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018-05-14 09:06宋婷婷
丝路视野 2018年11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摘要】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对于信息与计算科学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本文在深入分析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与计算科学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并深入到多个行业领域,并且也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与此同时,对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变得十分强烈,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积极创新和改进传统教育形式,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能力,使学生成长为应用型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这样的形势下,深入分析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对于促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安排

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的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是非常关键的,这直接关系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样的知识内容,如果老师在讲课之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且在授课过程中严格按照既定的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速度就会很快,但是相反,学生的学习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当前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教学内容不科学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一些老师为了追求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教学效果,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并且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单纯地认为提高教学标准就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忽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特点,导致学生学习和实际智力发展情况不符,这样不仅起不到提升教学质量的预期作用,反而可能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较大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缺少启发性

在素质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当前的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教育目标,因此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老师应该时刻以这一教学目标为指引,合理规划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的课时安排,不断创造机会启发和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形成持续学习的基本能力。但是从当前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情况来看,这一教学目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过于追求教学进度和学生考试成绩,不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学生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繁重的课业压力已经疲于应付,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提升应用能力,更深层次的知识也很难挖掘,影响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明确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在当前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目标不明确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培养之前,老师应该首先树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具体来说,老师应该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大纲为指导,在符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标准的前提下,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然后结合课程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培养目标。摒弃以往按照自己意志随意安排课时的错误教学方式,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知识体系,为应用能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在講解新知识点的同时,兼顾复习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能温故,也能知新,形成一个良性的教学循环,逐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促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二)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有效提升应用能力

要想使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加高效,进行适当的针对性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了深化教学效果,提升人才培养的实效性,老师应该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过程给予重点关注。具体来说,在学习完一个新知识点以后,传统教学形式为了追求教学进度,都是继续学习下一个新知识,这对于学生是不利的。

老师应该在学生学完新知识点以后,针对这个知识点开展强化训练,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考查出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是否到位,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会一目了然。然后对于个别存在的问题,老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于一些共性问题,说明大部分学生掌握的都不好,老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讲解,解决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建中,孙玉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2015(05):147~148.

[2]樊红云.“双创”背景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08):77~78,85.

[3]高晓红,梁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2):56~57.

[4]赵艳芹,王光辉,付喜辉.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03):22~23.

[5]赵昕,王淑玲,皇甫艳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4):8~9.

作者简介:宋婷婷(1994.08—),女,汉族,山西长治人,本科在读,山西运城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