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生成逻辑

2018-05-14 17:33冯宗仁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理论性现实性以人民为中心

冯宗仁

〔摘要〕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源自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立足于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客观实际;习近平在思想和实践上的贡献,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创立的主体条件。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生成是实践性、时代性、价值性的相互作用和内在统一。

〔关键词〕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理论性;现实性;主体能动性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8)06-0013-04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被置于核心位置,这标志着我们党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高度,意味着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各领域、各方面和全过程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可以说,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生成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呈现出鲜明的创立者主体能动性的特征。

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理论性生成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義唯物史观,坚持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民造福、为群众服务的政治立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强烈的政治使命和敢于担当的政治魄力。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民的理论,纵观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无不浸透着强烈的“人本”“民本”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详细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分析了异化劳动及其产生的根源,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理念,这一理念在马克思恩格斯其他著作中得到进一步阐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神圣家族》一文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鲍威尔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得出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1 〕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还科学阐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社会的内在关系,他们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一个人都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 〕。由此观之,马克思主义以彻底的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 〔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核心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秉持了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第一,依靠群众、信任群众。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将人民群众比作铜墙铁壁,只要人民群众拥护革命,就什么力量也打不破;只要紧紧地和群众一道,就能够超越任何障碍、战胜任何困难。第二,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毛泽东曾反复告诫全党同志,要“先做学生,再做先生”,放下臭架子,虚心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小学生,唯有如此,才能与群众心贴心,不断汲取前进的力量。第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本质,考察毛泽东的一生,他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他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天底下最大的事,把群众的利益作为最根本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进一步创新密切联系群众的方法,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实践中,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发展升华了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坚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性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穿其中的红线就是人民性思想。邓小平理论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发展的目标和落脚点归于谋求人民的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性思想,坚持问题导向,推出了一系列维护群众利益的新举措,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难题,生动诠释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观念,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赞誉和支持。

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现实性生成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进入新时代的战略判断,这为我们进行新的伟大征程指明了方向。新的发展实践特征、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现实条件。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是新的发展实践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开拓创新,使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当前,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期,经济社会发展驶入了新的发展轨道,这一时期仍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形势复杂严峻。总体上看,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社会矛盾交织叠加,国家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形势紧迫,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等等。新时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正如有学者指出,“我们国家处在由‘物的逻辑走向‘人的逻辑的时期” 〔4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状,我们要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由注重以物为本走向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由“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向更加注重“共同富裕”,由重点突破的非均衡发展走向全面协调的均衡发展。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是解决我国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出这一科学判断是基于当前人民群众对生活更高的期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主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对国民教育、就业保障、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领域更高层次的需要。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从历史逻辑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体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更承载了人民群众个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所以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其一,人民群众是中国梦的主体。只有依靠13亿多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形成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其二,人民的利益是中国梦的价值目标。中国梦不是水中花、镜中月,也不是空洞的口号,它是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和中国革命、建设实践基础上的,它的目标导向是为人民谋幸福。“造福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起点,也是最终目标。其三,人民共创共享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实现中国梦靠的是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因此发展成果最终要满足全体人民群众的需要,确保人民群众共创伟大事业、共享发展成果。

三、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主要创立者的主体能动性生成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既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习近平个人长期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强烈的历史担当,作出了杰出的实践和理论贡献。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凝结了习近平几十年的从政实践。实践出真知,基层是沃土。习近平来自人民、热爱人民、造福人民,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源于他几十年艰苦磨砺和从政实践特别是基层工作的经历,源于他思想深处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这种经历和感情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在延安梁家河的七年知青经历是习近平拉近同人民群众关系的起点,在那里,他理解了人民、走进了人民。与习近平一同在延安插队的陶海粟回忆说,他确实感受到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终生不渝的信念,“对习近平来说,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也不是什么被灌输的教导,而是早在陕北7年里,在和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挣扎着生存的普通老百姓牵手共度时艰中,就油然而生的、铸入血液中的信念” 〔5 〕。在河北、福建、浙江等地担任领导职务时,习近平把过去积累的对人民的深厚感情运用到工作当中,总是把群众的苦、群众的难放在心里。担任河北省正定县委书记期间,他制定了“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了细致具体的富民政策。在福建工作的17年多时间里,他建立了以“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为主要内容的“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广厦工程”“造福工程”。在浙江的6年里,他擘画“八八战略”,致力于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重点帮扶贫困人口等困难群体,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实现全面共享。在上海工作的7个月时间里,他要求上海领导干部要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切实把各项利民惠民安民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党的十七大之后,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到地方考察工作,去的最多的地方是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看的最多的人是困难群众和危难群体,及时带去党中央对基层干部和困难群众的亲切关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多次深入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最艰巨最繁重的贫困地区,把温暖和关怀送到贫困群众的心坎上。纵观习近平的从政经历,他的灵魂深处烙印着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这种理念深藏在他的潜意识里,成为他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精华。文化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以民为本的思想。习近平酷爱学习,深为传统文化所浸染,他汲取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的思想智慧,把它内化为治国理政的远见卓识。比如,习近平引用《尚书》语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民本之维”,即只有始终把群众是否得利、民生是否改善作为标尺,我们的民主才能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获得正确的价值指南。2014年,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东汉荀悦《申鉴·政体》名言“足寒伤心,民寒伤国”,强调人民的安危苦乐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他在多次讲话中引用了很多名言,如:“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等等,表现了强烈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用这些至理名言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以民为本思想,更体现出他对治国理政、社会民生的思考与关切,表现出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忧国忧民的真挚情怀。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蕴含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通过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上的讲话,我们可以发现,他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这一理念不断创新话语体系,而话语体系创新的背后蕴含着强烈的为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2012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就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作出庄严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6 〕4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他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6 〕97。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他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7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他又深刻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他进一步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 〔8 〕。在党的十九大上,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3万多字的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203次,居于最重要的地位。总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系统地回答了面对国内国际复杂的形势,如何落实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促发展。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是習近平科学发展理念中的基本原则。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新趋势,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这种新发展理念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具体路径和实现形式。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联系、紧密结合,其中的关键是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为谁创新?为谁协调?为谁实现绿色发展?为谁开放?谁来共享?答案只有一个:这些都是为了人民,由每个中国人共享,确保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不仅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和立党之本,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新发展理念的价值取向和根本追求。

四、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生成的内在特征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生成是实践性、时代性、价值性的相互作用和内在统一的过程,其中,实践性是基础,时代性是主题,价值性是目标。

立足实践性。思想离不开时代,理论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形成的根本动力和主要原因。一方面,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这一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在实践中不断得到确证和发展。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各方面的历史性发展中得到充分确证,它符合时代潮流、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同时,任何理论都不是封闭僵化、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新的实践予以丰富和升华,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亦然,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中,我们更需要总结经验,从实践中汲取营养,进一步丰富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精神内涵。

体现时代性。理论是时代的声音,是对时代问题的理性思考与解答。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理论的时代性既取决于研究对象的时代特征,又取决于对研究对象的把握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领域产生了很多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需要新理论,以便更好地顺应时代、指导实践。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就是在对新时代新问题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得以形成的,它是满足新时代要求的理论,这一理论要求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体现群众意愿、回应群众期待,确保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彰显价值性。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为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合理的价值取向和可行的方法路径。一方面,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坚持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人民主体至上的价值原则。另一方面,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4〕韩庆祥.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4):82-84.

〔5〕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81.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15.

〔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N〕.光明日报,2016-10-28(01).

责任编辑 周 荣

猜你喜欢
理论性现实性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探索在农林高校纲要课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关于加强高中化学教育生活性的分析与探究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小学数学概念形成三部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提升新闻理论性的思考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