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疗效及护理研究※

2018-05-10 08:57张春兰朱玉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鸣音红外线肠梗阻

陈 艳 张春兰 朱玉梅

(新余市中医院外二科,江西 新余 338000)

麻痹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症,多因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后血肿、感染等引起,患者神经抑制、肠壁肌运动减弱、麻痹等造成的。患者经常规治疗,难以在短时间内缓解,容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研究有效的干预措施,及时缓解胃肠功能紊乱,改善患者的肠道血液循环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开展了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治疗,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接诊的60例术后及其他原因引起麻痹性肠梗阻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4~71岁,平均(51.11±7.46) 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25~70岁,平均(50.24±7.57) 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符合《急症腹部外科学》中的麻痹性肠梗阻诊断标准[2];凡属急性腹膜炎等出现持续性腹胀痛、肠鸣音减弱等可见小肠和结肠均匀胀气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协议书;符合本研究治疗方案。

1.3 排除标准 机械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疾病;难以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禁食,营养支持,纠正酸碱平衡等。肠外营养,热氮比为100~150∶1,胃管注入石蜡油30 mL,2次/d。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治疗。

护理措施:减轻腹胀、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采用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达到治疗效果。将中药(冰片、玄明粉、石菖蒲、制没药、赤芍、大黄)研制成粉加入食醋调拌装入到15 cm×15 cm的棉袋内做成封包置于患者以脐为中心部位并联合红外线照射30 min/次,2次/d,以达到松解及防止肠粘贴作用。

1.5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疗效、再次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肛门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

疗效评价[3]分为痊愈(患者腹部胀痛消失、肛门能够正常排气,而且肠鸣音恢复)、有效(患者腹部胀痛减轻、肛门排气不畅,而且肠鸣音弱)和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总有效率为痊愈率和有效率的和。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处理,疗效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秩和检验,再次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肛门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肛门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对比 观察组肛门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肛门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对比 ±s)

表1 肛门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对比 ±s)

肠鸣音恢复时间(h)观察组 30 21.69±3.49 15.58±6.44腹胀腹痛缓解时间(d)2.68±1.77对照组 30 44.49±4.35 31.28±7.24 5.59±2.45组别 例数 肛门排便排气时间(h)t值 35.782 13.353 9.005 P值 0.032 0.039 0.044

2.2 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53.33%(Z=-3.435,P<0.05),见表2。

表2 疗效对比 [例(%)]

2.3 再次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再次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再次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例(%)]

3 讨论

麻痹性肠梗阻也叫做无动力性肠麻痹,是因各种原因影响肠道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或影响肠道局部神经传导及肠道平滑肌收缩,导致肠管扩张蠕动消失[4-6]。中医研究认为,肠梗阻属“肠结”范畴,六淫、七情、饮食不节等均能引起腑气不通[7-8]。中医学认为,脐为任脉之神阙穴,任脉乃奇经八脉之一,贯穿于十二经脉之间,为经络之总枢,气通百脉,布五脏六腑[9]。在脐部外敷中药联合红外线护理干预,通过热敏传导及药液渗透刺激穴位,可直接改善人体微循环,防止细菌移位,促进血液流通、改善肠管血运状态、促进肠蠕动以及对肠黏膜屏障作用有更好发挥,能够达到通络活血、行腹部气机、改善体内微循环、消除腹胀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53.33%(Z=-3.435,P<0.05)。长时间梗阻,肠腔内的细菌发生移位,会发生全身性脓毒血症,严重者危及生命。通过干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意义明显。

临床在治疗麻痹性肠梗阻时,主要以恢复胃肠动力、纠正酸碱平衡为主。结合中医治疗,活血化瘀、通里攻下,达到治疗的效果[10]。中药外敷方法中,主要成分为冰片、玄明粉、石菖蒲、制没药、赤芍、大黄等,通过联合红外线治疗,可以促进水肿消散、改善机体微循环,缓解患者胃肠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肛门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各指标恢复较快,及早改善了胃肠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药敷脐治疗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再次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该治疗方法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总之,中药外敷联合红外线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疗效显著,患者再次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低,肛门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彭素香.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9):50-51.

[2]李桂民,薛明喜,李晓梅.急症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72-374.

[3]胡凯文,左明焕.中医恶性不完全性肠梗阻诊疗指南(草案)[A].国际中医药肿瘤大会会刊[C].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

[4]罗亚丽,李辉映,钱军,等.加味六磨汤治疗胸腰椎骨折后麻痹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6,48(4):101-103.

[5]余斌.泛影葡胺治疗急性胰腺炎所致麻痹性肠梗阻2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7):34-35.

[6]冯洁.分析剖宫产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及诊疗方法[J].临床医学,2015,35(6):87-89.

[7]易剑锋,叶蓁蓁,潘海邦,等.醋甘遂、复方大承气汤、生长抑素联合治疗麻痹性肠梗阻[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0):182-186.

[8]高敏,王微,符思.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合并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J].环球中医药,2015,8(5):546-549.

[9]单庆顺,潘玉焕,章来长.无明确诱因麻痹性肠梗阻36例诊治分析[J].北京:人民军医,2014,57(11):1233-1234.

[10]康春博,刘金洪,李旭斌,等.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在急性麻痹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24):2470-2474.

猜你喜欢
鸣音红外线肠梗阻
基于红外线热成像仪设备在蓄电池充电站中的应用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红外线应用在体检人群的效果探讨
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与紫外线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中药外敷配合红外线治疗药物性静脉炎41例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