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利湿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0例

2018-05-10 08:57张静云何春红宋群路郭兴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川牛膝活血下肢

张静云何春红宋群路郭兴蕊

(1 河南中医药大学洛阳研究生工作部,河南 郑州 450046;2 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周围血管一病区,河南 洛阳 47100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周围血管科常见的慢性肢体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1],由于脂质代谢紊乱等因素使动脉内膜发生粥样变化,从而导致动脉狭窄、闭塞,病变肢体供血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皮温降低、疼痛、乃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2],多累及大、中动脉,是全身性动脉硬化在下肢的表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不合理、快节奏生活压力等因素共同驱动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日益增多,且有年轻化趋势,其发生率国外报道为11.6%~24.6%[3-4],亟需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血管腔内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支架植入为代表的微创介入术治疗以其微创、术后恢复快及可重复性好的优势,逐渐成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的治疗手段[5],但远期效果还需验证[6]。然而基于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传统理论,可贯穿治疗疾病始终,疗效较好[7],所以近几年研究中医药治疗本病已成热点。笔者通过临床观察总结,发现活血利湿汤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以2017年8月—2017年2月于洛阳市第一中医院门诊就诊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3~89岁;平均(73.5±9.71) 岁;病程0.5~25年,平均 (13±2) 年;既往史:高血压17例,冠心病12例,脑血管疾病11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2~87岁,平均(72.5±8.51) 岁;病程0.7~30年,平均(12±3) 年;既往史:高血压21例,冠心病10例,脑血管疾病19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3 排除标准 (1)近3个月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视网膜等并发症或合并其它严重原发性疾病者。(2)已知有凝血机制障碍,或2个月内有大手术史、创伤史。(3)计划妊娠、意外妊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4剔除标准 (1)治疗依从性差,未按方案规定用药。(2)中途停止或改用其它中药治疗或死亡患者及不能耐受中药治疗者。(3)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明显而不能继续本方案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基础治疗 基础疾病,给予西医对症处理,如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稳定斑块等治疗。

1.5.2 对照治疗 治疗组中医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则,给予利湿活血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茵陈15 g,黄柏15 g,薏苡仁30 g,茯苓30 g,白术12 g,当归12 g,赤芍12 g,生地黄15 g,川芎15 g,川牛膝15 g,栀子10 g。日1剂,水煎留汁400 mL,分早晚饭后200 mL温服。

对照组:以活血化瘀为则,予以桃红四物汤加减,具体方药如下:桃仁15 g,红花15 g,当归12 g,川芎15 g,赤芍12 g,生地黄15 g,川牛膝15 g。日1剂,水煎留汁400 mL,分早晚饭后200 mL温服。

均以3周为1个疗程,疗程不足3周达临床治愈者,即结束方案治疗,记录相关检测指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若正态分布用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偏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别有显著性。

1.7 观察指标 观察下肢发凉、麻木、静息痛、间歇性跛行、足背皮温等症状和体征并记录其相应评分分值。1.8评价标准 参照《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及疗效标准》[9](中国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拟定的疗效判定表,并制定中医证候评分表。由观察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并计算分值。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积分减少≥90%。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积分减少≥70%,<9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积分减少≥30%,<7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积分减少<30%。

2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本病属于“脱疽”“脉痹”范畴,本病多发为中老年人,年老体虚,中阳不振,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水湿不化,聚而成痰饮;多表现为下肢,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现代人久嗜酒肉肥甘生湿之品,湿聚而不化,亦可成痰或痰饮。门诊就诊患者多属病变早期,其病理特点为“湿”“热”“瘀”互结,故在活血化瘀基础上,重用清热利湿,若“邪热”减退,兼用利湿之品。利湿活血,血行则瘀除,瘀除则络通。

活血利湿汤中茵陈、黄柏、薏苡仁清热祛湿,祛邪行血,川牛膝引经下行,茯苓、白术健脾利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当归、川芎行气活血,栀子清热利湿,泻火除烦,凉血解毒。现代药理表明,当归能够保护缺氧大鼠神经系统[10],扩血管增加循环血流量;川芎能够红细胞聚集性、降低血液黏度;茵陈具有改善微循环、降脂及抗炎的作用。茯苓、薏苡仁具有抗菌、抗炎、利尿的作用,稳定斑块的作用;栀子、黄连具有抗炎、抗菌、降压、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赤芍具有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硬化等作用[11];川牛膝则具有抗炎、降低血黏稠度等作用[12]。

总之,活血利湿汤能够安全并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可推广性。

[1]王玉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治疗问题[J].中华普通外科学杂志,2003,18(4):197-198.

[2]范利,崔华,胡亦新,等.不同年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近期预后的临床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9,28(3):190-192.

[3]李京雨,刘涛,路军良,等.介入治疗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技术与疗效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10):960-963.

[4]Norgren L,Hiatt WR,Dormandy JA,et al.Inter-society consensu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TASC Ⅱ)[J].Vasc Surg,2007,45 Suppls:65-67.

[5]赵翼,原野,刘辉,等.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9(1):68-72.

[6]骆曦图,杨澄宇,刘正军.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2):2440-2442.

[7]方金.庞鹤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益气活血祛浊解毒法治疗ASO(未溃期)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9]杨博华.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及疗效标准(2016年修订稿)[J].北京中医药,2016,35(10):909-910.

[10]巩瑞.当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7):111.

[11]吴昊,胡家才,周甜,等.加味四妙勇安汤颗粒剂治疗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J].世界中医药,2017,12(4):753-756,760.

[12]叶品良,彭娟,刘娟.川牛膝研究概况[J].中医药学报,2007,35(2):51-53.

猜你喜欢
川牛膝活血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川牛膝临床注意事项
怀牛膝与川牛膝功效小考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川牛膝种子成熟度与发芽率、生活力之间关系的研究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中医药辨证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60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川牛膝种子生物学特性及萌发特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