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教学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2018-05-14 07:40吴蕾
文教资料 2018年3期
关键词:思辨能力现状分析

吴蕾

摘 要: 议论文是高考作文中不可或缺的体裁。分析近年高考议论文写作可发现辞藻华丽但内容空洞、生搬硬套凑字数和背诵万能例子写总结等问题。学生写作时明显缺乏思辨能力,且不难发现,如今议论文教学多强调写作成果,忽略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本文基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就高考议论文教学提出对策。

关键词: 高考议论文 思辨能力 现状分析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议论文就是高考作文不可或缺的题材。议论文是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和评论以表达自己的见解、主张和态度的一种文体,要求学生具有思辨思维。《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一书中关于作文的思想这一章有“思考辨析、提炼主题”的要求,也就是提炼作文主题必须对题目中的材料进行思考辨析。但是,就目前大多数情况看,学生不仅不能主动思考题目中的材料,反而急于求快和只顾应试,出现思维方面的问题,下面选取三个比较突出的思维问题分析高考议论文现状。

一、高考议论文现状分析

(一)思维定式

所谓思维定式,就是按照自身积累的经验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思维路线。在议论文写作中,思维定式一方面集中表现为学生思维循规蹈矩,换言之,也就是缺乏联想力和想象力,无法将作文与真实生活联系起来,更无法基于真实生活大胆想象。曾经有一个教学事例:一位教师问学生:“冰雪融化了会变成什么?”大多数学生会回答:“冰雪融化了变成了冰水。”唯独一个学生大声回答:“冰雪融化了变成了春天。”但这个学生的回答被老师否定了,事实上唯有这位学生跳出了思维定式,展开了基于现实之上的联想。若将两种语句用于作文中,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思维定式的另一种集中表现为学生认为作文可以像数学题套用公式完成即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框架式写作就是一两句话分析题目中材料的含义,提出一个可以套用在无数文章中的论点,然后用几个伟人的事例证明这个论点的准确性,最后用几句充满激情的话语结尾。例如,考前归纳了几大系列作文内容,比如,无私奉献的、勤学好问的、友谊长存等,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作文题目,内容都可相互套用。议论文相对于别的作文题材,更需要学生自主独立思考和分析。试想,高中生利用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的例子阐述乐于助人的论点,内容能不空泛吗?只有雷锋知道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学生并不能完全将自己代入当时的情景中,并且写出真实的想法,所以只能用空话套话强行分析和总结,根本看不到自身的思維走向和真情实感。虽说名人的例子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但是是否可以换种方式呢?例如将名人事例作为引子,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写作等。以上分析说明思维定式的形成与作文教学息息相关,有些教师的教学看起来像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却在无形中磨灭了学生的思辨思维。

(二)思维混乱

所谓思维混乱,笔者认为就是学生写作时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毫无逻辑。近几年高考作文中,议论文中的逻辑思辨性已经成为拿高分的关键之一,一些学生因担心时间问题等客观因素和不懂得如何分析题目材料等主观因素造成写作前的思维混乱,当然还包括平时课堂中练笔次数过少和学校训练套路式写作太严重等原因,他们往往在考场中立意未明确的情况下,用例子和名言警句堆砌作文内容,用稍微沾边的词语草草分析论点。这种作文只注重形式,缺乏逻辑性的说理分析,给阅卷者一种极大的跳跃感,读完后,依旧空洞乏味。

(三)文风浮夸

文风是思想的直接显现,笔者认为有些学生写议论文时过于注重华丽辞藻的运用,而无内涵的体现。此类文章体现在写作时对事物的认识停留于表面,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近年来的高考试卷中都反映了“网络化”的问题,学生习惯于网络上的碎片化阅读,被未经思考的社会舆论牵着走,网络用语层出不穷,这与高中生心态浮躁、思维不够成熟和阅历浅等原因有关。学生写议论文时看似长篇大论,实际是人云亦云,未能从浅层到深层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温儒敏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提出:“高考作文应拥有更多思辨性。”思辨是提高议论文质量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不仅能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还能通过分析和对旧观念的检验,产生有自己特色的新观念,并且以富有逻辑性的语言完成议论文写作。

二、高考议论文中思辨思维缺乏的原因

(一)高考议论文写作教师教的现状

如今高考议论文教学中,教师将自己定位成写作知识的传授者,只是把静态的作文知识传授给学生,带着学生跟着“一切为了高考”走。一些老师只考虑怎样在最短时间内将学生的作文分数提高上去。有了这种想法,在作文训练方面自然会避重就轻,选择模式化的技能训练,作文就变成了填空题,束缚学生的思维。而且这类型的作文缺少内容和思想,十篇如一篇,怎会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呢?

首先,议论文写作必须让学生学会怎样理性地分析材料,要求立论严密周全,层次清晰,并且内容逐层深化。要写好议论文,必须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在进行议论文写作之前,多问关于题目材料的问题,形成相对完整的思路,尽量做到“就算你要告诉阅卷老师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也有绝对让人信服的理由”。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基本是老师带着学生跟着教材和考试大纲走,没有培养思辨能力的空间,思辨思维会被束缚。这种思辨能力需要在课堂教学和老师引导中慢慢培养,如果教师本身不重视,不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继续照本宣科,那么形势只会每况愈下。

其次,写作是一种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需求。但教学中,教师经常忽略学生这一写作主体。若要学生的作文活起来,就应该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思维。

最后,教师的写作素养的高低是决定学生能否有思辨能力的因素之一。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语文老师具备的专业素养会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提高有直接且深远的影响。现在一些老师对学生的写作思辨思维长期不重视,反映出了教师自身写作素养的缺失。

(二)高考议论文写作学生学的现状

首先,学生对议论文文体知识掌握少之又少。教师教框架,学生背套路,议论文写作变成了议论文阅读题。不总结议论文写作的本质和规则,体会不到思辨思维的重要性,怎能写好议论文呢?

其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力不足,缺乏积累,导致无事可思。要培养思辨思维,大脑中首先要有丰富的材料,才有事可思。近几年高考议论文中的材料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2017年全国卷1中的“中国关键词”;2017年全国卷3的“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天津卷中的“重读长辈这本书”等,出题者改变了以往“政治作文”形式,将作文重新回归生活,这就需要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感悟和静下心来思考。

最后,学生对议论文写作缺乏动力和兴趣是分数普遍不高的原因之一。学生面对写作基本都是叫苦连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学生当下的写作情绪,想要学生主动写作、独立思考是相当困难的。

三、培养议论文中的思辨思维

(一)利用有限的课堂资源

1.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思辨思维的直接场所,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在此可理解为阅读与写作的统一。教师应利用有限的课本资源为学生提供思辨思维的情境。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优秀篇章,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多思考和大胆讨论,鼓励学生质疑一些陈旧的观念并说出自己的看法,敢于打破常规。例如,在《鸿门宴》人物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说出他们是如何看待某个人物的,可以结合生活浅谈,并且将自己的所思转成书面语,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

2.利用作文课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现今,某些学校为了快准狠地复习高考内容,作文课已经名存实亡,笔者认为教师应该重视作文课这一课堂,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辨能力培养。选取适合学生思考并且贴近生活的作文材料,先让学生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背景,再从现象中看到共同特征,其次分析此现象的特殊含义,最后从特殊到一般,联系现实生活慢慢推理,这样分析就会更有深度和广度。提供学生练笔场所是作文课必不可少的原因之一。如果不经常练笔,就会导致考场上思维混乱,作文课堂上不仅要教授作文知识,留时间给学生练习写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堂写作往往更能文思如泉涌,也可借助老师教学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

3.利用往年高考真题优秀范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高考议论文优秀范文经过阅卷老师和专家层层筛选,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论证思维等方面都是有独到之处的。也就是将抽象的评分标准直观地展现出来,并且高考优秀范文出自同级学生之手,并不是“不可高攀”的大师级的作文,所以,学生学习优秀范文时并无距离感,反而会得到某种灵感。例如,某一年高考题中,让学生谈谈对如今教育中是“严”好,还是“宽”好的看法。教师可以选择此题的高考优秀范文分析。比如《赏识教育or虎妈教育》这篇优秀范文将“赏识教育”和“虎妈教育”两种不同教育模式进行对比思考,让人看清各自的优劣,同时全面分析、辩证思考。对两种看似矛盾的教育方式,没有完全肯定或否定其中一个,而是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将两者结合起来的观点,在议论文中体现出来,这就是明显的思辨思维。要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会思辨性分析。

(二)注重平时学习生活中的培养

1.思辨思维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教师对待这个问题必须谨慎,不应该出现临时抱佛脚的情形。在平时教学中,老师应处在学生的位置与他们对话。钟启泉老师认为:“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作文这种表达学生自己观点的教学更要与学生平等对话。一些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误入藕花深处”的错误,把假空对话和放任不管式对话看作真正的对话,流于活跃但失之深远的课堂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思考何为与学生的真正的对话。郑国民老师曾谈论到,真正的课堂应是对话式的课堂,课堂应以探索和创新为最终目标,学生应具有独立、理智的批判意识。可见,教师与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平等对话,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是多么重要。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让学生养成习惯,抛弃思维定式,勇于思辨和善于思辨。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笔者认为最可行的学习活动就是举办课堂辩论赛,既规定了时间,又提供了一定的辩论情景。课堂辩论赛可以采取不同于以往的辩论赛形式,题目可以换为某一年的高考作文材料,让学生围绕这一材料问题展开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用理论和思考支撑自己的立意,并且会有学生找出更多不同的立意。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和辩证分析,不仅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

3.思想獲得的途径,除了辩论赛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养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交流共享的习惯。交流共享是丰富学生内在积累的途径,积累是写议论文的第一步,要通过加工整理,才能将积累的材料化为养料滋润作文,但是实操时,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水平有高低,速度有快慢,需要老师提供一个学生之间交流共享的机会。共享方式有很多种,例如课下办故事会、办杂志、共改一文等,让学生享受到学会思考的乐趣,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让思维灵动飞扬。

(三)加强语文教师的思辨思维

语文教学离不开思辨思维,语文老师更离不开思辨思维,当今教学日益向研究型教学方式发展,只有主动思考形成新观念才能诞生新的教学方式。如今语文教学的评价体系要求教师加强思辨性思维。教师评价是学生能力测试的重要标准。试想若在作文教学中,连教师都无法判断学生是否具备思辨思维,就更别谈教学了,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加强思辨思维培养。

参考文献:

[1]吴文娟.试论如何强化高考议论文思辨作文训练[J].新课程(下),2017(07):290.

[2]肖淑斌.加强议论文思辨性的教学策略[J].学苑教育,2017(12):27+29.

[3]冯渊.高考作文:最欠缺的是思维——以2015年上海卷为例[J].语文建设,2015(19):50-54.

猜你喜欢
思辨能力现状分析
基于培养思辨能力的大学外语教学策略探究
浅议加强英语专业实训课程实践的必要性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