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理论教育实效性的 问题映射与加强路径

2018-05-14 17:33邵泽义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保障制度评价机制党校

邵泽义

〔摘要〕 提升党校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不仅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永恒主题,同时也是增强学员理论素养、思维能力的迫切要求。党校理论教育的实效性由于受到相关主体、媒介、环境等因素影响,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如目标设计与现实效果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价值诉求与实践应用之间呈现“非正向关系”,功能约定与效果凸显之间呈现“非同步关系”。以上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实现教学目标的保障措施缺乏、教师教学专题呈现能力不强和学员学习态度“功利化”等原因造成的。实践中,党校教师必须摒弃单向度思维模式、立足映射理论视域、厘清“主体际”关系,通过完善教学效果保障制度体系、深化教学专题研究、端正学员学习动机、完善教学评价机制等路径,不断提升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党校;理论教育;实效性;保障制度;教学专题;研究能力;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8)05-0106-04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理论教育工作,多次强调指出:“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 〔1 〕理论教育是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组成形式和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也能够帮助其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指导工作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证明,“当前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还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2 〕,而这些问题的本质往往都聚焦于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层面。党校理论教育的主体、方法、环境和途径等是影响其实效性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研究党校理论教育实效性问题时不仅要摒弃单向度思维模式,以映射理论为研究视角思考其基本表征、形成之因和思路对策之间的耦合关系,而且要从“主体际”关系视角考察各关系主体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式和机理,并从相互作用的程式中探寻切实提升理论教育实效性的路径,以期进一步提高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

一、问题范度:党校理论教育实效性发挥不足的基本表征

从逻辑层面来看,党校理论教育实效性发挥不足的表征尽管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按照相关性原则对党校理论教育实效性发挥不足的表征进行划归,其主要表现为三种“非正向函数”关系。

(一)理论教育的目标设计与现实效果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

教学目标设计是党校理论教育的核心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在通常情况下,党校理论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等方面。以上这些教学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受到教师教学能力、学员学习能力、内容呈现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现实中有时不能够完全实现,如学员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能力不能完全映射理论教育的目标。也就是说,党校理论教育目标与学员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能力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党校理论教育的目标设计和现实效果之间所呈现的“非线性关系”主要表现为:一些学员的理论水平、工作能力、情感素养等并没有通过接受理论教育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教师的成就感、学员的获得感、课程的使命感在特定语境中有时没有产生“共振”。党校理论教育的目标设计和现实效果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有时会对目标设计、过程管控、结果评价等教学环节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教学管理部门的决策与调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理论教育的价值诉求与实践应用之间呈现“非正向关系”

党校理论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有其特定的价值诉求阈值。从理论层面上来看,理论教育价值诉求的场域是作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价值诉求是理论教育存在的价值性、合理性的规约和证明。理论教育的实践运用是理论教育成果在实践领域的不断转化,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同时也是检验理论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和手段。理论教育的价值诉求和实践运用两者之间相互辩证、互为基础,是一种因果性的存在。在实践中,党校理论教育的价值诉求和实践运用由于受到理论教育局限性和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两者之间不一定表现为“正相关关系”,甚至在特定的条件下表现为“非正向关系”,如理论教育的价值诉求在实践应用领域找不到映射的对象,实践应用的依据在理论教育过程中找不到证据的支撑,理论教育和实践运用两者之间的交集存在“空白区域”等。理论教育的价值诉求和实践运用之间的“非正向关系”对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和实践应用的诉诸性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理论教育的功能约定与效果凸显之间呈现“非同步关系”

党校理论教育既然有价值规约,就必然会有功能约定。理论教育的功能约定是对其能够解决什么问题的回应和注解。从一定意义上看,功能约定是理论教育价值存在的真实性表现,理论教育的效果凸显则是理论教育作用在实践中的体现。从辩证法的角度看,理论教育的功能約定是效果凸显的前提和基础,理论教育的效果凸显则是功能约定的对象和结果,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在现实语境中,由于受到理论教育功能约定稳定性和条件性、效果凸显多向性、保障性等因素的影响,两者之间有时会表现为“非同步关系”。理论教育功能约定和效果凸显之间的“非同步关系”具体表现为:理论教育有时不能解释、解决现实问题或者不能完全解释、解决现实问题;有些效果的凸显或者产生并不是由理论教育引起的;理论教育的功能约定和效果凸显之间有时不存在完全的映射关系或者因果关系;等等。理论教育的功能约定和效果凸显之间存在的“非同步关系”,对理论教育工作的组织和开展等容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分析向度:党校理论教育实效性发挥不足的原因分析

党校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因受到多种主体、多变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有时发挥不足。从横向上看,教学的质量、学习的效果、应用的方法等都是影响党校理论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从纵向上看,党校、教师、学员等主体同样也会对理论教育实效性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在分析党校理论教育实效性发挥不足的原因时,要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分析。

(一)党校层面:缺乏实现教学目标的保障措施

“党校是研究、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由此可见,党校对理论教育实效性的高度重视是不言而喻的。这种高度重视不仅贯穿于教学组织、过程实施、教师教学、学员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的始终,而且体现在各种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层面。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党校高度重视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并不等于其实效性能够完全实现。这是因为,党校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实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党校层面来看,理论教育实效性发挥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实现教学目标的保障措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学员而言,缺乏有效的独立课程学习效果的评定和保障办法;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而言,缺乏有效的测评指标和管理措施;现有的目标实现保障制度缺乏灵活性;在执行现有制度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结果管理、忽视中间管理;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或制度仍处于“缺位”状态;等等。以上这些问题都会对党校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教师层面:缺乏有效的教学专题呈现能力

党校大多数教师对于提升理论教学实效性的愿望是强烈的,也是毋庸置疑的。党校教师的这种强烈愿望体现在教学组织、内容设计、方法运用、创新研究等诸多方面。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党校教师对于保障理论教学实效性的强烈愿望和努力付出与实际效果之间有时并不成“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理论教学实效性的实现需要多方主体同向发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共振”的效果。从教师这一层面来看,党校一些教师对于课程教学缺乏有效的保障能力是理论教育实效性发挥不足的主要原因。具体说,教师教学专题的深入研究能力、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学专题的有效呈现能力、教学过程的娴熟驾驭能力、教学规律和学员学习规律的认知能力、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力等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实践证明,党校教师以上这些能力的缺失或者弱化,会对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实现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学员层面:缺乏端正的学习、培训态度

学员进入党校学习、培训的原因是多元的,但其目的却是共性的。这种共性主要表现为:学习新知、提高水平、提升素养、指导业务和实践创新等。从目的层面来看,学员对于学习、培训求知若渴的状态是值得肯定的。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学员求知若渴的学习状态与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实现之间有时并不一定是“线性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党校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实现有其特定的“关系网络”。从学员这一层面来看,理论教育实效性发挥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学员学习、培训的态度不端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些学员存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心态,缺乏虚心学习和跨界学习的态度;存在浮躁心理、自满心理和自大心理;存在形式主义和机会主义问题等。事实证明,党校学员学习、培训态度不端正,对理论教育实效性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小觑的。

三、匡正维度:提升党校理论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提升党校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是党校相关部门、教师和学员等关系主体持续追问、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实践中,造成党校理论教育实效性发挥不足的原因是多维度的,这就决定了提升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思维轨迹不应是直线式、单向度的,而是应从党校理论教育的实际出发,以党校相关部门、教师、学员等关系主体为逻辑主线,以问题、表征为预置前提,以系统论思维和体系化建构为方法指导,研究分析解决路径,以切实提升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一)力戒分裂化,突出整体性,完善教学效果保障制度体系

各级党校在理论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教学效果保障制度体系也往往各有特点。由于受到现实中多种因素的影响,党校教学效果保障制度体系在横向层面上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如制度缺失或者无效、制度存在但执行不力、制度之间相互冲突、制度相互独立没有实现体系化构建等。从制度建设层面研究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实现问题,重点是要通过多种手段不断完善教学效果保障制度体系。党校教学效果保障制度体系主要包括:理论教学目标管理制度、运行调控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和评价制度、教学效果测评制度、教学质量控制制度、测评结果运用制度等。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制度不应是孤立、割裂的,而应是相互联系、相互耦合的集合体。这一制度集合体应包含一个核心制度和多个组成制度,并且要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渐进关系或者层级关系构成制度统一体,然后再遵循一定的轨迹有效运行。笔者认为,构建完善有效的教学效果保障制度体系,并不是切实提升党校理论教育实效性的“终极目标”,关键是要看制度的执行、过程的管理和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而才能在制度层面上有效保障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实现。

(二)力戒碎片化,突出系统性,深化教学专题研究

党校教師在理论教育中的使命是说服、教育、引导学员。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4 〕党校教师要达到理论教育的要求,就必须深化对教学专题的研究。教师强化教学专题研究是提升理论教育实效性的“驱动性”要素。也就是说,教师因素在理论教育实效性实现的影响因素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党校理论教育过程中,教师高质量的教学专题活动会对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实现起到正向加速作用,反之则会起到负向制约作用。为此,党校教师在理论教育过程中要深入研究教学专题的价值和意义、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教学专题的学术架构和理论基础、教学设计的艺术性和创新性、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等。实践中,党校教师对教学专题的研究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同时对他们自身的研究能力也有专业性的要求。总之,党校教师不断深化教学专题的研究是提升理论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党校教师的专题教学活动是理论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力戒功利化,突出全面性,端正学员学习动机

在党校理论教育实效性实现的影响因素中,学员同样也属于“驱动性”因素之一。党校学员构成复杂,多样性明显,同时他们的学习诉求也是多元的。学员学习诉求的多样性导致他们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动机不明确。部分学员在理论学习动机方面存在的问题映射到课程层面主要表现为漠视课程的价值和意义,映射到教师层面主要表现为对教师劳动的不尊重,映射到教学活动层面则主要表现为对教学活动的不配合。党校学员在学习动机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对理论教学实效性的影响是“致命”的。为此,党校要提升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端正学员的学习动机:在角色上,快速完成从工作身份到学员身份的转换;在思想上,树立认真学习、全程学习和全方位学习的意识;在行动上,树立尊重教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付出的形象;在学习过程中有效运用研究学习、讨论学习、创新学习等方法。学员端正学习动机不仅要依靠自律,还需要外部影响。这就要求党校教师在理论教育的过程中植入学风教育的内容,在日常班级管理中主动介入、实施干预,对学员提出严格要求,以进一步提升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四)力戒线性化,突出科学性,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党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导向性和制动性的作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不仅能够更大程度地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有效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和步骤。当前,一些党校的教学评价机制具有机械性、单向性和不对等性等共性特点。这些共性特点主要表现为:评价指标面向教师是“高标准”“严要求”,而面向学员的评价指标却是“数量从简”“标准从宽”,从而容易导致教师处于相对“从动”的地位,学员有时却掌握着一定的“决定权”;部分教学指标的内容体现出一定的机械性,如教师讲课的语音、语调和语速,教学互动的频率等。实践证明,构建教学评价机制要规避线性化的问题,应着重突出科学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总体而言,党校教学评价机制的主体主要包括教师和学员两大主体。从教师维度出发,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一是要注重调动教师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保障他们的教学主体地位。二是要注重引导教师不仅要把注意力转移到教学和科研、学员学习规律研究上来,而且要转移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研究上来。从学员维度出发,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一是要注重调动学员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自为性。二是要注重学员考核的全面性、恰当性和合理性,充分保障学员的主体地位,切实引导学员不仅要把注意力转移到科学评价教学活动上来,而且要转移到构建合理的師生关系上来。从教学评价机制的导向维度来看,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要突出方向性、引导性和制动性等特点,既要注重教学过程的衔接性,又要保证教学效果的实效性;既要注重评价教师的科学性,又要注重评价学员的有效性;既要保证机制的前瞻性,又要保证制度的灵活性,从而充分发挥教学评价机制对于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导向作用和促进作用。党校既要引导教师把注意力转移到参与教学、改进教学和研究教学上来,又要引导学员把注意力转移到科学评价教师、科学评价课程、科学评价效果上来。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不仅要内含组织、机构和制度等方面的规定性,而且要使教学评价制度体现出科学性等特点,评价机制内部各组成模块之间也必须是互为联系、功能耦合的。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工作原则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N〕.人民日报,2015-

12-13(01).

〔2〕姚传娟.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研究——以淮北市委党校干部培训为例〔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7(3):93-95.

〔3〕陈 佳.新形势下地方党校如何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51-5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

责任编辑 芳 晔

猜你喜欢
保障制度评价机制党校
党校人的忠诚
沈阳市平台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保障刑事案件证人出庭对策研究
健全完善我国法律援助质量保障制度体系研究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制度分析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
注重实绩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研究
坚持“党校姓党”做好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