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干预措施研究

2018-05-14 17:20夏越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干预措施身体素质大学生

夏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这成为了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不利因素。为了改变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现状,必须针对高校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切实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为实现我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将分析当前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现状,根据现状反应出的问题提出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身体素质 下降 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2(b)-0008-02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飞速上升期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推动先进科技、先进文化的有力中坚力量,是中华民族的未来。然而,据我国大学生健康体检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这十分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成为了当前的重要研究方向。

1 当前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与之相伴而来的出现一系列如肥胖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大学生中显得尤其明显。教育部在2012年发布的大学生体能测试报告中指出,大学生的身高比10年前平均增长了2cm,但体重也增长了将近2.6kg,而爆发力、上下肢整体力量等体能指标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肥胖成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快速蔓延的重要疾病,大学生近视率接近90%,大学校园里基本上很少看到不戴眼镜的学生。肥胖、近视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了阻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如果放任现在这种现象不加管制,几十年后,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将进一步恶化,将会造成更加严重的人才损失。实际上,很容易发现大学生的在大学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由于高考压力的骤然消逝,很多大学生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调整个人心态和生活节奏,贪图享受不再愿意像高中时期那样吃苦受累,更是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网络上经常曝出大学生上课睡觉、逃课、叫外卖送上楼等懒惰现象,这种普遍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缺乏足够的锻炼,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

因此,针对上述大学生身体素质体现出的诸多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大学生不仅在学习科研上有所突破,更要在强健身体方面不断提高。

2 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现下滑趋势的原因分析

(1)轻松的生活环境让大学生逐渐染上不良生活习惯。大学里轻松的生活环境是在其他学习阶段所无法媲美的。大学生就读大学一般都远离家乡,离开父母的管教约束后很多学生都逐渐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大学的学习氛围和老師要求大多是一种依靠个人自觉性来维持的状态,这又让学生失去了足够的教师监督和管理。因此,学生在离开父母的管教和教师的管理后,对个人的要求逐步下降,晚睡早起、通宵玩手机、打游戏等各种不良生活习惯逐渐习以为常。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在长时期的重复过程中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出现滑坡,身体素质自然下降严重。

(2)大学体育课程的不平衡不充分。当前我国高校现行的学分制度,对学生所修学分提出了明确要求,体育课程同样如此。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大学体育一般被安排在大一大二期间进行开展,这中间有多种运动项目可供选择,然而由于选择后就不能更换,导致整个大学期间学生也就能参与到其中的二三项运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一般会选择较为简单的、考试容易合格的小型竞技运动和简单的团体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和健美操等项目。也就是说,学生参加体育课程的初衷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为了更充分、更专业的体育锻炼,而是为了更简单的获得足够的学分。这种体育课程变了味道,失了本该有的意义,与大学设立体育课程的培养目标发生了严重脱节,导致大学体育课程流于形式,没能有效地发挥大学生指导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作用。

另外,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在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量上都普遍偏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每周的课程量偏少,各个高校普遍是每周一节体育课程,这与大学生目前的较差的身体素质差距太大。二是高校普遍只在大一大二期间设立体育课程,大三大四就没有体育课程了。虽然大学是一个开放的兼容并包的求学科研环境,应当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来发展自己。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一个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主阵地,应当在大三大四时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3 应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干预措施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均出现下滑,这给我国的大学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了威胁和挑战,应当积极采取各项干预措施,避免现状进一步恶化,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1)在大学教育过程中渗透健康第一的思想。当前的大学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的培养开发,却缺乏对健康的体魄的重视。大学体育课程也只是围绕着几项体育运动来开展,缺少专门的针对身体健康、生活习惯和生理卫生的教学课程。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大学必须从全校整体的范围内开展多种以提高全体学生健康意识为主题的活动,以此提高大学生整体注重个人身体健康的良好意识。开展专门的生活与习惯课程,在课程中要为学生普及身体健康基本知识、生活习惯的选择及其重要影响和个人生理卫生等重要生活知识,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学习,促进自身身体健康成长。

(2)对大学体育课程进行创新改革。传统的大学体育课程已经很难满足大学生目前身体现状的要求,必须进行创新改革,发挥大学体育课程更加重要的作用。第一,拓展体育课程项目总量。原有的课程项目数量较少,可选性较低。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学生意向进行项目拓展,比如: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加入游泳、爬山、自行车等多种体育项目,对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较为浓郁的高校可以添加富含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如摔跤、射箭、瑜伽等。第二,增多大学体育课程数量。一方面提高没学期大学体育课程的总数量;另一方面在大三大四学生中试点开展以减肥、塑性和健身为目的体育课程。第三,各项体育项目轮转进行。单独的学习某几项运动很难有效地让学生的全部身体得到有效锻炼,而采用项目轮转方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根据项目数量、总课程数和各运动项目特点进行项目课程数量划分,在一个项目课程学习完成后继续开展下一个项目的学习锻炼。

(3)大力加强校园健康体育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直接反应了高校的整体风气和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还能够有效的扩大学校影响力。高校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健康体育文化社团活动,通过竞技比赛、健身宣讲、体育明星造访宣传、集体晨跑、集体太极拳等独具风格又能够发动广大学生共同参与的健康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减少学生的懒床、沉迷游戏等不良生活习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下降趋势,高等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通过健康第一思想的渗透、改革创新大学体育课程、丰富校园健康体育文化等多种形式全面扭转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不良势头,为社会培养身体健康、体能充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健,金龙泉.关于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趋势的讨论[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5):115.

[2] 刘少洁.中日大学生体质健康及生活习惯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3] 张敬伟.关于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影响因素及学校体育应对策略分析[J].体育时空,2017(1):41.

猜你喜欢
干预措施身体素质大学生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新发现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9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疗体会
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