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高职学生“汉文化失语”现象试探

2018-05-14 07:40丛巧花李霁
文教资料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

丛巧花 李霁

摘 要: 随着国际化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汉文化失语”现象。本文分析了一些高职学生“汉文化失语”现象及原因,并提出了若干汉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汉文化失语 汉文化素养

随着国际化全球化的飞速发展,跨文化交际变得日益频繁与紧要。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一些高职学生在谈及汉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时,不知道如何准确地用英语表述,如何提高他们的汉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中国英语教学中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江苏高职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一、概念解析

(一)“汉文化”即指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全体生活方式的必然反映,包括语言文字、思维方式、哲学政治、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礼仪规范、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中国文化带有显著的民族自身特性,有别于其他国家文化,成为较为独特性的文化符号,培养出不同特点的民族民众特点与生活氛围。

(二)“英语表达能力”是指用恰当的英语词汇、英语形式和表达法精准诠释汉文化的能力。其水平高低取决于是否具备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汉文化功底和汉文化的表述能力。我们可以将英语表达能力分为六个方面:语音和拼写能力、词汇量、逻辑思维能力(比如使用什么词汇和句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这就是一种语言逻辑思维的过程。当言语规划不完备或者规划不成功却已经说出言语时,就会出现错句、断句等情况)、创造性思维能力(即可以理解为替换能力、扩充能力、重组能力和想象能力)、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

(三)“汉文化失语”是指交际者在谈及汉文化尤其是传统特色文化时,不能有效地用英语阐述汉文化,即便表达出来,也词不达意。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汉文化失语”。自从2000年从丛教授提出“中国文化失语”后,引起了国内很多专家、教育者对用英语有效表达汉文化的重视,且同时他们对此也做了很多相关研究。只是针对英语教学中汉文化失语的努力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绩,仍有一些大学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表达有关汉文化、中国特色的话题时表现得很艰难,无所适从,这表明,大学英语教学中汉文化有效传播教育须加强。

二、“汉文化失语”现象原因分析

(一)汉文化素养底子薄

汉文化源远流长,历史积淀深厚,一些学生对中国一些特有的事物尤其是对中国的重要节日、历史典故、经典传说的缘起等所知不多。汉文化博大精深,含蓄内敛,诸如“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中“敲”、“绿”、“闹”的意境,又如“海晏河清、朗朗乾坤”、“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一些学生体会不深,认识不够,导致他们在跨文化交际时不能用英语准确阐释汉文化的真实意图,常常出现词不达意,意犹未尽的“失语”现象。汉文化素养底子薄,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不少学生的学习根据考试的考不考、考多少决定学不学、学多少。学生参加的主要考试中,涉及汉文化比重偏少。其次,存在重知识技能培养轻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虽然高校开设了国学经典、历史、政治等人文类课程的选修课,但因部分任教老师汉文化素养一般,致使课堂的讲授效果不佳,不足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汉文化的兴趣。再次,网络通俗易懂快餐文化的冲击。与部分晦涩难懂的汉文化相比,一些大学生更容易接受与青睐网上的快餐式文化,而不是优秀的古典汉文化,更难静下心来研读汉文化的深刻内涵。

(二)英语综合能力素质低

体现在词汇量贫乏。词汇是语言的最小单元,是支撑语言的基础。英语词汇多为固定意思表达,造成词汇量庞大。一项研究证实:英语中共有54000个基本单词,保证一般阅读理解的正常进行需要约4000左右的词汇量,受过良好教育的英语母语国家的成年人所掌握的词汇量在20000左右。足够的词汇量是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素质的关键,这恰恰是一些学生难以攻克的难题,学习中普遍存在词汇量不足的问题,体现在听说能力薄弱。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教学目的是应付考试,师生过于重视读写,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听说能力薄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干巴巴的词汇在语境中才有鲜活的生命力,听说能力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不少学生到了大学,放松了对英语的学习。英语基础本来就不好,再疏于学习,其水平则急剧下降,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失语现象在所难免。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对社会现象的习惯表达,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与传承性。一种语言中的社会现象,在另一种语言环境中未必会有这种现象,甚至类似的情形都不存在,那么在两种文化沟通交流中,对此种情形的社会现象,另一种语言就很难描述清楚准确。跨文化交际中,一些极具汉文化特色的词汇,很难找到准确的英语词汇与之对应呼应,导致汉文化英语表达存在困难。从这方面讲,每个人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汉文化失语”。此外,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会话风格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时常常因为不甚了解词语真实含义而翻译不准确乃至错误引起误解,贻笑大方。举个例子,如果不了解“背黑锅”它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就会误译成“to bear a black pot”,实际上它的正确译法为“to bear the blame for others faults”。又如“猫头鹰”在汉语中为不祥之鸟,由于它在夜间活动,叫声凄厉,迷信的人把它的叫声与死人相联系;“owl”在英语中却是智慧之鸟,森林中的智者,因而“as wise as an owl”常用来形容聪明的人。只有准确理解中西方词语在各自语境中的真正含义,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三、汉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提升学生汉文化素养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突飞猛进,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希望了解中国,在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交际中,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国家治理体系,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极具魅力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需要向对方讲解阐述。一定的汉文化素养是顺畅沟通的前提保证。提高学生的汉文化素养,需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即需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强化汉文化认可度,唯有学生真正从内心里认可本族文化,才会积极主动学习、研究,才会关注汉文化的英语释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汉文化的学习效果取决于他们对汉文化的学习目的和興趣。只有拥有浓厚的兴趣与学习热情,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使得他们深度研读大量汉文化书籍,积极主动地努力地积累词汇量,进而准确把握词语在语境中的深层含义。

(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素质

首先要改变应试教育现状,倡导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开设形式多样的汉文化英文课程,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平衡发展,提高汉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其次要完善现行教材。优质的英语教材是汉文化知识与英语文化知识二者能平衡兼顾的专业教材。针对目前现行教材重西方文化知识轻汉文化的情况,主动引入汉文化元素,把握基本的、常用的、身邊的三原则,增加汉文化在英语教材中的比值,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英语文化与汉文化加以比照,实现中外文化的互渗互通。再次要编撰全面实用的工具书。目前现有汉译英的工具书数量少,真正反映中国特色事物的词汇不全,且有些汉英词汇意境不到位。这就需要同时精通汉语的、英语的语言专家下功夫编撰全面实用的汉译英工具书,以备英语爱好者学习参考。此外,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教学中应多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多媒体、新媒体等网络手段建立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多维度语言环境,并积极组织各种文化演讲比赛、朗读月等活动,巩固教学效果。

(三)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融合

不同民族和国家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历史进程不同,造成生活习俗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乔姆斯基说:语言教学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教学的过程。如西方习俗婚礼上新娘穿白色婚纱,因为英语中的white可表示美好、幸福、善意、公平等含义。传统的中国婚礼上新娘应着红装,一般不穿白色衣服。如汉语的“月”和英语的“moon”,指称意义相同,但“月”具有丰富的附加义和语用意义,如引人产生思古之幽情、思乡之愁绪等功能,是“moon”缺乏的。再如牛在汉语中代表着任劳任怨、吃苦耐劳,鲁迅曾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英语中,却用马表示相同的内涵意义,work like a horse(任劳任怨),因为马在古代西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美国语言学家Claire Kransch提出:“在学习外国文化时,如果将本族文化与外族文化进行对比学习,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解决“汉文化失语”现象必须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融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从词汇、故事典故、翻译教学三方面策略性地植入汉文化内容,着重剖析和对比中西方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获得文化敏感性。

参考文献:

[1]赵爱国,姜雅明.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21-38.

[2]梅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的调查及启示[D].武汉:湖北大学,2006.

此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江苏省高职学生英语应用的失语状况调查和效能提高研究》,课题编号:D/2015/03/040。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
高职院校机械创新大赛研究与实践
英语行业化教学下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研究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