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SPME-GC-MS测定中国四大名醋的香气成分

2018-05-10 08:20李攀恒郑吴伟李冬生祁勇刚
中国酿造 2018年4期
关键词:香醋永春酸度

李攀恒,郑吴伟,汪 超,高 冰,李冬生,徐 宁,祁勇刚,胡 勇*

(湖北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 工业发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湖北省食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酵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68)

“醋”中国古称“酢”、“醯”、“苦酒”等,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传统调味品。山西老陈醋、江苏镇江香醋、福建永春老醋、阆中保宁醋更是名扬四海,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醋”。食醋由于营养丰富、功能性强,是众多人喜爱的调味品[1-2]。

山西清徐县出产的天然陈酿老陈醋作为中国四大名醋之首,色泽黑紫,“绵、酸、甜、醇厚”回味悠长[3]。镇江香醋,具有“色、香、酸、醇、浓”的特点,“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多次获得国内外的嘉奖[4]。永春老醋又名乌醋或福建红粬醋,具有色泽棕黑、酸中带甘、醇香爽口、久藏不腐等特点[5]。保宁醋以多味开胃健脾,促进血液流动的中药材制曲,是惟一的药醋、取观音寺莹洁甘冽、沸而无沉之唐代古“松华井”的优质泉水精酿而成[6]。目前,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已经对食醋香气成分进行很多研究,他们大多是对食醋有机酸、氨基酸、黄酮、多酚,或者对单一醋样进行香气成分分析。很少对中国四大名醋整体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顶空液相微萃取(headspace liqu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L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chromatography massspectrometry,GC-MS)仪对中国四大名醋8个样的香气成分进行测定与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原料、微生物和风味物质之间的关系打好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四大名醋样品(A:山西老陈醋,B:江苏镇江香醋,C:福建永春老醋,D:四川阆中保宁醋):市售。A1:水塔山西陈醋,两年陈酿,酸度≥4 g/100 mL;A2:宁华府精酿老醋,五年陈酿,酸度≥6 g/100 mL;B1:恒顺镇江香醋,六年陈酿,酸度≥6.4 g/100 mL;B2:金山寺镇江陈醋,优级,酸度≥5.5~5.9 g/100 mL;C1:桃溪永春老醋,三年陈酿,酸度≥6.5 g/100 mL;C2:桃溪永春老醋,六年陈酿,酸度≥6.5 g/100 mL;D1:一级保宁醋,酸度≥5 g/100 mL;D2:二级保宁醋,酸度≥4 g/100 mL。

2-辛醇(色谱级)、正己酸己酯(色谱级)、乳酸乙酯(色谱级)、戊酸乙酯(色谱级)、2,3,5,6-四甲基吡嗪(色谱级)、苯乙醇(色谱级)、乙酸(色谱级)、2-甲基苯酚(色谱级)、4-乙基-2-甲氧基苯酚(色谱级)、3-羟基-2-丁酮(色谱级):美国Sigma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7890A/5975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DB-WAX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美国安捷伦公司;SPME手动进样手柄及萃取头:美国Supelco公司;HH-6数显磁力搅拌恒温水浴锅:国华电器有限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样品预处理

先将萃取头装入手柄,插入250℃气相色谱进样口进行老化40 min至无杂峰[15]。分别将醋样用无菌蒸馏水稀释至酸度为4g/100mL,统一酸度。称取10mL醋样加入20mL顶空微萃取样品瓶中,放入转子,加入40μL提前配好的二辛醇稀释液,盖上盖子,插入萃取头,固定在50℃磁力搅拌恒温水浴锅内,平衡20 min后推下纤维头继续萃取20 min,然后收起纤维头,拔下萃取头,插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气相色谱进样口,推下纤维头,于250℃解吸4min,抽回纤维头后拔出萃取头,同时启动仪器采集数据[7-12]。

1.3.2 检测条件

(1)色谱条件

色谱柱:DB-WAX毛细管色谱柱(30m×0.25mm×0.25μm);通入保护气氦气(He);流速:0.9 mL/min;进样口温度:250℃,不分流。升温程序:起始温度40℃,3min,阶段一:以5℃/min升温至120℃,阶段二:以10℃/min升温至200℃,保持5 min,阶段三:以30 ℃/min升温至260 ℃,保持6 min[8-12]。

(2)质谱条件

电子离子(electron ionization,EI);接口温度280℃,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电子能量70 eV,质量扫描范围33~450 amu[8-12]。

1.3.3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1)定性分析

醋样经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得到总离子流色谱图,根据出峰时间和质荷比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外标法进行进一步定性分析。

(2)定量分析

正己酸己酯(色谱级)、乳酸乙酯(色谱级)、戊酸乙酯(色谱级)、2,3,5,6-四甲基吡嗪(色谱级)、苯乙醇(色谱级)、乙酸(色谱级)、2-甲基苯酚(色谱级)、4-乙基-2-甲氧基苯酚(色谱级)、3-羟基-2-丁酮(色谱级)是通过相应的内标物来做定量分析,其他物质含量利用内标物2-辛醇计算得出。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离子流色谱图

通过选择RTE积分器,检索NIST谱库,选取匹配度大于70%的化合物,根据总离子流色谱图出峰时间和质荷比可以做定性分析[8-12]。

图1 中国四大名醋挥发性香气成分总离子流色谱图Fig.1 Total ion chromatogram of the volatile aroma components of the four Chinese famous vinegars

2.2 定量分析

本实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内标法对A山西老陈醋、B江苏镇江香醋、C福建永春老醋、D阆中保宁醋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和部分定量分析,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四大名醋中含有香气成分种类颇多,共检测到香气成分有:酸类10种、酯类14种、醇类4种、酚类6种、醛类10种、酮类4种、吡嗪类5种、呋喃类4种、其他类11种。其中,山西A1检测出31种风味成分、A2检测出36种、B1检测出34种、B2检测出28种、C1检测出23种、C2检测出24种、D1检测出29种、D2检测出28种,表明A、B、D三种固态发酵的香气成分种类数远远高于液态发酵醋C[13-15]。其中A比C多检测出10种香气成分、B比C多检测出8种香气成分、D比C多检测出5种香气成分[16]。另外,A2比A1多检测出5种成分、C2比C1多检测出1种成分,表明食醋发酵年份越久,香气成分种类越多[17]。

表1 中国四大名醋挥发性香气成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Table 1 Results of volatile aroma components in the four Chinese famous vinegars analysis by GC-MS

续表

就此次研究结果整体来看,A和D的吡嗪类(分别是8、3种)、酚类(7、3种)物质多于B和C(吡嗪类分别是1、2种;酚类4、3种);B和C的酯类(分别是15、12种)和酮类(5、1种)种类多于A和D(酯类分别是8、11类;酮类2、2种)[18-19],A和B的醇类(分别是4、4种)和呋喃类(5、3种)种类多于C和D(醇类分别是2、2种;呋喃类3、3种)。

分析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川穹嗪(平均含量580.75μg/L[20])、4-乙基苯酚(平均含量36.65μg/L)、苯甲醛(平均含量738.7μg/L)在山西老陈醋中含量最丰富。江苏镇江香醋的3-羟基-2-丁酮(平均503.4 μg/L)含量最高[15]。福建永春老醋的苯乙醇含量最高,平均1 415.8μg/L;乙酸乙酯含量最高,平均3 543.35μg/L。四川阆中保宁醋糠醛含量最高,平均14 600.9μg/L。

在四大名醋中检测到茴香脑,茴香脑具有升高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促进骨髓细胞成熟和释放入外周血液中、抗肿瘤的作用。山西老陈醋中茴香脑含量最高,平均727.55μg/L,远远高于其他醋品(<100μg/L)。乙偶姻是一种重要的食用香料,被广泛应用于功能材料、医药生产和化学合成等领域,镇江香醋B2的乙偶姻中含量最高(562.6μg/L)。川芎嗪能够降低血压,改善脑循环,抗肿瘤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等领域。本研究表明,川芎嗪在山西老陈醋中含量最高(平均为580.75μg/L)。

此次检测试验可得:山西老陈醋中特有的香气成分有6种:其中A1中为糠醇、苯甲醇、5-甲基-2-乙酰基呋喃、1,3,3-三甲基-二环[2.2.1]庚-2-酮;A2中为三甲基-6-乙基吡嗪;A1和A2共有的为2,3-二甲基吡嗪。江苏镇江香醋中特有的香气成分有5种:其中B1中为2,2‘-亚甲基双呋喃;B2中为2-羟基-4-甲基戊酸乙酯、山梨酸、2,6,6-三甲基-1-环己烯-1-羧醛;B1和B2共有的为2,3-丁二醇[15]。福建永春老醋中特有的香气成分有2种:C1和C2共有的为正己酸乙酯、乙酸异丁酯。四川阆中保宁醋中特有的香气成分有4种:其中D1中为2-甲酚、5-甲基-2-(1-甲基乙基)-2-己烯醛;D2中为戊酸、正丁酸。各类食醋具有独特香气成分的原因可能与原料种类、原料预处理、糖化发酵剂、微生物群落、糖化工艺、酒精发酵方式、醋酸发酵方式、熏醅或煮醋、陈酿时间等相关[20]。

3 结论

本实验采用HS-SPME-GC-MS对四大名醋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对比了四大名醋8个样品之间的香气成分。其中山西老陈醋和阆中保宁醋香气成分种类最多,镇江香醋次之,液态发酵永春醋最少;四大名醋的香气成分种类繁多且差异明显,使得具有别于其他醋类独特的风味,其原因与四大名醋样本陈酿年份、生产工艺、配料、发酵方式、微生物菌群差异均有关。由于样本数量较少,不能够完全代表各醋品种香气特征,这也是文章的局限性。但本实验对四大名醋酿造工艺的提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下一步研究原料、微生物和风味物质之间的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熊庆荣.我国四大名醋[J].中国土特产,1996(2):30.

[2]陈树俊,苏 静,张海英,等.山西老陈醋功效成分的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09(12):45-49.

[3]白雪峰.老陈醋成分分析及液态发酵工艺探讨[J].食品安全导刊,2016(12):129-130.

[4]冯 静,施庆珊,欧阳友生,等.醋酸菌多相分类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9,36(9):1390-1396.

[5]李南材,黄国彬.永春老醋:持久弥香[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1(3):29.

[6]李程莹.保宁醋:食与药的坚守[J].中华手工,2016(12):56-59.

[7]王旭苹.山西老陈醋熏醅过程中香气成分动态变化的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4.

[8]ZHU H,ZHU J,WANG L L,et al.Development of SPME-GC-MS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compounds in Shanxi ages of vinegar and its analytical characterization by aroma wheel[J].Food Sci Technol,2016,53(1):171-183.

[9]NATERM R,CASTRO M R,DE BALMEG M,et al.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nalysis of aroma compounds in vinegar Validation study[J].J Chromatog A,2002,967(2):261-267.

[10]ZHU H,QIU J,LIZ J,et al.Determination of rheological property and its effect on key aroma release of Shanxi aged vinegar[J].J Food Sci Technol,2016,53(8):3304.

[11]LIANG JJ,XIE JC,HOU L,et al.Aroma constituents in Shanxi aged vinegar before and after aging[J].J Agr Food Chem,2016,64(40):7597-7605.

[12]XIONG C,ZHENG Y J,XING Y N,et al.Discrimination of two kinds of geographical origin protected Chinese vinegars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unds an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J].Food Anal Meth,2016,9(3):768-776.

[13]聂佳慧,李 艺,秦雪梅,等.谷物酿造传统食醋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OL].食品科学,(2017-10-3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206.TS.20171030.1217.030.html.

[14]张丽娟.恒顺香醋醋酸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变化分析[D].无锡:江南大学,2008.

[15]GIUDICIP,陈福生,杨浩然,等.中国谷物醋的感官风味特征分析[J].中国酿造,2017,36(9):1-5.

[16]刘 超.优质食醋发酵过程中的风味及安全性研究[D].天津:天津科技大学,2012.

[17]朱 宏.山西老陈醋挥发性成分和流变性质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6.

[18]杨 勇.镇江香醋风味物质检测及醋醅中紫纹羽菌产色素条件[D].镇江:江苏大学,2008.

[19]赵玉梅.基于川芎嗪的山西老陈醋质量分析与评估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3.

[20]聂志强,汪越男,郑 宇,等.传统食醋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及功能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12,31(7):1-6.

猜你喜欢
香醋永春酸度
镇江香醋挥发性成分研究及包装成本效益分析
从太空俯瞰地球
意大利窖藏香醋,让时间静止
浅谈电位滴定方法在柴油酸度分析中的应用
镇江香醋
永春“逐火把”激情上演
一种固态发酵窖池酸度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探访“中国香都”永春达埔
5种野菜的烹调方法
牛乳新鲜度与牛乳酸度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