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刚
【摘要】本文从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概述入手,简要介绍寓生态文明建设于美丽乡村建设策略,旨在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充分发掘农村各项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农村
新时期背景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当前主要建设方向。为了更好的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家提出美丽乡村建设新课题,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影响。
1、美丽乡村建设概述
当前我国城乡二元化问题及三农问题较为严峻,农村工业化水平远远低于城镇,造成农村生产水平和效率低下,城乡贫富差距始终存在。另外,由于农村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部分农村环境问题不断凸显,资源呈现出枯竭状态,难以保障未来农村经济发展。鉴于上述原因,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当前新农村建设相关事宜发表讲话,其中提出应建设背离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庞大,无法仅通过城镇化来提升农村人口生活水平,因此,通过加强新农村建设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为了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的实际需求,应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来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与此同时,美丽乡村建设也能够满足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确保农村生态环境得以改善,通过治理农村生产及生活污染,提高当前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广大农村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通过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方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当前我国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标,从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1]。也就是说,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成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中,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共同发展的最终目标。
3、寓生态文明建设于美丽乡村建设策略
3.1美丽乡村建设应用市场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对于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尤其在美丽乡村建设早期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开展项目启动工作,单纯依靠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无法满足美丽乡村建设实际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美丽乡村发展水平。因此应将市场运行机制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合理扩宽美丽乡村建设资金获取渠道,优化资金结构,缓解政府压力。因此,应积极鼓励民间社会资本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之中,针对民间社会资本的投资行为,应予以一定的政策鼓励,从而激励民间社会资本源源不断的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提升美丽乡村的建设速度。例如,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一些服务设施与娱乐设施,可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来吸引民间社会资本投入,建立政府、社会、市场、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2],进一步促进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发展。
3.2美丽乡村建设重视环保经济
现阶段,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峻,各个国家均在不断探索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2]。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转变当前农村经济形式,将传统粗放型农村经济模式向生态文明型农村经济模式转变,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诚然,这是一个长期、系统的项目,需要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当前,可采用旅游业来带动农村环保经济建设,从而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例如,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来发展相应的旅游经济模式,诸如:自然景观乡村旅游模式、历史建筑乡村旅游模式、民宿旅游模式等等。通过对农村情况进行调查,整合农村内部旅游资源,进而大力发展美丽乡村旅游经济水平,提升农村旅游产业竞争力。
3.3美丽乡村建设挖掘文化资源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个农村之间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重视这种农村文化差异,大力发掘农村现有的文化资源,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农村文化底蕴深厚,值得发掘和研究的项目较多,可与高校展开合作,由相关专业的教师带领学生发掘当地农村文化资源项目[3],政府予以拨款,以保障项目的正常进行。常见的农村文化资源包括:土特产、民俗、田园风景、古建筑、特色美食等等,这些均可以作为文化资源加以大力挖掘,进而实现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建设。
3.4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农业生产
诚如上文所述,当前我国农村中粗放式生产现象较为普遍,造成了严峻的农村环境问题。因此,应加强农村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满足广大农村群众对优美农村生态环境的需求。首先,应控制农业投入品的质量,选择环境友好型投入品加以推广,其中包括种子、种苗、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等[4]。其次,减少化学性农药的使用,一些毒性较大的农药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应大力推广生物及物理病虫害防治模式,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全面提升美麗乡村建设水平。最后,建设农村生态型生产,利用微生物分解技术来实现农村物质闭路循环[5]。例如,种植产生的废弃物用于加工畜禽饲料,畜禽饲养过程中的粪便及废水,作为沼气原料提供电力及热力,沼渣与废液可为农作物提供养分。通过这种物质闭路循环模式,不会产生任何废料,确保在提升农村经济的基础之上,避免农业生产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为彻底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当前农村首要发展方向,因此,应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工作目标,为广大农村人民建设幸福家园。
参考文献:
[1]王松良,克劳德·考德威尔.生态学:生态文明时代的核心学科--以乡村生态学对建设美丽乡村的指导作用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9(3):14-18.
[2]陈锦泉,郑金贵.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9):540-543,544.
[3]于洋.“美丽乡村”视角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农业经济,2015(4):7-9.
[4]郭占恒.“两山”思想引领中国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33(3):20-25.
[5]何成军,李晓琴,银元,等.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耦合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5):15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