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广西4种野生鸟类新城疫病原学检测与遗传进化分析

2018-05-09 06:12谢丽基谢芝勋罗思思邓显文谢志勤黄娇玲曾婷婷张艳芳张民秀
中国动物检疫 2018年5期
关键词:野鸟新城疫毒株

谢丽基,谢芝勋,罗思思,邓显文,谢志勤,王 盛,黄娇玲,曾婷婷,张艳芳,范 晴,张民秀

(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广西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01)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以感染禽类为主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1]。尽管NDV只有1个血清型,但不同毒株间的生物学特性存在明显差异。根据NDV F基因高变区序列差异,可将毒株分为两类:Ⅰ类(ClassⅠ)和Ⅱ类(ClassⅡ)[2-3]。Ⅱ类NDV流行时间较长,至少包括18个基因型。导致世界各国ND大流行的强毒株和常用弱毒疫苗株均属于此分支[4-5]。

与Ⅱ类相比,Ⅰ类NDV出现较晚。我国2008年后陆续检测和分离到了Ⅰ类 NDV[6-7]。虽然研究表明所有Ⅰ类NDV均为无毒或弱毒株,但已有学者证实Ⅰ类NDV可通过在鸡或鸡胚中连续传代增强毒力[8-9]。野鸟是NDV的自然储存宿主,可作为病毒的传播媒介,随自然迁徙将病毒传染给家禽,导致家禽ND的暴发[10]。新疆、吉林、湖南和陕西等地对野生鸟类进行了ND监测,探索了野生鸟类与家禽NDV感染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分析NDV遗传进化情况,预测了家禽NDV感染的流行趋势,为ND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10-15]。

广西是鸟类的主要迁徙地,同时拥有庞大的野生鸟类资源[16],因此有必要对广西野鸟携带的Ⅰ类和Ⅱ类NDV都进行监测。本研究于2016—2017年在广西采集4种野生鸟类的口咽/泄殖腔棉拭子样本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并对分离毒株进行遗传进化分析,从而为科学防控ND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

病毒基因组RNA/DNA快速纯化试剂盒和DNA片断胶回收试剂盒:购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Prime Script II 1st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Premix Ex TaqTM试剂盒和PMD18-T试剂盒:购自大连宝生物公司。

1.2 样品和SPF鸡胚

样品:采自2016—2017年广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收容和救护的4种野鸟;SPF鸡胚:购自北京梅里亚维通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由本实验室无菌孵化至9~11日龄。

1.3 病毒分离鉴定

将采集的咽喉/泄殖腔棉拭子,放入青-链霉素PBS溶液中,低温(4 ℃)作用4 h,然后充分捻转、挤压,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接种9~11日龄SPF鸡胚,收获24~96 h内死亡或活胚的鸡胚尿囊液,通过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HI)试验进行病毒鉴定。

1.4 核酸提取

参照RNA/DNA快速纯化试剂盒说明书,对HA和HI鉴定为NDV阳性的尿囊液提取RNA。

1.5 RT-PCR扩增

参照PrimeScript II 1st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说明书,对提取的RNA进行反转录合成cDNA。使用国标 GBT 16550—2008和文献[2,17]中的引物(表1),对NDV F基因进行PCR扩增。国标GB/T 16550—2008中的引物未说明扩增Ⅰ类,还是Ⅱ类NDV,文献[2]中的引物说明特异扩增Ⅰ类NDV,文献[17]中的引物说明可扩增Ⅰ类和Ⅱ类NDV。将50 µL PCR产物电泳后,切胶经DNA片断胶回收试剂盒纯化回收。将纯化PCR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阳性克隆送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进行测序。

表1 试验所使用引物序列

1.6 分离株F基因序列和遗传进化分析

根据测序结果,推导出NDV分离株F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确定112~117位氨基酸裂解位点基序。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NDV参考序列(表2),利用 MEGA 6软件,对F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采用邻位相连法(Neighbor-joining)构建系统遗传进化树。

2 结果

2.1 病原学检测

2016—2017年在广西4种野鸟中开展了ND病原学检测,共采集野鸟口咽/泄殖腔棉拭子650份,其中斑鸠120份、鹧鸪261份、鸽子215份、山鸡54份。经病毒分离、RT-PCR和序列测定,共分离到10株NDV,病毒分离率为1.54%。10株病毒中,5株来源于斑鸠,3株来源于鸽子,2株来源于鹧鸪(表3)。

表2 NDVF 基因序列分析参考毒株及其F 蛋白裂解位点详细信息

表3 广西地区4种野鸟新城疫病原学检测

2.2 分离株F基因PCR扩增

使用国标GBT 16550—2008中的引物 P1和P2,运用RT-PCR对10 株NDV分离株进行F 基因扩增,仅分离到2株鹧鸪源NDV(“159 鹧鸪19”“158鹧鸪18”)中扩增出535 bp的条带。用文献[2]中的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另外8株NDV分离株,使用文献[17]中的引物FTY1和FTY2,扩增出 968 bp的条带。10个NDV分离株F基因的PCR扩增电泳结果见图1。

图1 NDV 广西分离株F基因扩增结果

2.3 分离株F基因序列和遗传进化分析

10株NDV分离株的氨基酸裂解位点基序均为112R-R-Q-K-R-F117,符合NDV强毒株的典型特征。对2016—2017年主动监测中分离到的NDV进行F基因序列测定,构建了系统遗传进化树(图2)。所分离的10株NDV毒株中,8株为Ⅱ类NDV基因VI型(斑鸠源5株、鸽子源3株),2株为Ⅱ类NDV基因XII 型(均从鹧鸪中分离到)。构建系统进化树所用序列为NDV F基因编码区1~374位核苷酸(图2)。

图2 根据F基因1~374 bp核苷酸序列绘制的遗传进化树

3 讨论

据报道,我国新疆、吉林、湖南和陕西等地从野鸟中分离的NDV主要为Ⅱ类NDV的基因I、II和VI型[10-15]。与这些报道类似,本研究也发现了Ⅱ类NDV基因VI型。近年来,我国在家禽中检测到了Ⅱ类NDV基因XII型[6,18],但未在野鸟中发现。本研究在广西鹧鸪中分离到了基因XII型,因此应关注这种新型NDV在国内野鸟和家禽中的分布和流行情况,加大主动监测力度。由于当前使用的NDV疫苗主要为基因VII、II和I型,鉴于基因XII型的发现,有必要开展当前疫苗对XII型的免疫效果评估。同时,由于本研究样品均采自广西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收容和救护的野鸟,来源相对单一,为更好地阐明4种鸟类NDV的病原生态学分布,后续应拓宽鸟类样品的采集范围。

本研究中分离到NDV的野鸟状态良好,无发病迹象,因而推测野鸟对基因VI和XII具有较好的适应力与抵抗性,存在向周边环境排毒的危险。广西丰富的鸟类资源为NDV传播创造了便利条件。

NDV 分离株F 蛋白裂解能力是判断毒力的标准之一[19]。强毒株F蛋白裂解位点区的氨基酸组成是112R/K-R-Q-K/R-R-F117,而弱毒株相对应的氨基酸组成是112G/E-K/R-Q-G/E-R-L117[20-21]。本研究分离的10株NDV氨基酸裂解位点基序均为112R-R-Q-K-R-F117,符合NDV强毒株的典型特征。后续将会进行分离毒株的MDT和ICPI致病指数测定以及全基因序列测定分析。

由于前期在对NDV F基因的PCR扩增中,发现国标中的引物P1和P2仅能扩增Ⅱ类NDV的F基因;文献[2]中注明的引物CI-F和CI-R并不能扩增所有Ⅰ类NDV;文献[17]中注明的引物FTY1和FTY2并不能扩增所有Ⅰ类和Ⅱ类的NDV毒株。这可能是由于NDV F基因变异较大,特别是Ⅰ类和Ⅱ类NDV的F基因。因此,为避免漏检,本研究使用了国标、文献[2]和文献[17]中的3套引物同时进行扩增。此外,由于Ⅰ类NDV可通过在鸡或鸡胚中连续传代增强毒力[8-9],因此为更好地预测家禽NDV感染的流行趋势,建议在国标中增加Ⅰ类NDV的检测引物。

4 结论

本研究于2016—2017年在广西采集了4种野鸟的650份口咽/泄殖腔棉拭子进行了NDV感染状况调查和分子特征分析,共分离到10株病毒;10株分离毒株均为高致病性,其中8株为Ⅱ类NDV基因VI型,2株为基因XII 型。该结果表明我国野鸟中流行的NDV以基因VI型为主,但也出现了新基因型(基因XII型)。因此,应加大对野鸟NDV监测的力度,防止其将病毒传染给家禽,同时开展当前疫苗对对NDV XII型的免疫效果评估。

参考文献:

[1] SAIF Y M. Disease of poultry [M]. 11th ed. Ames: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03:64-87.

[2] 王静静,吕艳,赵云玲,等. 2011—2015年中国Ⅰ类新城疫病原学监测与遗传进化分析[J]. 病毒学报,2017(2):211-215.

[3] DIEL D G,DA S L,LIU H,et al. Genetic diversity of avian paramyxovirus type 1:proposal for a unified nomenclature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genotypes[J]. Infec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2012,12(8):1770-1779.

[4] SNOECK C J,OWOADE A A,COUACYHYMANN E,et al. High genetic diversity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in poultry in West and Central Africa:cocirculation of genotype XIV and newly defined genotypes XVII and XVIII.[J].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2013,51(7):2250-2260.

[5] LIU X F,WAN H Q,NI X X,et al. Pathotypical and genotyp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isolated from outbreaks in chicken and goose flocks in some regions of China during 1985—2001[J]. Archives of virology,2003,148(7):1387-403.

[6] 刘华雷,张维,胡北侠,等. 中国部分地区2008年I类新城疫病毒F基因遗传变异分析[J]. 病毒学报,2009,25(5):382-387.

[7] LIU X W,WANG X Q,SHUANG W,et al.Surveillance for avirulent Newcastle disease viruses in domestic ducks(Anas platyrhynchos and Cairina moschata)at live bird markets in Eastern China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viruses isolated.[J]. Avian pathology,2009,38(5):377-391.

[8] KOMMERS G D,KING D J,SEAL B S,et al.Virulence of six heterogeneous-origin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isolates before and after sequential passages in domestic chickens[J]. Avian pathology,2003,32(1):81-93.

[9] Zanetti F,Berinstein A,Carrillo E. Effect of host selective pressure on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virulence[J].Microbial pathogenesis,2008,44(2):135-140.

[10] 李胜楠,王海军,高晓龙,等. 7株野鸟源新城疫病毒F基因和HN基因遗传变异分析[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5,10(12):1057-1060.

[11] 郭威. 环洞庭湖区新城疫病原监测及分子演化分析[D].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5.

[12] 李小阳. 野鸟源新城疫病毒的基因组分析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D]. 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6.

[13] 解秀梅. 鸵鸟源新城疫病毒全基因序列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D].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14] 赵振振. 2011—2015我国部分地区鸽源新城疫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鸽新城疫疫苗VIb-I4的免疫效力试验[D]. 扬州:扬州大学,2016.

[15] 张慧敏,木哈买提江·铁格斯,史军,等. 一株新疆野鸟源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F基因克隆及遗传进化分析[J]. 中国畜牧兽医,2017,44(9):2755-2760.

[16] 伊剑锋,余丽江. 广西繁殖鸟类资源[J]. 生态学杂志,2016,35(7):1896-1910.

[17] 朱杰. 2008—2013年华东地区新城疫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HN基因E347K变异对病毒抗原性的影响[D]. 扬州:扬州大学,2015.

[18] LIU H,LÜ Y,AFONSO C L,et al.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s of new emerging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strains isolated from china.[J]. Genome Announcement,2013,1(1).

[19] BERINSTEIN A,SELLERS H S,KING D J,et al.Use of a hetero duplex mobility assay to detect differences in the fusion protein cleavage site coding sequence among Newcastle disease virus isolates.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2001,39(9):3171-3178.

[20] ALEXANDER D J. OIE Manual of diagnostic tests and vaccines for terrestrial animals[M]. Paris:Office of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2004:270-282.

[21] COLLINS M S,BASHIRUDDIN J B,ALEXANDER D J.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s at the fusion protein cleavage site of Newcastle disease viruses showing variation in antigenicity and pathogenicity[J]. Archives of virology,1993,128(3/4):363-370.

猜你喜欢
野鸟新城疫毒株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测序的临床应用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奥密克戎毒株为何“需要关注”
新城疫诊断与防治
野鸟与笼中鸟
野鸟
商品化鸡新城疫活苗分类及特点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鸽新城疫流行新特点及免疫程序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类NADC30毒株流行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