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扶贫路径探讨

2018-05-14 12:19高鹏
山西农经 2018年21期
关键词:吕梁市农业产业龙头企业

高鹏

摘 要:产业扶贫是吕梁市扶贫的重要措施之一,其以政府扶持为背景,坚持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及核心,通过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积极鼓励和推动农民参与到产业化发展中,通过对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布局构建了完善的农业产业链。在这一过程中,吕梁市积极转变扶贫思想,逐渐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通过提升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来增加经济收入以及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关键词:产业化扶贫;经济收入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21-001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吕梁市在产业化扶贫的过程中,积极整合各类型金融机构为龙头企业以及农户提供融资支持,逐步建立了“贫困户+政府+企业”“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贫困户+基地+企业”等不同的扶贫模式,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有效推动了吕梁市农业产业的发展。

1  政府主导推动型

政府主导推动型扶贫路径具体为“政府+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在该模式中,政府是整个产业扶贫的主导力量,全面负责产业扶贫规划、扶贫项目设计、参与主体的确定、扶持政策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监督管理等工作,在产业化扶贫中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引领和引导作用。紧紧围绕“政府+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思路,确定政府在产业扶贫中的主导地位,通过规划、引导和引领积极鼓励和吸引各主体的参与,有效推动了产业扶贫的顺利进行。

吕梁市结合扶贫需求及实际情况确定了合理的扶贫目标以及实施计划。并且在扶贫项目推进过程中逐级分配扶贫任务,合理选择企业及农业合作社作为产业扶贫的合作伙伴,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来推动和促进合作伙伴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合作伙伴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带动农户的全面发展。政府部门在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中积极协调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确定其合作方式及利益分配方式,实现龙头企业和农户共赢。

政府主导型产业扶贫模式在吕梁市扶贫工作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从具体的实施情况来看,该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政府已经从“划桨”的角色转变为“掌舵”,但是在这一模式中,政府部门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市场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资源分配效率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了扶贫工作的开展以及扶贫的效果。由于政府部門在其中占据决定性的角色和作用,导致非政府主体的参与度不足,无法积极调动市场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在产业扶贫中的积极性,无法有效发挥市场在产业化扶贫中的作用和功能,扶贫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缺少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和绩效考核指标,无法对扶贫政策及扶贫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不利于政策的施行和调节。

2  龙头企业带动型

龙头企业带动型主要以“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思路,在产业化扶贫中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经营绩效好、市场竞争力高、社会影响力好等特点,在参与过程中以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为原则,给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个环节带来积极的影响,对农业产业的发展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引入龙头企业,借助其雄厚的经营能力,能够将分散的农户及小规模生产者与市场需求对接起来,通过与农户之间的合作,增加贫困群体的就业机会,提升贫困群体的参与度及经济收入,促进和推动农业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3  合作组织互动型

合作组织互动模式主要以“专业合作社+公司+贫困户”开展产业扶贫。专业合作社采取自愿原则,由农民共同组成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专业合作社以组织化和规范化的形式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以增长农户经济收入为主要目标,对于提升农户经济收入起到巨大的作用。农户在参与专业合作社的过程中,以土地、技术、资金等不同的要素入股,通过获取薪酬和股利分红来获得经济收入。农业专业合作社能够将分散经营组织整合起来,形成规模化经营,积极与市场对接,提升农户农业生产经营能力以及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户个体经营的形式相比有明显优势,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以及产业化扶贫的重要载体,能够实现“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模式的转变。在农业产业化扶贫的运行过程中,农户通过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双通道”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农业发展效率。

合作组织互动型产业模式虽然在多个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其同样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缺陷,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人才、法律规范以及资金筹集等多个方面,该模式在实际的运行中暴露出的问题及弊端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农业专业合作社主要由贫困农户组成,由于贫困农户教育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不足,导致其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专业人才,对其发展的效果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从法律规范的角度来讲,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法治建设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农户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和契约意识,导致这种“自发互助”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多个方面存在矛盾和冲突。从资金实力方面来讲,专业合作社在发展的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的资金保证,缺乏筹资渠道,资金基础的薄弱导致合作社在发展的过程中后劲不足。同时在这种模式的发展过程中,产业链建设不足以及退社等问题都对其在扶贫中的效果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4  现代园区牵动型

现代园区牵动模式主要以“现代园区+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为主要形式,涵盖了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养殖、加工、存储、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现代农业园区,这种类型的园区在运行过程中积极利用基地平台建设,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聚集、产业链延伸、扩大规模等来实现现代农业园区的全面发展,构建动态化的管理机制,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农业产业的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

该模式产业扶贫的发展过程中,积极鼓励各种类型的企业进驻到农业园区中,同时也鼓励部分有能力、有技术、有资金的农户以不同的形式和途径进驻到农业园区,参与农业经营生产活动。通过园区内各类型企业的带动以及园区一体化发展提升农户生产经营能力,提高其经济收入。

5  能人大户联动型

能人大户联动模式主要以“能人大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为主,是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扶贫中的主要模式之一。该模式在具体的实施和运行中主要以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为重点,通过发挥能力大户的作用,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不同类型的合作组织,鼓励和引导农户参与生产经营,以能人大户为核心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该模式能够充分发挥能人大户在技术、管理、资金等多个方面的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但在该模式中,能人大户在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都需要具备较高水平,要求吕梁市在产业化扶贫的过程中,结合吕梁市实际情况选择具备条件和要求的能人大户,通过各种政策和优惠鼓励其积极参与到农业产业的发展中,积极吸收贫困农户,通过“一带多”“多带多”等不同形式来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扶贫目标。同时在该模式的发展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创业园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培养新型创业人才,通过能人大户的带动作用鼓励创业,全面盘活吕梁市农业产业发展活力。

猜你喜欢
吕梁市农业产业龙头企业
吕梁市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
吕梁市新城区建设发展问题及对策
农业产业基金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兴宁19家企业获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导数中证明不等式题型的新策略
2013年广东热区社会经济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农业产业发展的电子商务契合度分析
海南橡胶被认定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