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对酌雪纷纷

2018-05-12 06:13米丽宏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家常山花雪人

○米丽宏

当年,李白与友人相对而饮,周围的山花,开得烂漫、恣意,满山满坡。喝着喝着,俩人都醉了。醉态惹得近旁的花儿,扑棱棱打开了笑颜。李白大剌剌地说: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嘿嘿,如果把这场景中的饮者,换成你我,把山花换成雪花儿,倒是能唤起一幕久远的记忆。

雪下大了。

从外面望进去,室内是泥墙、木炭、小火炉,火光映红了我们的脸;从窗户望出去,外面是纷纷扬扬的盛开和飘零。繁华,素净,热闹,欢喜。

我们对酌,低低说着话,也是一杯一杯接一杯。

茶吧?酒吧?都无关紧要。关键是那雪纷纷的意境。

我们刚刚看过,庭院里的雪,被房子和院墙围成了方方正正的一块儿,呈现出安顿、温和的家常味道;院外的雪,定是另一番气象了?像我们嘴边的话题,散乱,零碎,闲适,悠然。

“下雪了!下雪了!”这惊喜的叫声,打断了我们。叫声来自孩子,他们在雪天不好过的,身体像粽子一样,被我们用袄裤捆扎得瓷瓷实实;活动,被局限在室内。这些一跑就想飞起来的小“动物”,被困于室,瞧着雪花跳舞,怎么能安心?眼见着,他们瞳孔里的六角花瓣,剔透又多芒。

玻璃窗挤扁了一个个小鼻子。

我们对视一下,偷笑。心里都知道,那是童话的模样。

怎么办呢,外面冰天雪地,真是冷得没法说。咔嚓咔嚓,是脚底下冰雪的尖叫;房檐上尺把长的冰溜儿,像冰锥,万一断裂落下,是闹着玩儿的吗。

邮局送信的绿衣人,给雪衬得墨黑墨黑的,从雪巷子里,一直黑过来。送奶的,干脆不上门了,也真是,这雪天气,牛还能产奶吗?热乎乎的乳白液体,溢着热气,泉一样呲出来?我还真不信,那奶还不冻成冰坨啊?一抬头看见一条狗,从雪地里,凫游而来,只露着个狗头,萌萌的,像卡通。

小区院内,假山上的雪,枯枝上的雪,甬路上的雪,层层叠叠,在光影里深灰浅白地弄出一个童话场景。如再远一点,便能看到一幅苍茫山水雪景。此时此刻,充溢在心的,不只是一抹宁静,还有天长地久的缥缈和恍惚。

禅的味道,都出来了。

起身,把盏,走到窗前,看远处的雪天雪地。天大地大,好似古人所说的“虚室生白”。那雪野,可不就是虚室一间么。阔大,简洁,丰富,一片苍茫,只有白,在四方跃动,像蠢蠢欲动的一个大念头。

风雪满天,更能让我们安于室内。北风吹雪,我们闲话,对酌。饿了,我为你烤个馍馍片吧。烤得焦黄诱人,像镀了一层金黄色泽;轻轻掰开,一股雪白的烫气倏地冒出。吃在嘴里外焦里嫩,咯咯铮铮!

可是,孩子不妥协。终于,我们败下阵来,被孩子拖动,出门去空地上堆雪人。这时才知道,那雪,朵儿大,但质地酥,没有粘结性,团不成型儿哦。只好慢慢团,寒意浸透了两手,傻傻麻麻,像嫁接过来的。

一个潦草粗拉的雪人,终于寂寞地立在那儿了,像守候大雪的神。

小人儿被拖回屋。雪地里,就剩了雪人自己,它孤零零,被飘着的雪花簇拥住。

孩子在不断回头,看雪人,也许眼神里,衍生了生命中第一次对孤独者的悲悯之意,他看到了雪人的寂寞。这是一个人与雪的相知,它们鸣和的起点,是一颗赤子之心,一点悲悯之意。

孩子,继续把脸贴上窗玻璃,我们回到位子上,继续对酌。

家常日子,葡萄美酒夜光杯,没有;但这样一个周末,与君对酌雪纷纷,惬意。

猜你喜欢
家常山花雪人
山花子
家常回锅肉
雪人伴童年
雪中的雪人
圣洁的山花
家常豆腐不长呀
山花烂漫时——印象胡迈儿
山花寂寞
家常豆腐
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