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枪上的工匠之魂

2018-05-11 03:03徐佳雯
上海质量 2018年4期
关键词:拍片左撇子少华

◆徐佳雯/ 文

是谁点亮另一个太阳?是谁送来千家万户的灯光?是谁激发动力世界的源泉,不分昼夜尽情释放光明的能量?让我们把目光转向闻名遐迩的上海装备制造业基地,转向具有百年历史的上海电气。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名副其实的领导品牌,上海电气始终致力于高效清洁能源装备研发,创造了国内外多项第一,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电机组、世界首台双水内冷发电机、中国最大的万吨水压机都来自于上海电气。作为上海电气的核心企业之一,上海汽轮机厂研发制造的机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5%以上,出口到二十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端制造品牌的打造离不开先进技术,离不开基础工业,更离不开工匠精神。这份荣耀的背后,是几代人共同追寻的制造强国之梦,而今天所说的主人公就用他手上的一把焊枪书写了一曲工匠之魂。

平日里,无论是盛夏还是隆冬,颜少华总是穿着厚厚的白色工作服,有时沾满了油污,有时被焊花烫出了许多小洞;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他总是与冰冷的钢铁和炙热的焊花相伴,眼睛时常被刺眼的弧光熏得红肿。用李斌在全国两会座谈发言中谈到的,在不受常人“待见”的一线焊接操作岗位上,颜少华一干就是15年!他以独特的“双枪焊接”方法攻克一个又一个难点,成长为上海电气首席技师创新工作室成员、电焊高级技师。

“其实,我不是‘左撇子’,只是因为我们焊接上经常需要‘左撇子’,我是被逼出来的。”说起2014年上海汽轮机厂承担首套燃机管路国产化的焊接之战,颜少华记忆犹新。“当时有经验的老师傅们一看图纸就知道,根本没法焊接。”“管路口径这么狭小,位置又偏,还要进行双面焊,你说这怎么可能呢?”燃气轮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并不夸张,超大型燃气轮机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难造的机械装备。老师傅们都不敢接手,只有颜少华“年轻气盛”,自告奋勇地答应下来。当时所有人都为他捏了把汗,“到底还年轻,不知深浅,这活搭在手里,肯定要吃苦头!”

在大家怀疑的眼光中,按照工期要求,三个月后他完成全部焊接项目,进入拍片检验。大家屏气凝神等待最后拍片结果,很快,得到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一次性通过34根管路拍片,拍片合格率达到100%。这意味着燃机中油路管件全部实现了国产化。从此,颜少华采用氩弧焊单面焊接双面成型,并通过左右手交替焊接,成功解决了焊接死角问题,双枪“焊将”由此成名!

当所有人都认为是幸运之神眷顾颜少华时,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次成功背后的付出。早在2007年,颜少华觉得自己焊接的成功率已经“百发百中”了,但从来没有想过用左手焊接。后来有好几个项目碰到右手焊接不顺手,他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用左手焊!就是因为这样一个念头,颜少华开始硬逼自己成为“左撇子”。刚开始,不要说焊接,左手一拿焊枪就抖,根本不听使唤,可是颜少华不服输,他想办法用哑铃锻炼左手力量。为了找到手感,在生活中他尽可能多地使用左手,早晨起来刷牙用左手,洗脸用左手,一日三餐全部用左手。“刚开始,夹菜根本使不上力,家里吃饭时汤经常会洒在衣襟上”,甚至5岁的女儿也嘲笑“爸爸吃饭还不如我呢”。

经历4年的磨练,颜少华左手的焊接合格率从起初不到50%,逐步接近右手,稳定到100%。从50%到99%,并不难;从99%到100%,却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焊花飞溅间精巧的鱼鳞纹焊缝在他手下成型,而这“手艺”直接影响着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这就是一个平凡却不普通的焊接工人的故事。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每一位上海汽轮机人追求品质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凭借着对工作的热爱,凭借着对技能的执着,凭借着对责任的担当,他们把一份普通的工作做到了极致,成为了岗位标杆,诠释了工匠精神!这种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自我苛求,是一丝不苟的精雕细琢,是上海电气的软实力,更是中国装备制造响当当的名牌。

百年企业,代代传承。从中国第一台汽轮机到全球效率最高的二次再热火电,上海汽轮机厂研发制造的机组代表着当今装备制造业的最高水平走向世界,打响中国制造品牌,展现我们“大国重器”的担当,实现“蓝天白云”的追求。

猜你喜欢
拍片左撇子少华
左撇子不一定更聪明
不吐不快:“翻”陈出 新有多难?
关于“左撇子”你知道多少
左撇子为何这么少
腰痛出现八种情况要拍片
毕业了
婚前与婚后
二则
平时做个“左撇子”
上市公司“拍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