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唐诗宋词语境下的朝代体育变革研究

2018-05-14 09:52叶飞凤杨文礼
山东体育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唐诗宋词变革

叶飞凤 杨文礼

摘 要:通过对《全唐诗》《全宋词》文献中描述的体育项目进行整理,研究唐宋节令体育、女子体育和养生体育在朝代更替中的发展特点。在唐宋朝代更替中,节令体育和女子体育逐渐由竞技性向观赏性、表演性转变,养生体育则由精神层面逐渐向物质层面延伸。

关键词:唐诗宋词;节令体育;女子体育;养生体育;变革

中图分类号:G8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840(2017)06-0039-05

Abstract:The paper based on the sports project description in the whole Tang Poem and the Song Jambic Verse studied the development feature of the holiday sports, women sports and health-keeping sport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Results show that holiday sports and women sports were gradually changed from the competitiveness to ornamental and performing, and health-keeping sports were gradually extended from the spirit to the material level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Song dynasty,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change of modern sports.

Key words:Tang Poem Song Jambic Verse; seasonal sport; woman sport; keeping in good health; change

“《诗》源于周代的礼乐制度,是诗与王权相结合的产物。明教化、宣扬经邦济世的思想,是周代统治者编《诗》的目的所在。” 诗在唐代发展到顶峰,唐诗的不同发展阶段反映了一代王朝由盛到衰的過程。 宋词最早起源于民间之曲。据《旧唐书》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可见词起初是以“难登大雅之堂”的形式存在,后至宋发展到极致。唐诗宋词吸纳了当朝社会文化的精华,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为后人考究当朝社会形态提供了理论依据。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于当时的社会生活中,被吸纳到诗词作品中,是诗词创作的源泉。

自秦汉至两宋,中国古代体育历经了两次波峰波谷的起落。魏晋的沉寂,五代十国慌乱的落寞,无一不将唐宋两个时代的体育衬托得宏伟壮观。杨鹰、李许生等人或撷取唐诗宋词中描述的某项共同项目,或对描写体育项目的诗文进行举例阐述,着重体现诗文中的体育项目本身特点,没有运动项目整体变化特点的描写和论述;席亚建、朱晓平、井芳、陈木、史明政等人或从唐诗、文学作品中体育的描述分析其与体育的关系,或从参加人群的阶级属性、社会属性来论述其与体育的关系;刘利、段金霞、贺静、任刚等人或通过对宋词中体育项目分类描述,或通过项目举例,或通过文人生活反映来论证其与体育的关系。前人仅从某一朝代的体育发展进行研究,而在20世纪卷起的唐宋变革论学说中,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尚未被提起。本文通过对唐诗宋词中的体育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将其分为可代表传统体育的节令体育、代表特殊体育的女子体育、代表创新体育的养生体育,从变革的角度管窥唐宋体育。

1 唐诗宋词中的节令体育变革

在清明节等重大节日开展体育活动开创了群众体育的先河。唐朝清明节全民放假制令,“京师隶将作,女子隶少府缝作,腊、寒食(均放假)二日”。宋代继承了寒食节放假七日,并颁布法令,假期面前人人平等的制度为全民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时间。

1.1 唐诗宋词中的寒食清明节体育

唐诗中清明寒食的主流体育运动项目有击鞠、蹴鞠、秋千、斗鸡等,而宋词中是秋千、踏青、春游、蹴鞠等。寒食清明普及最广的当属蹴鞠和秋千。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以及曹松《钟陵寒食日与同年裴颜李先辈、郑校书郊外闲游》“云间影过秋千女,地上声喧蹴踘儿”,都对寒食节蹴鞠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描述。即便是在军队中,也有韦应物的《寒食后北楼作》“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从王涯的《宫词三十首》“春风摆荡禁花枝,寒食秋千满地时”和韦庄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缭乱送秋千”的诗中均能体现秋千的普及程度,宫内宫外皆有秋千活动的开展。

作为胡汉文化杂糅的唐朝,对于击鞠这种竞技性较强的体育运动的偏爱体现在其所建的球场上。击鞠球场多建立在皇宫及较为显赫的地方,关于击鞠的描写自然也多是与宫廷相关,可以显示此项运动的贵族运动气质。张籍《寒食内宴二首》“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周稠。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正将寒食节皇宫内香殿前球儿飞的景象给展现了出来。王建在《朝天词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中对于击鞠项目的描写,也可以了解到有帝王参与的击鞠活动,不但要万众齐心用注目的眼神看着他,还要配上龟兹乐来增添兴致,最重要的是第一球要让皇帝来打等一系列规则。

斗鸡在唐朝是开展较为普遍的弱竞技性运动。“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讲的是为帝王斗鸡飞黄腾达的王贾昌。诗人杜淹笔下的“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风。顾敌知心勇,先鸣觉气雄。长翘频扫阵,利爪屡通中。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虽然百战胜,会自不论功”,更是将唐代斗鸡气势磅礴地勾勒了出来。在寒食节描述中出现较少的项目有“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的步打球,有“便幕那能镂鸡子,行宫善巧帖毛球”的贴毛球,有“两边丸剑渐相迎,侧身交步何轻盈”的丸剑,“泰陵遗乐何最珍,彩绳冉冉天仙人”的彩绳和“喧喧里巷蹋青归,笑闭柴门度寒食”的踏青等运动。

宋代清明体育活动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新增了泛舟、龙舟竞渡、游园等。张永秀《宋代节令中的体育活动》中指出,在宋代寒食清明前后普及最广泛的是蹴鞠、秋千、斗草、踏青。蹴鞠在宋代的发展达到了历史巅峰,无名氏的《满庭芳》将宋代蹴鞠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抛却功名弃却诗。从教身染气球泥。侵晨打、齐云会,际暮演筹落魄归。”的为踢球淡化功名利禄的无求状态;第二重境界是“香金留下仿花人,必定气球取胜”的抛却家财、留下气球取胜者的舍弃状态;第三重境界是“不贪名利乐优游,收转心猿踢气球。日享三餐朋友饭,夜眠一宿玉人缕”的抛却浮名虚利、散尽家财,连自身基本生活都可以不顾的忘我境界。这三重境界充分展示了蹴鞠在宋代的普及和白热化程度。

宋代在清明寒食时开展的秋千活动无论是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的笑声,还是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泪眼朦胧,都带有浓重的感情色彩。有描写人在不同心绪疲状态下荡秋千的词:如疲倦时,朱淑真的《生查子》“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寂寞时,张先的《青门引》“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安恬时,王禹偁的《寒食》“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这种有着浓烈感情色彩掺杂的体育运动,已经与当时人们生活融为了一体,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张元干《春光好》“寒食近,踏青时”记载踏青在宋代寒食清明的开展状况。张元干在词中道“晴日暖,淡烟浮。恣嬉游。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表现女子游春队伍的浩荡。欧阳修的《浪淘沙》中“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引出男子游春的情怀,男子游春是“清明天气醉游郎、莺儿狂、燕儿狂。翠盖红缨,道上往来忙”。李清照的《念奴娇》“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将盼踏春表现得淋漓尽致。

1.2 唐诗宋词中端午节龙舟竞渡

唐诗宋词中,唐宋的龙舟竞渡在开展形式上区别不大,项目本身的竞技性和社会地位及影响力可从唐代刘禹锡、张封建和宋代柳永和杨无咎等人的诗词中寻出踪迹。

刘禹锡《竞渡曲》“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描述了唐朝龙舟开赛前的盛景和浩荡声势;诗句“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则表现出比赛中的情景。张建封《竞渡歌》的诗句“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描写了比赛中的呐喊声,各种参赛队伍悬挂的彩旗等热闹场面。

柳永《破陣子》“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从树树都系有彩舟表现出盛大规模。在统治者的“凤辇宸游”之下,选手展现“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精彩绝伦的夺标场景。游人从史浩的《花心动》“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和杨无咎的《蓦山溪》“崇仙岸左,争看竞龙舟,人汹汹,鼓冬冬,不觉金鸟坠”的词句,则描述了游人之多。

综上,寒食清明的节令体育中,唐具有竞技性强,激烈程度高,参与人群广泛等特点;宋则是以观赏性、娱乐性、观赏人群多等特点为主。

2 唐诗宋词中女子体育变革

2.1 唐诗中女子体育描述

唐朝是历史上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代表,女子体育发展在一些项目上可与男子体育相媲美。较为代表性的有击鞠、蹴鞠、骑射等高强度高竞技性女子体育。和凝的《宫词》“两番供奉打球时,鸾凤分厢锦绣衣。虎骤龙腾宫殿响,骅骝争趁一星飞”,是描述宫中女子绣衣华冠在宫殿中的击鞠盛景。但是,激烈的击鞠并非适合于多数女子,于是它被多才善思的唐人演化成了驴鞠。花蕊夫人的《宫词》“自教宫娥学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便是对女子学习驴鞠的描述。驴鞠强度虽比击鞠小,但毕竟翻驴下马的运动对普通女子还是有挑战性,于是便有了“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的步打球。步打球顾名思义便是弃了胯下之马的击鞠,其强度更适合体质柔弱的女子参与。同样作为竞技性较强的体育运动,骑射分成两种竞技强度。高强度的有王建《宫词》“射生宫女宿红装,把得新弓各自张”和杜甫的《哀江头》“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女子骑装新出,翻身而过,一箭双雕的形象跃然纸上;低竞技强度的则由天空转到了陆地,王建《御猎》中的“新教内人唯射鸭,长随天子苑东游”的射鸭运动。

唐朝这方热土不仅孕育了竞技性较强的运动,同时也孕育了女子彩球、胡旋舞、棋等观赏性较强的运动。韦应物的《寒食》“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是以彩绳拂花球度阁的场景来展示玩球人的高超技艺。白居易用“心应弦,手应鼓”来表现胡旋女的灵活,用“弦鼓一声双袖举,雪飘飘转蓬舞”来表现胡旋舞姿的美妙。王建的《夜看美人宫棋》“红烛台前出翠娥,海沙铺局巧相和”表现宫中人下棋的场景;苏轼则以“卷起局边佯数子,暗抬星眼掷儿郎”来展示女子玩双陆的场景。

2.2 宋词中女子体育描述

因宋代程朱理学的观念影响,宋代女子生活较多束缚,浓郁的竞技思想恰恰满足女子们对于项目刺激性的一种追求,而本身的娱乐性在不违背正统思想的前提下给女子带来乐趣。宋词中常见的女子体育有抛球抖草、秋千、踏歌踏舞等。

宋词中较为常见的运动当属抛球,按照阶级分类描述。无名氏《水龙吟慢·水龙吟》中有“球儿裳、先秀神仙队。融香拂席霓裳动,铿锵环珮”的表演,之后还有“管弦众作欲归去,愿吾皇、万年恩爱”的振呼。民间球类发展的状况可以从无名氏的《抛球乐水龙吟令·抛球乐》中体现,开篇是“语笑抛球乐”,然后有“绣袂风翻凤举,转星眸、柳腰柔弱”的眼眸与柳腰同转,和彩球与袖袂齐抛的精彩表演。彩球不仅有很强的观赏性,在宋代也有较强的竞技性。在《抛球乐小抛球乐·抛球乐》中描写道“玉纤高指红丝网,大家著意胜头筹”,女子高高指向红丝网,大家期待尘埃落定,想看花落谁家。竞技抛球最精彩之时莫过于实力相当的两队各领风骚难分高下,不禁让裁判发出了“箫鼓声声且莫催,彩球高下意难裁”的感慨。

斗草是有强烈竞技思想的娱乐运动项目。“斗”顾名思义就是要分出胜负。史达祖《玉楼春》中“忌拈针线还逢社。斗草赢多裙欲卸”以及柳永《夜半乐》“竞斗草、金钗笑争赌”,均体现了斗草的“输赢褪衣裳胜负掷金钗”的竞技思想。柳永的《木兰花慢》“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则展示了此运动开展的广泛性;李清照的《浣溪沙》“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和柳永的《斗百花》“抛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表现出斗草与日常生活相融合的场景。

秋千是宋代女子较为推崇的体育项目。宋词中秋千的魅力不仅在其娱乐性,更在其让人魂牵梦绕欲罢不能的影响力和传递性。柳永《抛球乐》“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手簇秋千架”,展示了秋千的聚眾游戏性。欧阳修《渔家傲》“况是踏青来处远。犹不倦。秋千别闭深庭院”和《满路花·促拍满路花》“春禽飞下,帘外日三竿。起来云鬓乱,不妆红粉,下阶且上秋千”,描述的是女子踏春游罢仍不倦,又上秋千,云鬓不理任其乱的场景,将秋千让人魂牵梦绕的娱乐性展现得淋漓尽致。《望江南》中有“人去秋千闲挂月”更是将秋千与大自然融到了一起,人归后月上秋千,说明了人们对秋千的热爱,以至于闲置的秋千在人的眼中是月儿在荡。以上词句中有关秋千运动的描写足以展示秋千运动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位置。

踏歌踏舞作为一种血统较为纯正的娱乐性运动,在宋词描述的运动中普及程度相当广泛,上可寿宴祝寿,下可儿童嬉戏。刘辰翁的《金缕曲·贺新郎》“陌上踏歌来何暮,收得黄云如土。但稽首、福星初度”,踏歌远从陌上来为寿星祝寿,展示了其在当时社会的特殊意义。朱敦儒笔下的踏歌舞“踏歌起舞醉方休。陶潜能啸傲,贺老最风流”,将踏歌舞的美妙比作文人醉后步态,说明其项目本身的精彩美妙。刘辰翁的《江城梅花引》“几年城中无看灯,夜三更,月空明。野庙残梅,村鼓自春声。长笑儿童忙踏舞,何曾见,宣德棚,不夜城”,描写的是在野庙旁残梅生及村鼓闹春声的贫穷落后的地方,仍看到儿童踏舞,可见踏舞对人群的适宜性和开展的广泛性。

综上,唐诗中女子体育特点项目种类多,开展项目丰富多样,项目本身的竞技性和对抗性强,携有浓重的竞技色彩;宋词中女子体育项目种类相对较少,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观赏性、生活性、普遍性,其竞技性和对抗性不强。

3 唐诗宋词中的养生体育

养生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进行的一种以达到保养身体、健康精神、延年益寿的活动。养生概念是在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类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达到某种高度时体现出来的对生命的依赖感,为延续生命提出来的。

唐诗中描述的养生体育,作为始露端倪的新兴体育,其养生层面停留在对成仙后情景的幻想和对丹药的一种简单描述。宋词中描述的养生体育已基本趋于成熟,从精神思想层面上升到了社会物质层面,已有专门人士以修仙炼丹为生,强调炼丹之法,修仙之道。

3.1 唐诗中的养生体育

唐诗中的养生体育除了对丹药的一种简单描述外,便是对成仙后情景的幻想和对修道之人所处的环境和自身气质的描述。张继的《上清词》“紫阳宫女捧丹砂,王母令过汉帝家。春风不肯停仙驭,却向蓬莱看杏花”便是对统治者服用丹药的情景描述。而民间的养生方法则主要分两种:一种是“长老思养寿,后生笑寂寞。五谷非长年,四气乃灵药”的健康自然入世的五谷四气养生法;一种是“不如服取长流丹,潜神却入黄庭闲。志定功成飞九关,逍遥长揖辞人寰”的潜神幻思较为出世的服用丹药之法。唐朝养生体育队伍中的中流砥柱是隐居山林的道士。钱起的《过瑞龙观道士》:“炼魄家洞天。鹤待成丹日,人寻种杏田。灵山含道气,物性皆自然。主人善止客,柯烂忘归年。”道士修炼的境界已与周围的山林树木合为一体,忘我的境界如松下观棋以至烂了斧柄的砍柴人。然而修仙之路何其漫漫。《夕游覆釜山道士观因登玄元庙》“谁言仙路长。孤烟出深竹,道侣正焚香。”钱起认为求仙最好的捷径便是孤山深林焚香修炼之路。然而白居易则发出了“何况玄元圣祖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的反对修仙炼丹的声音。

3.2 宋词中的养生体育

宋词中的养生体育已不仅是对成仙的幻想和简单的丹药及修道的描述,而是上升到了气功导引和炼丹相结合,且以修仙炼丹为职业的高度,由精神层面向物质层面延伸。以气功炼丹药的词句有宋先生的《苏幕遮》“气随神,神随气,神气相随,透入泥丸里……功行成时,名列神仙位”;重在气功描述的有肖廷之的《南乡子》“关锁自周天。升降循环三寸田……绵绵。妙在前弦与后弦”;对于炼丹方法的描述有万长庚的《沁园春》“向雷声震处,一阳来复,玉炉火织。……有白鸦一个,飞入泥丸。河车运入昆山。全不动纤毫过玉关。把龟蛇乌兔,生擒活捉,霎时云雨,一点成丹,白雪漫天,黄芽满地,服此刀圭永驻颜……”,着重于雷声响彻之时,火起,物料有白鸦、龟、乌、兔等物,炼成丹药。另一首是宋先生《丑奴儿》 “河车怎敢停留住,搬入泥丸。水火烹煎。一粒丹砂炼汞铅”,说明炼制丹药中还有汞铅的添加。宋词中除了有较为出世的炼丹和气功,还有较为阳光入世的导引术。曹勋《大椿》“兹时寿协七旬,庆古今来稀见。慈颜绿发看更新,玉色粹温,体力加健。导引冲和气,觉春生酒面”,展示导引术的养生之道和效果。

综上研究,唐诗中的养生体育描述,基本是处在对求仙的渴望和幻想中,停留在精神层面,尚未形成完整的社会体系。宋词中有关养生体育的表述,修仙人数增多,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形式有气功、导引、修仙炼丹等,对于气功和炼丹的方法步骤以及炼丹的物料均有详细记录和描述。可见养生体育从唐到宋已经逐渐由精神层面延伸到了物质层面。

4 结论

4.1 寒食清明节令中,唐诗对于击鞠、蹴鞠、秋千、斗鸡、龙舟竞渡等运动项目的描写,具有竞技性强、激烈程度高、参与人群阶层广等特点;而宋词中秋千、踏青、春游、蹴鞠、龙舟竞渡等运动项目的描写,以抒发情怀为主,表演性和观赏性较强。

4.2 唐诗中蹴鞠、击鞠、驴鞠、射箭、射鸭、步打球等女子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表现出较强的竞技性,宋词中斗草、秋千、踏歌踏舞等女子参加的运动表现出较强的观赏和娱乐性。

4.3 养生体育在唐朝尚未形成完整的社会体系,仅停留在精神层面和简单的物质层面;宋代,修仙养生人数多、规模大、形式多样,不仅有炼丹,还有导引气功,且有具体的方法步骤描述;养生体育从唐到宋已逐渐由精神层面延伸到物质层面上。

参考文献:

[1]王妍.诗的起源与《诗》的源起[J].学习与探索,2005(2):108-111.

[2]杨鹰.从唐诗宋词看古代女子秋千活动的盛行及成因[J].时代文学,2011(7):165-166.

[3]李许生. 体育盛景、文学风采:论唐宋体育诗文[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4(2X):115-116.

[4]席亚健.唐诗中的唐代体育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5]朱晓平.全唐诗中的体育休闲[J].体育文化导刊,2009(3):120-121.

[6]井芳.从“唐代体育题材诗歌”管窥唐代体育的繁荣[D].扬州:扬州大学,2010.

[7]刘大维. 从唐诗看唐朝文人的休闲爱好[J]. 求索, 2013(3):144-146.

[8]史明政. 对体育题材唐诗的解读[J]. 语文建设, 2013(2):42-43.

[9]刘利.宋词中的体育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

[10]段金霞. 从宋代诗词看宋代的体育运动[J].山西档案, 2014(2):121-123.

[11]贺静.宋词中体育活动内容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3(6):140-142.

[12]任刚.宋代诗词中的体育活动解读[J].语文建设,2014(3):53-54.

[13]秦双兰,刘鹏. 清明节体育文化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9(9):133-136.

[14]张永秀.宋代节令中的体育活动[J].民俗研究,2000(2):101-109.

[15]彭定求.全唐诗(1-25)[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唐诗宋词变革
补唐诗宋词组佳句
卷首语
德育中的变与不变
在古韵画魂之中捕捉唐诗宋词的美
探析唐诗宋词中红色表示的意象
议信息技术在语文唐诗宋词教学中的应用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罗贯中与施耐庵(下)
经理人变革指南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