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学科建设下非一流学科高校何去何从

2018-05-14 16:20刘连卫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9期
关键词:一流评估学科

刘连卫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结合某石油高校学科建设情况,分析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之后,一流学科建设下非一流学科高校何去何从是一般研究型大学亟待考虑的问题。从该校学科现状出发,分析原因,提出改革措施,为非一流学科高校今后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    键   词]  一流学科建设;学科评估;原因剖析;努力方向

[中图分类号]  G64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134-03

表述之前先给大家举个例子:国际著名大学的办学经验表明,建设研究型和一流水平的大学,并不要求规模大和学科齐全。在这方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堪为一个成功的典范。雪莉·蒂尔曼是該校建校260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校长,她认为:“规模不大,学科不全,恰好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正因为我们不需要什么都做,我们才能集中所有精力和资源来干两件事:一是非常严格的本科生教育,二是非常学术化的研究生教育。我们把这两件事做到了极致。我认为,小就是一种美!”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普林斯顿大学居然没有被认为是最热门的医学院、商学院和法学院,这正是他们独特性的表现。对此,蒂尔曼认为:“不设这三大学院的理由是,一旦设立,会分散我们的精力,干扰我们从事最主要的工作。”

一、国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简述

2017年9月20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颁布教研函[2017]2号文件:要求各单位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决策部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坚持内涵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推动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加快发展,取得更大建设成效。并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教育部等三部委《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经专家委员会遴选认定,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名单略)。

二、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2017年12月28日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正式发布。第四轮学科评估,强化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等“五个引导”,致力于建立学科评价体系的“中国标准”;突出“五大创新”,建立学科评估方法的“中国模式”;创新“三个效应”,开创评估结果发布的“中国方式”。特别是创新发布方式,采用“分档”公布结果,注重推动学科内涵建设;提供“学科优秀率”,注重推动学科协调发展;公布学科建设整体情况,注重展示我国学科建设最新成果,增强我国发展建设成就的高度自信。

学科评估平均每四年开展一轮。第一次评估于2002—2004年分3次进行(每次评估部分学科),共有229个单位的1366个学科参评。第二轮评估于2006—2008年分2次进行,共有331个单位的2369个学科参评。第三轮学科评估于2012年进行,共有391个单位的4235个学科参评。第四轮评估于2016年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不含军事门类等16个学科),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比第三轮增长76%),全国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有94%申请参评。

该石油高校共有18个学科参加了第四轮学科评估,其中只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和化学化工技术两个学科进入前30%,获得B的成绩,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进入前40%,获得B-的成绩,机械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学科进入前60%,获得C的成绩,仪器仪表工程和工商管理两个学科进入前70%,获得C-的成绩。

三、某石油高校学科基本情况

该校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含26个二级学科),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博士学位点,89个硕士学位点,4个专业学位授权(其中工程专业学位14个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

四、某石油高校学科现状原因剖析

(一)办学理念不够科学

我国大学在建设过程中,明显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物轻人的思想偏向,忽视人和大学精神对于学校建设所起的关键作用。复旦大学前校长杨福家先生多次提到这个问题。1998年,他去剑桥大学访问,该校校长告诉他,剑桥大学每年经费只有10%用于购买仪器设备和基础建设,而90%的经费用于人的身上,主要用于在世界范围内引进杰出人才和提高教授、研究生的待遇。剑桥大学之所以这样做,完全受他们的办学理念所支配的。他们相信“人是最宝贵的因素,世界的一切奇迹都是人创造出来的”。难怪,剑桥大学先后造就了56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列世界各名大学之冠,这就绝不是偶然的了。

(二)资金因素

该校作为省属院校,每年平均经费须投入近7亿元左右用于维持正常教学运转,资金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需自筹资金弥补预算缺口。另外,由于2002年学校整体搬迁尚欠银行贷款3.38亿元,每年平均还贷3000余万元。在资金严重短缺情况下,学校维持正常教学任务非常困难,根本没有能力在学科建设上投入更多配套资金,用于加大学科建设力度。

(三)人才(梯队)因素

近几年我们反复在提,该校的优势特色学科“只见高原,难觅高峰”。在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高层次人才中,该校除了外聘院士之外,只有1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并且集中分布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学科。国家级团队目前只有油气田开发工程教学团队1个。研究类团队还没有。拿第四轮学科评估为例,该校18个学科参评,填报指标数据时,有的学科连最起码的指标体系中规定的教师科研人数都凑不上,何谈评估成绩!

(四)行业因素

该石油高校是一所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能源型高校。其优势学科也是与油相关的。这几年世界石油行业不景气,直接影响学校就业和科研工作,进而招生工作年年下滑,每年都完不成招生计划。这就造成学校收入不足,本来学校经费捉襟见肘,这几年更是雪上加霜。这种行业影响久而久之导致优势学科发展乏力,主干专业疲软。

(五)“学位点”和“专业”之间不协调

“学位点”和“专业”之间对应和支撑关系不合理,专业和学位点建设不能协同发展。“十二五”开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新的学科目录,与原目录进行了对应调整,自此不再以二级学科为管理目标,而是变更为一级学科管理。学校转制之后开始扩大招生,大量申请新“专业”,新专业不是在已有的学科框架内增设的,导致了“有专业无学位点”现象,即使又申请了新的学位点,也没有一級学科,学生深造、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和学科发展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也出现了多种弊端:(1)一个学位点对应多个院多个专业,学位点管理难度很大;(2)专业和学位点分布在两个院,学位点招生难度大;(3)有些院专业多,学位点少,推荐研究生无处可去。这些弊端给学科管理造成很大麻烦,导致学科发展缓慢,学科失去了整体人才培养的功能。

五、努力方向

纵观世界那些著名的大学,没有哪一所大学是以办学规模之最或搞大而全取胜的。所以杨福家先生说:“我们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许多学校过多地重视规模、综合,归并院校、建立新系,从表面上看,摊大饼式的建设在统计学上的确很有建树,也很容易做到,但对于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帮助并不大。”相反的,世界上那些最负盛名的一流大学,无不是以“求精不求大”而获得成功的。

(一)改变办学理念

高校办学理念必须发扬彻底改革的精神,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改革一切不适应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独立、自由和民主是大学教育的精髓,没有自由民主和宽松的校园文化,就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中国现在需要一场真正的教育体制改革,而不是小敲小打的改良。赋予大学真正独立自主的权力,实行教育家治校,发扬大学自由民主的精神。

改革是一个多么沉重的字眼,说出来容易做起来殊实很难。难在何处?难就难在改革中存在着巨大的阻力,叶公好龙者多,而身体力行的改革者少之又少。这是因为变革意味着人们失去原来熟悉的、舒适的和令人安心的工作习惯。

必须建立科学的、合理的中国高等学校系统结构模式。胡先生曾经说过一句治学的名言:“为学当如金字塔,既能博大又能高。”这是讲打基础和攀高的关系。意思是想攀登知识的高峰(创造新知识),就必须打牢基础知识的根基。

职称评聘、遴选导师必须采取能者为师的原则,绝不能搞平均主义或者吃大锅饭。

(二)重新重视本科教育

1.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国家标准,突出学生中心,突出产出导向,突出持续改进,科学制定新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学校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创新和发展“一体两翼”教学特色内涵。继续推进学分制改革,建立学分认定和互换制度,加强主辅修制和学籍管理改革,扩大学生专业选择。设立教学基本工作量,完善本科教学激励体系。统筹规划教改立项,开展专项教改立项工作,力争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2.加强课程建设。出台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实施方案,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和考核方式改革。实施数学类、物理类等公共基础课程分类分层次教学改革。加强公共艺术类、外语类和信息素质类课程建设。推进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引进优质网络课程资源,丰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数量和种类。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提升小班授课比例,开展教学示范课活动。全面开展课程合格评估工作。

3.加强专业建设。制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首席专业负责人管理办法。加强调研与论证,实施专业优化调整计划。开展校级重点专业评选工作。加速推进专业认证工作,重点做好认证专家进校考察工作。制定新工科建设实施方案,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及传统专业改造。全面开展专业评估工作,建立专业评估结果与专业暂停招生、停止招生和撤销专业挂钩的机制,推行招生计划与专业评估等级挂钩机制,实现专业动态调整,促进专业合理布局。

(三)加大“引人、留人”力度

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指导,按照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9号)及教育部、省相关文件精神,以省“双一流”建设和高教强省(二期)建设为契机,坚持党管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校。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来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通过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造就高端人才、引进紧缺人才来完善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进而提高学校办学综合实力。

(四)大刀阔斧进行学科专业调整

“学位点”和“专业”之间对应和支撑关系不合理,专业和学位点建设不能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学校学科发展的瓶颈,调整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所以为进一步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功能,按照“以工为主,强化石油石化类优势学科专业,拓展新能源学科,坚持多学科协调发展优势学科专业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学科专业定位,以改革为动力,优化调整学位授权点、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专业结构布局,打破学科壁垒,控制学科规模,优化学科资源配置,加快学科升级转型,突出学科建设重点,探索创新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实现学科中长期规划发展目标。

通过凝练学科专业方向、优化学科结构,调整学科布局,明确学科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和建设任务,进一步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实现“发展规模适度、结构布局合理、建设层级清晰、竞争优势持续”的学科优化调整目标,到“十三五”末期,使学校一级学科整体规模控制在10个左右,本科专业控制在40个左右;改善学科生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全面提升学科水平和质量,构建符合该校发展需要的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黄宝印,林梦泉,任超,等.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学科评估体系,积极促进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 教育,2018(1):13-18

猜你喜欢
一流评估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双一流”建设不应“降维”
后浪与前浪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超学科”来啦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