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忽视的Fieldwork Education体系

2018-05-08 10:46
新校长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科技能目标

课程标签:IPC IMYC

国际化学校往往会根据培养目标和方向的不同来引进最适合自己的国际课程,有些学校选择开设全套成体系的课程,比如最受欢迎的IB课程体系,但也有学校选择在不同的学段实施不同体系的课程,比如IGCSE+IBDP,或是IPC+MYP都是比较常见的组合搭配方式。除了最广为人知的IB课程外,Fieldwork Education国际教育组织开发设计的IPC和IMYC课程为学校提供了更加多元的选择。

IPC国际小学课程

IPC(International Primary Curriculum)国际小学课程是一套集学术教育、个人发展和国际化学习为一体的面向全世界5~11岁孩子的课程,由总部设在伦敦的Fieldwork Education国际教育组织联合全球一线教育人员共同参与开发。目前全世界92个国家超过1600所学校采用这一课程,在中国的国际化学校里,开设IPC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校有:青苗国际幼儿园、北京市鼎石学校、北京世青国际学校等。

IPC课程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对广泛的课程学科深入的理解。它基于全球迅速变化时期下的国际教育理念形成,同时又反映了我们对大脑如何工作、孩子如何学习的理解的最新发展,运用包括多元智能理论在内的学习方法,期望激发孩子的潜能。

IPC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式跨学科单元学习方法,一共设置了130多个主题单元,将所有单元分类,形成艺术、历史、地理等10个主要的课程模块。根据学生年龄的差异,IPC的主题单元课程分为三部分,分别适用于5~7岁、7~9岁、9~11岁的孩子,但每部分所包含的课程模块是相同的。

IPC强调学习者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同时注重培养他们对他人的体贴、合作及尊重,帮助学生取得技能循序渐进的发展,成为有自主能力的学习者。IPC的国际化观念并不仅仅是课程的附加,它将渗透到整个课程中,帮助学生通过所有学科不断发展国际意识。因此,IPC确立了八项个人目标:探究、韧性、道德、沟通、体贴、合作、尊重和适应性。

IMYC国际中学课程

IMYC(The International Middle Years Curriculum)适用于初中阶段11~14岁的学生,已经被包括英、美、澳等在内的50个国家的1100多所学校采用为中学阶段的课程体系,在中国,北京海嘉国际双语学校、上海诺德安达双语学校等双语学校开设有IMYC课程。

图1 IPC主要课程模块

IMYC首先是基于全球背景的课程,注重学生国际情怀的培养,尊重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传统,倡导在充分了解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尊重、包容与共存。其次,IMYC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学生的成长目标与IPC一脉相承。

围绕八项成长目标,IMYC开发出了使常规学科课程能够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不同综合探究主题,并以此为切入点,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在知识、技能、理解等方面围绕学生的真实生活开展学习活动。这样的课程基于学生的现有和未来需求,易于学生理解自身应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当下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相处等),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单元主题为核心的周期探究(Unit of Work)是IMYC课程实施的核心,中学阶段的学习包含30个主题和以下8个步骤:

第一步:The Big Idea

中心思想

Big Idea是每个主题单元的开端并贯穿着整个单元。它对一个主题单元的主题做出了扼要且全面的阐述。除此之外,它向学生展示了学科之间的独立性和相互性。

第二步:Entry Point

导入

IMYC主题单元的教学从Entry Point开始。学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里,对主题和中心思想进行思考。在这个活动里,IMYC并未硬性要求学生必须达到哪些学习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主题将Entry Point的活动地点设定在教室内、校园内,甚至走出校园。

第三步:Knowledge Harvest

知识储备

主题单元开始的第一节正式课堂,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次交流和分享的机会,教师从而得知每一位学生对本主题的理解程度,包括已有知识、技能、理解。在一个主题单元里,所涉及的每一学科的教师都必须在学科课堂上进行一次知识储备的教学活动。

第四步:Learning Goals

学习目标

在每个主题单元里,对每个学科提出了清晰的学习目标和标准,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理解目标、个人品质目标、国际情怀目标。学生应在单元开始时,就对上述学习目标有充分的了解。

第五步:Research and Record Learning Activities

探究和记录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提出的对知识、技能的要求对主题展开探究和调查。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断获得新的信息。 每次探究活动后,学生将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过滤、排序,目的在于不断深化他们对主题的理解和使得自己已经掌握的技能不断熟练。

第六步:Reflective Journaling

反思日志

在每个主题单元里,学生都要对学习过程进行每天或每周的日志记录。这样要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主题和中心思想不断进行反思。

第七步:Assessment for Learning

学习评估

评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学生进行评估,教师便可得知每一位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技能是否掌握及掌握程度如何。《教师档案册》对评估标准进行了细化和说明。

第八步:Exit Point

总结

在主题单元来到最后一周时,学生必须对本主题进行一次正式全面的反思,并选择其中一种形式进行展示。可选的形式包括:视频、音频、演讲、网页、图片、音乐。学生在进行创作时,将他们的整个学习过程表现出来,并独立和协作地进行系统的反思。

图2 探究八步骤示意图

所有主题都会按照这8步周期安排教学,每学期学习4~6个主题,每个主题持续6周。这些主题概括了所有学科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探究的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实现学科间的一致性,以及建立国际视野。

猜你喜欢
学科技能目标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画唇技能轻松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