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辨治消渴病82例临床分析

2018-05-10 08:57汤秀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糖丸服用血糖

王 刚 罗 艳 汤秀珍

(本溪市中医院糖尿病科,辽宁 本溪 117000)

在现代医学中,消渴病是指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消渴病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多尿、消瘦、多食善饥、多饮等症状,亦有很多患者临床未见任何表现,体检时突然发现血糖升高者。消渴病名的出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有“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的记载[1]。中医学认为消渴病为标实本虚,病变的部位在肾、胃、肺,其基本病机表现为燥热偏盛、阴津亏耗等[2]。本文对治疗消渴病使用分时辨治方式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找出治疗消渴病更好的方式,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我院糖尿病病房治疗的消渴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即观察组41例,男21例,女20例;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 (45.87±30.24) 岁;病程2~9年,平均(4.56±1.32) 年;空腹血糖7.04~14.95 mmol/L,平均(9.58±2.36) mmol/L;餐后2 h血糖9.68~16.33 mmol/L;平均(13.86±3.64) mmol/L。对照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25~64岁,平均 (44.72±30.10) 岁;病程2~10年,平均(4.71±1.54)年;空腹血糖7.06~14.85mmol/L,平均 (9.55±2.39) mmol/L;餐后2 h血糖9.67~16.30 mmol/L,平均(13.93±3.58)mmol/L。对比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血糖水平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其中包括对病室中的常规护理,对患者日常生活的护理,饮食方面的调护与管理,对患者进行康复运动方面的指导,针对心理情绪不佳的患者,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分时辨治方式,本院自制中药舒肝降糖丸,由五味子、僵蚕、黄芪、西洋参、郁金、柴胡、黄芩、清半夏、麦冬等组成,能够起到调肝气、降肺气、清热化痰的作用;健脾降糖丸,由鸡内金、砂仁、白术、黄芩、荷叶、茯苓、佩兰等组成,能够祛浊化湿、运化水谷、调脾健胃;益肾降糖丸,由生地黄、西洋参、桃仁、巴戟天、红花、附片、山萸肉等组成,有补肾气、养阴化瘀的作用。在凌晨3~5点或5~7点使用温水服用舒肝降糖丸,3~6 g/次;在9~11点使用温水服用健脾降糖丸,3~6 g/次,在17~19点使用温水服用益肾降糖丸,3~6 g/次。在服药期间禁辛辣饮食、烟酒,30 d为1个疗程,服用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空腹时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恢复正常或者降低程度在40%以上,表示治疗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降低20%以上,表示治疗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有加重情况,血糖水平减低不超过20%或者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结果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显效人数29例、有效人数9例、无效人数3例,治疗总有效人数3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显效人数21例、有效人数6例、无效人数14例,治疗总有效人数27例,总有效率65.85%。对照组总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总有疗效率比较 [例(%)]

3 讨论

消渴病是中医病名,以多尿、多饮、多食、疲乏、尿甜以及消瘦为主的病症,是一个涉及多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紊乱,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的疾病。中医学对消渴病的病因病机有着不同认知,或寒或热,或实或虚,但根本皆为津液的异常代谢。通过现代医学化验检查表现为尿糖、高血糖,其主要的病变部位是胃、肾、肺,病机表现为燥热偏盛、阴津亏损[3]。消渴病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上一样,中医治疗方式中对预防出现并发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效果。

有研究表明根据《内经》的相关论述及临床经验将消渴病按症状特点和病机的演变分为三期[4]:脾瘅期、消渴期及消瘅期,分别对应消渴病分期辨证,消渴病前期、消渴病期及消渴病并发症期,指导临床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我们借鉴其研究分期,进行分时辨治,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人体患消渴病时间较长以后,容易出现病情失控,导致经脉失养、阴阳俱虚、气血逆乱,同时因为脏腑重要器官受损严重导致出现肢体麻疼、昏迷中风、目盲、眩晕等,消渴病患者的经络、气血在运行时,不同的时间段会出现不足以及盈盛,正如《血证论》 云:“木之性在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得化”。现在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消渴病的发病有低龄化的趋势,因此治疗过程中宜疏肝解郁、健脾布精为主,舒肝降糖丸中的西洋参、五味子、麦冬能够敛肺生津、滋阴,清半夏、黄芩能够化痰清热,使得人体肝和气平,保证一天中的精神充足,僵蚕、郁金以及柴胡有调节、降低肝气的作用,在寅卯时进行服用;《素问·奇病论篇》里提及:“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素问·厥论篇》论述脾胃功能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因此,《医宗必读》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健脾降糖丸中的荷叶、佩兰、茯苓起到化湿祛浊的功效,白术、黄芪、鸡内金、砂仁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在巳时服用;《圣济总录》 记载:“消渴病久肾气受伤,肾主水,肾气虚衰,气化失常,开阖不利,能为水肿”,益肾降糖丸中桃仁、生地黄、红花以及山萸肉能够化瘀养阴,巴戟天、附片以及西洋参有温阳补肾的功效,在酉时服用[5]。根据不同的外界环境条件以及患者自身情况,在不同时间进行调养治疗[6-7],在不同时间段进行下药,分调各脏[8],经气借助药力,药力借助经气,两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提升药效,本研究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治疗消渴病使用分时辨治的方式有显著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1]。

[1]田代华.黄帝内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

[2]杲东.消渴病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作用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6,6(27):297-298.

[3]黄寅銮,曾纪斌,许希雪,等.黄芪消渴病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81-82.

[4]吕仁和,张法荣,高彦彬.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标准[J].中国医药学报,1993,8(3):54-56.

[5]秦瑞君.天麦消渴病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对其血糖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8):26-28.

[6]周潮,佟杰,李晓哲,等.中医分时辨治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635-636.

[7]弓敏.中医治疗糖尿病的82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23(10):6191-6192.

[8]于凤.中医治疗消渴病阴虚燥热证1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9):261-262.

猜你喜欢
糖丸服用血糖
“糖丸爷爷”顾方舟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奇迹糖丸制作及市场推广研究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
“糖丸之父”顾方舟逝世,择一事终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