归集和挖掘,可以实现设备的成本效益分析。

2.1 设备成本核算

设备成本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7-9]:① 设备检查收入,数据来源于医院HIS系统;② 设备使用次数,数据来源于医院PACS系统;③ 设备折旧支出,按照2011年颁发的《医院会计制度》规定折旧年限计提折旧,折旧通常采用平均年限法,按月分摊,数据来源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④ 消耗材料支出和设备维修维护支出,包括造影剂、胶片等支出以及设备的保修费用、维修费用等支出,数据来源于医院ERP系统;⑤ 人力成本,包括直接归属于设备的直接人力成本和间接人力成本[10],我院目前只考虑直接人力成本,它包括设备配置操作人员的工资、奖金、补贴等,目前我院人力薪酬系统出于安全的考虑无法对接,以及科室排班系统不能信息化,因此数据来源于人事部门提供的上一年度科室相关工作人员的年平均收入,尚不能做到完全精确;⑥ 其它支出,包括水电费、计量费等其它与设备相关的直接支出,该数据来源于相关职能部门提供的水电费等月分摊费用报表;⑦ 同时还应考虑医院对设备的管理费用等隐性支出,如医院管理费等。

以上收入和支出数据,各家医院每天都在发生。如何准确和快速的获取数据是计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的前提;然而要计算某台设备的单机成本效益,准确获取这台设备上实际产生的收支数据显得尤为重要。

2.2 单机成本效益分析的实现方案

成本效益分析包含成本核算和经济效益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11]。如何确立成本和效益,如何准确建立门诊收费和检查设备之间唯一对应关系,如何准确获取设备单机的成本和收入数据,是实现单机成本效益分析的难点。国内三级医院大多为拥有多台CT的医院,而医生开立CT检查,并不指定在哪台CT上进行。借助医院普遍使用的医院分诊叫号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12]。单机成本效益分析实现流程,见图1。

图1 单机成本效益分析实现流程图

借助医院分诊叫号系统我们可以准确的知道门诊和住院患者最终使用哪台CT进行检查,使得患者的检查收费和检查设备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设备维修维护支出与设备之间的对应,需要我们事先确立规则,设备管理部门报销维修维护费和保修合同费等必须明确该费用在哪台设备上发生,这是可以通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维修管理模块实现的,我院在ERP系统中实现(图2)。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只需一个接口程序即可实现数据的自动获取。

图2 医院CT维修情况表

在设备成本核算的内容中,除了人力成本和水电费等支出需手工录入外,其它主要的收入支出数据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自动获取。这些支出相对于大型医用设备的年维修支出所占比重很小,我认为这不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随着医院精细化管理不断深入和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完全有可能实现所有成本数据的自动获取。

2.3 经济效益分析的评价指标

医用设备的经济效益分析的评价内容有很多,反映盈利能力状况的指标有:百元资产投入、投资回收期和投资利润率等;反映资产质量状况的指标有:完好率和设备维修费用率等;反映经营状况的指标有:使用增长率和收入增长率等;反映成本控制状况的指标有:人力利润增长率和水电利润增长率等。

投资回收期分析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医用设备投入使用后在正常条件下的收益额和计提的折旧额、无形资产摊销额,用来收回总投资所需的时间,然后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对比来分析项目投资财务效益的一种静态分析法。投资回收期越短,其经济效益越好,计算公式为:

投资回收期=初始投资总额/设备年净收入 (1)

使用投资回收期法大多未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13]。以投资回收期作为评判标准非常直观,通常认为[14-16]:① 回收期≤2年,设备效益很好;② 2年<回收期≤4年,设备效益较好;③ 4年<回收期≤6年,设备效益一般;④ 回收期<6年,设备效益差。

3 讨论与总结

通过对HIS、PACS、ERP、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和医院分诊叫号系统等多个信息平台数据的挖掘,我们可以获得与设备相关的众多基本数据,如设备的基本情况(型号、设备总值、启用时间、折旧和净值等)、设备检查收入,设备运行次数、设备服务次数、设备维修费用等客观数据。我院目前仍需要在系统中人工录入的管理费、人力成本、水电费和计量费等支出费用,就可以对该设备进行不同角度的成本效益分析。我院从2012年开始提取部分大型医用设备的客观数据,经过近5年的摸索与改进,部分大型医用设备的单机成本效益分析结果已有了较好的展现。

我院2015年1.5 T MRI效益分析总体数据的情况和各月的设备效益情况,见图3~4。在不考虑投入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使用投资回收期方法分析,该设备的投资回收期约为1.11年,年投资利润率为73.60%,设备效益很好。

图3 医院1.5 T MRI的年总体效益情况表

图4 医院1.5 T MRI的全年各月效益情况表

2015年我院1.5 T MRI全年收入趋势和均次收入分析(图5~6)。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除春节前后(1~2月)检查次数和收入偏低外,其它月份基本相同,这反应我院每月进行MRI检查的患者人数是相对稳定的。

设备运行的利润率与设备原值、检查次数和支出密切相关。同档次设备(如3 T MRI)在检查次数和支出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利润率的差别与设备的原值有关;不同档次设备(如16排和64排CT)在检查次数大致相同情况下,利润率差别与设备原值和支出有关。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低档次设备的利润率远高于高档次设备,高档次设备维修支出相对较高(图7)。

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低档次的大型医用设备更具有投资价值,这需要根据医院的档次和定位,以及社会效益等综合考虑。64排CT和3 T MRI可以开展比16排CT和1.5 T MRI更多的检查项目,可以获得更快的检查速度,更清晰的图像质量,因此我认为医院大型医用设备的档次应该从高到低呈金字塔形配置较为合理。

图5 医院1.5 T MRI的收入趋势分析

图6 医院1.5 T MRI的均次收入分析

图7 2015年医院在用部分大型设备效益分析列表

4 展望

由于数据的挖掘需要通过医院分诊叫号系统进行单机收入和支出的匹配,使得开展单机成本效益分析的医用设备的种类受到限制。我院目前只能开展CT、MRI、DR、PET的效益分析,DSA、SPECT和LA基于上述原因尚无法进行单机成本效益分析。我坚信随着医院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设备类型将会不断增加;100万以上设备(如彩超等),甚至50万元以上设备(如胃肠镜等)的单机成本效益分析也可以逐步开展。这将会对我院医用设备的新增与更新决策提供更有力经济效益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中国临床工程发展研究报告(白皮书)[R].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25-38.

[2] 乔延柯,李斌,尹远芳,等.综合性医院医疗设备项目成本效益通用分析系统的开发与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6):13-15.

[3] 苏鹏,陈震.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软件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4,29(1):55-56.

[4] 种银保,戴钢.大型医用设备成本效益分析在HIS上的研发[J].医疗卫生装备,2004,(10):35-36.

[5] 孙海芬,李筱华,杨丛笑.以信息技术的大型医疗设备效益评价[J].卫生经济研究,2013,(12):32-35.

[6] 杨立飞.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信息化的思考[J].医药前沿,2014,(4):122-123.

[7] 陈荣,陈旭坤,钟小华.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的实践与探索[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6):68-69.

[8] 刘长缨,李梅,陈美玲.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2):101-103.

[9] 樊忠馥.医院大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评价方法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8):64-65.

[10] 奥拉夫·普洛特纳,芭芭拉·西本,泰格夫·库梅尔,等.应用成本效益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23-37.

[11] 滑茂善.医疗设备单机核算探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8):83-84.

[12] 高虹,缪建成,耿向楠,等.医疗设备单机成本绩效分析中数据获取相关因素考量[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9):132-135.

[13] 曹少平,张力方.大型医疗设备成本绩效考核数学模型的建立[J].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11,32(2):80-84.

[14] 张恩科,高敬龙,李帅帅,等.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在大型设备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12,9(1):51-54.

[15] 卢翠华.全成本核算下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4,31(8):52-54.

[16] 王凤,王养民,邵继凤,等.医疗设备成本效益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11):59-61.

猜你喜欢
回收期单机医用
热连轧单机架粗轧机中间坯侧弯废钢成因及对策
PPP项目财务测算特点、难点分析
深圳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建设项目的节能效果分析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宇航通用单机订单式管理模式构建与实践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光伏电站投资项目的多工具组合决策
水电的“百万单机时代”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