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中地区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育现状及其传承环境建设研究

2018-05-14 11:23胡俊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6期

摘 要:非遗的传承是非遗传承链上各群体有序作业所同构的一种生存状态。传承人群的富余和传承环境的优化都是保证非遗传承秩序有效性、稳定性和规范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文章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东阳竹编为个案,调查研究其传承和保护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非遗传承人群以及传承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提出非遗传承人群培育以及传承环境建设的相应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浙中地区;非遗传承人群培育;传承环境建设

非遗的传承是非遗传承链上各群体有序作业所同构的一种生存状态。传承人群的富余和传承环境的优化都是保证非遗传承秩序有效性、稳定性和规范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非遗的保护也是一种外适性保护,与政府、产业和社会需求联系密切,其在群体性传承过程中同样需要有赖以生存的特定文化生态环境和社区环境。

因此,本文以国家级非遗项目——东阳竹编为个案,通过对浙中地区非遗传承人群培育现状以及传承环境的调查和研究,以此为基础提出社会变迁下解决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育及传承环境建设的有效措施。

1 浙中地区非遗保护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浙中地区城市發展历史悠久,传统技艺内涵深厚,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金华的先人们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金华市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154647条,重点项目7543个,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80项,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0名。但近些年来,在社会的变迁下,因为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所引起的社会结构方面的变动以及较多社会因素的制约下,非遗的社会存在基础在不断削弱,非遗传承群体在不断流失,面临萎缩和断层的困境,其传承环境也在不断恶化,导致了非遗传承链条的失衡和无序。

例如东阳竹编,2008年就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上世纪90年代初,东阳竹编进入发展鼎盛时期,竹编工艺品总产值达到了近2亿余元,出品创汇1.5亿元,产品远销欧亚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世纪初始,由于未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需求,利润和市场需求下滑,较多竹编工艺厂缩减规模,各加工点纷纷解散,从业人员大量流失,技术尖子开始转行。目前,东阳市的工艺竹编企业和工作坊已是屈指可数,仍在从事竹编工艺品生产的技工,基本上只剩下原东阳竹编工艺厂的下岗职工和一些加工点的技术骨干。全市的竹编从业者不足千人,真正从事工艺编织的工人已经不足百人。同时经济利益的缺失以及技艺劳作的辛苦,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传统技艺,东阳竹编行业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目前,整个东阳竹编行业,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传承人1人、金华市级非遗传承人4人、高级工艺美术师5人,中级工艺美术师近百人。截至2012年底,全市竹编工艺品总产值已不足亿元,出口创汇剧减至不足千万元。梯队建设不够合理,从业结构失衡,传承群体的缺失以及产业和社会需求下滑等因素所构成的传承环境的恶化,都已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非遗项目——东阳竹编的生存和发展。

2 浙中地区非遗传承人群培育缺失问题的根源

2.1 在社会因素上

经济结构的调整影响着非遗传承群体的社会传承基础,科技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也都影响着非遗传承群体的择业选择。而且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校的扩招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大量传承群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其文化价值观出现较大转变,都导致了较多青年越来越不愿学习手工技艺,导致传承群体的流失。

2.2 在从业者及传承人层面

由于手工技艺的低利润,学习又费时,导致了产业后继乏人,经济利益的缺失是传承群体的流失主要原因。例如东阳竹编行业普遍工作辛苦而且收入低下。目前东阳竹编日均最高工资在150元左右。像市东白竹编厂采取计时工资,每小时17元,每天9小时,每月工作24天,平均月工资在3600元。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仍在坚守竹编技艺,年轻人因为经济收益的失衡以及技艺劳作的辛苦,对其较为排斥,不愿意学习这门竹编技术,使得东阳的竹编技艺难以得到传承,由此造成了东阳竹编工艺青黄不接的局面。

2.3 在传统手工产业方面

多年来,因为产品类型过于单一,对技艺的革新能力不足,产品的种类与设计缺乏创新,忽视了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创新性产品开发,往往容易出现产品需求萎缩、产业面临淘汰等困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传统技艺的发展。目前东阳竹编掌握工艺技巧的艺人大多年龄都在50岁左右,文化程度相对偏低。编织技法传统,技艺创新缺乏,生产产品缺少设计,与现在消费市场结合较少,产品缺少吸引力。其次,产业发展较为封闭,缺乏应有的交流和融合。产品类型和结构单一,多以观赏性为主,未能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产品实用性较低。

3 浙中地区非遗传承环境建设失衡问题的根源

3.1 在政府层面

当前的非遗传承中,政府扶持力度的缺乏以及社会认识的模糊,往往导致非遗传承环境的失衡。较多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多注重物质经济的补偿以及个人荣誉的提高,对产业环境发展缺乏必要的思考和支撑。在保护中,只注重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而忽视传承链上其他群体的传承作用,这种忽视非遗传承群体身份认定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非遗传承人群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非遗传承链条的有序性。例如东阳竹编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两位,但省级、地区级等传承人却寥寥可数,传承链条发展失衡,传承人群基础被严重削弱。

3.2 在产业方面

传统技艺大多具有纯手工制作、机器无法替代的特点,不能进行产业化批量生产,缺乏现代化生产管理,严重限制了产业规模做大。而且产业组织构成松散,加大了产业整合难度。例如东阳竹编,完全是纯手工技艺,其完整的工艺流程相当复杂,围绕设计、选材、编织三大核心环节,共有20多道流程。东阳竹编在生产规模上多以散户为主,各自为阵,以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产业链松散,加大了产业整和的难度。其次,东阳竹编从业者分级明显,组织关系松散,薪酬分配比例严重失衡。以国家级传承人与大师为龙头的大师群体以及近年刚崛起的中青年大师接班人,这类群体拥有较高的技艺,有一定的人脉关系,收入不错。但绝大多数的是年长的竹编职工,这类人其实承担着东阳竹编中最繁重的技术活,但因为经营能力与资金有限,只能靠在企业打工度日,收入微薄。这些人稳定性不够强,不是在几个企业或者作坊间游走,就是随时脱离这份职业。这三大群体间关系松散,没有完整明晰的产业发展设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的后续发展。

3.3 在市场及社会需要求方面

产品缺乏创新设计,功能种类单一,产品附加值未得到提升,产业集群难以形成。传统竹编产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基本都是由篾匠艺人完成,其既是制作者,也是设计者。东阳竹编在产品制作上缺乏设计因素,产品种类沿袭传统,缺乏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创新型产品开发。编织技法也多是沿袭传统技艺,缺乏技艺创新,制约了竹编行业的发展。其次,东阳竹编产品结构主要以观赏型为主,缺乏实用性,多以工艺品生产为主。但工艺品的消费市场目前局限在国内,由于产业规模小,全国目前尚未有竹制工艺品专业市场,而是与木艺、石艺等混居,束缚了其市场扩张。观赏型竹编价格高、造型设计传统,在现有工艺条件下无法保证其牢固性,与室内装修的融合性不够强,所以市场份额较少。再者,各企业之间的合作互动不强,不利于打造完整科学的产业价值链。各企业与作坊都各自为政,鲜见合作协调,更难抱团发展,无法形成类似东阳木雕的产业集群。

4 浙中地区非遗传承人群培育及其传承环境建设的相应对策及措施

4.1 在政府层面上

非遺传承人群的培育和环境的建设需要有良好的政策保障,政府应在政策、立法、宣传、投入等方面有目的性的把握非遗保护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适应非遗传承的相关政策体系。在具体措施上:①健全保障机制,增强产业扶持力度,提供税收优惠和启动资金方面的支持,降低产业发展门槛。通过设立专项保护基金和传承人基金,扩大非遗保护受益群体。②健全传承激励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机制,提高非遗传承人传授技艺的积极性,普及传承基地和传承点,加大相应技能培训,多层次选拔培育对象,完善技能考核体系,建立非遗传承群体职业资格考评体系,扩大非遗传承群体。③健全法规条例,规范非遗传承保护的程序。④加大宣传教育。政府应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宣传传统技艺,提高其社会认知度。通过让代表性项目进校园,建立非遗保护志愿者队伍,组织大型非遗展演展示以及非遗进礼堂等系列活动,提高非遗的认同感,增加非遗的普及性,扩大非遗传承的社会基础。⑤提高非遗传统技艺的创新程度。各非遗项目应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其知识创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非遗的知识产权,防止其被不当占有和利用。⑥重视非遗传承基地建设,通过建设一批非遗专题博物馆、展示传习中心以及非遗传承群体的培训基地,拓宽非遗传承的社会基础。

4.2 在产业层面上

促进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发展是非遗传承和保护的有效途径,提高了非遗传承群体的经济效益,将进一步推动非遗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具体到实际的产业培育上:①建立非遗产业发展基地,整合行业资源,促进规模化生产。结合特色小镇以及文化产业建设,通过对非遗项目各环节资源要素的集聚和整合,兼并小企业,打造以非遗产业化发展为主体的特色小镇,实现非遗产业的聚集化发展。②借助于多产业的融合和共生,扩大非遗产业的发展基础。以非遗资源为载体研发系列商业化产品,加大非遗产业与旅游、地方特色产业以及文化创意等多方面产业的融合与共生。通过其他产业的发展,带动非遗项目产业化的发展。例如东阳竹编与箱包产业以及东阳红木家具产业的协同发展。目前流行的奢侈品牌古驰的竹节包就是竹编工艺和箱包皮革生产及设计相融合的经典。③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以及数字技术带来的优势,提升产业机械化程度,以高新技术为手段创新非遗传承形式,以更多更新的样式进行非遗的产业化开发及建设。④加大非遗传承群体的培育。完善工艺美术技术职称评审,优化非遗传承人员结构;通过与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保证后续人才的培养;做好外流企业、技术人才的回归工作,夯实产业的发展基础。

4.3 在市场和社会需求层面上

市场化是产业化的必备条件,一旦市场受限,产业的萎靡就在所难免。因此,扩大市场和社会需要求也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有效措施。在具体措施上:①调整产品结构,通过转型升级,提升产品使用值。传统的手工技艺大多以生产观赏性的工艺品为主,制作费时,市场份额较少。推动非遗产品结构从观赏型向实用型转变,增加市场消费份额。②加大产品开发和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引入专业人士对产品进行改良,并针对当前的社会发展和市场情况对产品和技艺进行相应的调整。加强设计以及知识产权的保护。③可以结合当前的互联网以及物联网发展技术,改变传统的自给自足型的手工业经济模式。探索互联网+非遗的产业发展模式,将一些非遗项目及产品推向互联网,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非遗产业化发展增强其市场竞争力。④发挥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等智库作用,协调非遗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及合作,发展和完善非遗传承的产业链,促进非遗经济和网络经济以及其他实体经济的跨界融合,扩大非遗项目的市场和社会需求。

5 小结

非遗项目的普及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产业的培育以及市场化的运作,更离不开非遗传承群体自身的努力。只有增强非遗群体传承的社会基础,稳定非遗传承链条上各传承群体的数量和质量,加大非遗群体传承的环境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在社会的变迁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静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述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2]胡俊.非遗传承人保护中“群体性缺失”问题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遗产与宝华研究,2017(3):115.

[3]徐华铛.中国竹编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

[4]朱宁嘉.竹的研究之一嵊州竹编产业及其产品的研究与开发[D]. 硕士学位论文,无锡:江南大学,2001.

[5]戚序,赵云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性特征及遴选机制——以梁平竹帘传承群体为例[J].艺术探索,2011(3).

[6]安学斌.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2).

[7]斯晨晖.东阳市蔡宅村竹编工艺文化及其保护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