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可以这样“补”

2018-05-08 10:46严柳晴
新校长 2018年3期
关键词:双语学校汉学学科

文 / 严柳晴

案例学校:上海市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

一堂学科融合的汉学课,樊阳用上了二十余年的积淀——在上外附属双语学校国际高中课程的“国际视野”中,打破学科壁垒,集合文史哲教学,融合大文科知识,颠覆传统“历史”“地理”“政治”的硬性分割,并融通中外。

汉学课旨在弥补人文教育之失:目前国际教育体系中,缺少本土文化课程。传统教育中,文史不分家,而现代教育体系下,学科间泾渭分明。缺乏美感、思辨,与现实脱节的人文教育模式需改观。

此外,“融合”亦为学科发展大势所趋。打破学科界限,益于综合素养培植,这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知识归并、学生互动等问题尚待探索。樊阳老师在上外附属双语学校美高AP国际高中课程体系中主导“大文科”教学,或被视作融合教育的一枚探针。

课时合并,学科间内容咬合

这门汉学课“神合貌离”——在课时上,它整合四大学科:语文、历史、地理、政治。四门课也分别由四名老师担纲。课程牵头人樊阳介绍,汉学课在具体课程设计上,“四足而立”,他们各有侧重,但同时合之为一,并不像传统的课程那样泾渭分明。

这四名教师每周抽半天时间,一同备课。与其说备课,不如说是一场头脑风暴,将各自学科背景的内容,整合成统一的、多维度的授课模式——因为人类的历史本就是一场大戏,地理为舞台,政治为幕后,历史为导演,文学则是舞台上出演的一幕悲喜剧。

图1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贯穿始终:人一旦被发掘出对知识的欲望、对美感的追求,人文教育便能实现优雅变身:将苦口婆心地劝学,变成看戏演戏一样的乐趣。

樊阳说,文科教育应该润物无声。兴趣与训练都很重要:如何在激发兴趣之后,设计完善的学科框架,辅以完善的训练,最终能使学生找到求学之乐,养成阅读习惯,最终沉淀人文素养?

在樊阳看来,学科之间本无界限,都是养成人文素养的途径。在他牵头的汉学课上,课程设计相互交叉。以时间段排序,每一个时间段,将置身于一个立体场景。文明起源、百家争鸣、魏晋、唐宋元明清……每个时间段,教师为学生设计若干主题。在同一主题上,课时与授课内容紧紧咬合。

比如,汉学课程进行至“楚辞”环节,文学教师讲解楚辞中的名篇《山鬼》。在传统的语文课上,楚辞生涩难懂,不太好教。那些颇古板的老师,喜欢抛出问题:文章怎样分段?表达什么思想?用了哪些修辞?

而樊阳与学生们讨论的问题大不相同。他们讨论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比如,对“失恋”的表达,山鬼与西方神话中的方式为何不同?一样变成鬼神,女子化作凄厉山鬼,深藏山坳,忧思终日,而西方的美狄亚则彪悍复仇。这类人物角色的不同,出于何种原因?是演绎方式不同,还是文化土壤不同?

紧接文学教师的讲课,史地政教师继续和学生讨论。历史教师集中讲授秦汉时期的历史;地理老师讲授这一时期楚国地理地貌,为什么楚国的歌舞流行?与地理状况和历史状况有关吗?而政治教师将以其文化视角,讲授楚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比如,张扬婉转神秘的楚地文化,怎么通过战争、交往而影响了整个中国文化?楚地文化,影响了今天对文化的认知吗?

课程设置动静相宜

在整个大课程的配套中,“动”“静”两者皆备。静态课堂是传授讨论与经典阅读;动态课程中,“行走”与课堂结合,学生到博物馆、文明故地边走边看,将学生置身在历史场景中。

换言之,这门课的旨趣也和中国的传统读书人相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图2

“你可以说它源于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也可以说它根植于民族国学传统。师生同切磋的书院式教育,是一种可能被我们忽略的优秀传统教育形式。近代的教育已将传统的文脉斩断。因此,我们的探讨课程,并不是‘西化课程’,而是捡起了遗失的东西,也是人类教育传统里珍贵的东西。”

对于学生的认知来说,“动态”的行走课程带给学生直接的形象认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樊阳介绍,上一学期,课程共有四个单元,“配套”四次出行。比如,第一次“行走”,与“神话”课程结合,师生同游上海博物馆。

在青铜器的钟鼎文中,看到汉字的优势,其他任何一种语言,都会随着发音而变化,而中国始终维持着稳定的文言系统,从而让我们跨越几千年,和古人对话;再比如,商朝到周朝祭祀器皿的花纹、格局的变化,感受到古人们逐渐“敬鬼神而远之”——从更重视神灵,到重视现世生活的逐渐变化。

博物馆里,教师与学生同处古代的语境中,故事的讲述自然映衬着时代背景,恍如穿越。比如周朝有个齐侯匜,一枚齐侯为虢国孟姬良女所做的器物。孟姬女是虢君之女,齐侯匜上一段文字,记录了该女子从虢国远嫁到齐国的故事。“齐侯乍(作)虢孟姬良女宝匜,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这看似简单的记录中,隐含着家国的隐恨与叹息:齐非正统姬姓侯国,但是贵为春秋五霸之首,虢国立国者是周文王的弟弟,但到春秋时已沦为各大国政治角逐后的一个小国,作为一个远嫁的美丽公主,婚姻里一定有政治的因素。她的内心是怎样的复杂?”樊阳启发学生,“父王必须把她嫁出去,国家才能生存。当你看到这些字,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去想:政治、军事方面的信息隐藏其中……”

在场景里,师生随处切磋,相互发问,不为任何书本框架所缚。在豫园,师生探讨园林中的道家思想。有时探讨还会从场景延伸到课堂中,或者一次简单的讨论,或者模仿国际课程的哈佛辩论赛,作一场辩论。如文庙探讨儒学回来,大家一起讨论,儒学中既讲“大义灭亲”,又为何讲“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樊阳坦言,动态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兴趣激发应该指向广泛、大量的阅读,包括一定的文言训练。

“汉学”教研组给学生们开出的书单中,涉及《庄子》《论语》等本科中文系、历史系学生必修的文学教材。尽管学生都面临出国考试,课业任务繁重,但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真正做到了走近经典的目标。

本土内容的“国际视野”

这是一门针对国际课程班学生的课程。课程在设计当中,会将中国文化置入人类文明的大背景中。

因此,中西对比的教育,在课程的设计中随处穿插。比如,讲到“神话”一课时,教师启发学生作中西神话对比:为什么中国的神话故事玄虚模糊,而西方的神话则有鲜明的故事框架?再比如,提到诸子百家时,教师会与学生探讨:道家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为何今天的道家受到全地球人的追捧甚至吹捧?还有,中国字与西方字体的差别在哪里?汉学课中的“汉字单元”开设了一系列书法课,临摹碑帖,找到书写中国字的感觉。

图3

除了中西对比之外,课程还强调文化、文明与现实的联系。在现实问题上,学科之间的对话、文化之间的对话更有张力。师生们在课堂上探讨雾霾,探讨教育,探讨伦理、社会与人生智慧。“这些并非刻意为之。”樊阳说,一日,他与学生同行文庙,探访《论语》墙,他因地取材,以激发学生思考:文庙处在破陋老城厢,如今已被高楼环抱。传统文化是否渐趋没落,是否应当被现代社会丢弃?

在樊阳看来,在国际视野的培养计划中,不能缺失“本土文化”。上外附属双语学校国际高中整体的美高AP课程中,非常重视“汉学课”的价值。不仅国内教育系统重视双语学校的本土课程,海外学校同样对汉学充满兴趣。未来,在与海外姐妹学校的交流中,汉学课也将作为一个文化输出的载体。对学校来说,汉学课是构成教育互动的一个媒介;对学生来说,则不仅是人基本素养的培养,也是一种文化情怀的培育——一个具有本土文化情怀的人,才能在整个人类文化的语境中,与其他文化相互对话。

猜你喜欢
双语学校汉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椭圆与一对“姊妹椭圆”及其性质
我们班的“运动健将”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杨联陞《汉学书评》出版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国际汉学》增刊征稿启事
Memories of Pets on A Hot Day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